信阳市浉河上的琴桥名字的由来(信阳市浉河区老地名)(1)

白云寺,始建于南北朝年间,又名龙门禅寺,与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洛阳白马寺齐名。寺庙坐落在信阳西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交界处的浉河港镇境内白云村,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本次在搜集整理白云寺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一说是早在大唐开元年间,诗仙李太白就云游于此,曾题诗赞曰:“厄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远车驾。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曾闻玉井今何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白云寺因大明第一奇僧姚广孝而闻名,姚广孝,人称黑衣宰相,生于1335年,卒于1418年,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广孝少时志大而好游侠,但当时天下不太平,纷争不断,群雄逐鹿,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广孝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与文学家宋濂、高启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至正二十三年于径山从遇庵大师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成为当时较有名望的高僧。广孝云游四方,观天下英豪皆不足以奉,游学嵩山寺后南下隐居义阳白云寺,修学礼佛,以待明主。

洪武十五年(1382年),高皇后驾崩,明太祖选高僧侍奉各亲王,为其诵经荐福。道衍与燕王朱棣相谈甚合,并答应将白云寺的白字送给燕王。“王”字加上个“白”字是皇的隐语,着实让朱棣又惊又喜。朱棣把姚广孝带回北平,让他担任庆寿寺(位于北京西长安街上)主持,出入燕王府,密谈军国大事,成为朱棣的心腹军师。此后,多有赞谋帷幄,终使朱棣夺得皇位。朱棣“靖难”称帝后,建文帝不知所踪,实为广孝之举,所谓遂其功而不灭其亲,匿建文帝允炆于白云寺。寺院和尚一直传咏着一首诗:“一山挑起两潭水,二龙争珠莲并蒂。一丝一路到白云,孔子茶堂迎朱帝”,可见端倪。

有了这一段辉煌的历史,白云寺逐渐闻名。

其二是:据《明史密卷》和《信阳县志》记载,元末时期一高僧云游路过此地,发现群山叠嶂,涓水潺流,一团白云升起,飘动缭绕,午时而散,如临仙境。此处眼观三座庙,百步三座桥,只看水进,不见水出。高僧赞曰:“此乃藏龙卧虎之地也!动乱之年修龙门禅寺,定能普度众生,国家太平。”遂修建此庙,取名龙门寺。

戊申之年,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字百室,安徽人)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一日夜宿龙门禅寺,高声叹曰:“不知白云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寺中”。朱元璋随后成就帝业,李善长便择日把龙门寺改为白云寺。

该寺庙原为三层殿,分为前、中、后三殿。前殿和中殿为和尚生活、拜香的地方,后殿为学堂。鼎盛时有和尚50多人。民间相传,白云寺大佛很灵。有一年,老天久雨不晴,连月不开,庄稼都快淹死了,百姓十分焦急。白云寺老僧久观天象,发现天将转晴。于是,他召集和尚及当地百姓于庙内设坛祭天,普度众生。一时香火缭绕,人声鼎沸。到中午时分,人们只见有白雾从寺庙周围漫漫升起,在空中形成三朵白云,久聚成雨。雨渐渐停止,天开始由阴转晴。人们认为是佛祖显灵,从此对白云寺更加顶礼膜拜。

随着历史的变迁,经历了历次战争和文革时期的破坏,原庙已失修倒塌。2015年,由白云村委会倡议,有关人士共同捐资,计划在原址重修白云寺,再续香火。目前,前期工程已动工修建。不久的将来,新的白云寺盛景将重现佛界。

(《旧家浉水上——浉河区老地名》,余道金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