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老奶奶哭了(84岁老奶奶自责的泪水)(1)

老奶奶为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母亲而自责地流泪。

一个人的本性如何,平常很难看得出。只有到了最要命的时刻,才可能绽放出人性之光。

这不,12月8日,新华网报道了这么一件事,一位叫陈杏妹的84岁的老奶奶,跳入冰冷的河中救出3岁的落水儿童。她却为自己没能挽救孩子母亲的性命而自责地流泪。

患有支气管炎的陈杏妹,走路都已经吃力了,却跳进冰冷的水里救人,是什么力量在驱使她做出如此危险的举动呢?

那一天,陈杏妹和往常一样,来到河边打水,突然看到河对岸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件红色的小棉袄,发现是附近邻居家 3 岁的孩子落了水。

88岁老奶奶哭了(84岁老奶奶自责的泪水)(2)

老奶奶为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母亲而自责地流泪。

陈杏妹没有多加思考,果断跳进冰冷的河水中,使尽全力将孩子送上岸 。

后来,她才知道,其实孩子的母亲也落了水,因为没能及时救起,而溺亡。老奶奶感到自责,流泪哭泣。

88岁老奶奶哭了(84岁老奶奶自责的泪水)(3)

老奶奶为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母亲而自责地流泪。

看完这则报道,我被老人家的泪水打动。她本已做了超出她能力和职责范围的事,用她老弱的生命拯救了一个弱小的生命,她没有理由自责地流泪。

然而,别人怎么劝是没有用的。陈杏妹的眼泪是真实的,没有任何造作。

她的逻辑很简单:如果我早点发现孩子的母亲也落水了,我完成可以把她救上来。孩子母亲的溺亡,是因为我大意造成的。

这样一推理,她只有自责了。

作为旁观者,老奶奶的自责,却直逼心灵深处。不禁自问:如果当时我在现场,会怎么做呢?会毫不犹豫地下水吗?会顾及自己的生死吗?

什么叫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它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属性。这种属性不是后天塑造的结果,是人类的天性,是无条件的反射。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意思是就是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后来由于环境的不同影响变得不一样了。“性相近”,是指本性,“习相远”,是指习性。所以,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即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有些人之所以走向恶的一面,是后来的环境造成的。

人性在平时是隐藏在骨子里的,只有出现突发的因素,在应激状态下才能激发出来。

应激状态的表现不同,就反应出一个人的本性受后天熏染程度的不同。

习性与本性相差越大,说明人性的扭曲“变形”越厉害。

老奶奶应激状态下的表现,完全是人性本质属性的“裸放”,太干净了!

如此质朴、无雕琢的人性,我们留存有多少呢?人性之光,已是雾里看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