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7月7日电(记者杜一方)记者从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日前河北林草部门组织开展白洋淀鸟类监测时,拍摄到青头潜鸭雌鸟与雏鸟活动。经业内专家研讨确认,这是白洋淀首次发现青头潜鸭繁殖,证明白洋淀湿地成为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繁殖地之一。

青头潜鸭特征(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白洋淀)(1)

青头潜鸭雌鸟与雏鸟在白洋淀湿地活动。(刘洵 摄)

鸟类是环境的“生态试纸”,青头潜鸭“安家”是近年来白洋淀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佐证。青头潜鸭为迁徙性鸟类,对栖息地生境要求较高,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西南部地区。由于栖息地丧失、过度狩猎和生境恶化等原因,青头潜鸭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今年5月,河北省林草局组织野生动物专家在对白洋淀湿地鸟类进行观测考察时,发现10余只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成体,这也是白洋淀首次在鸟类繁殖季发现该物种成体。更令人欣喜的是,7月2日,白洋淀首次记录到多组青头潜鸭雏鸟活动迹象。

青头潜鸭特征(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白洋淀)(2)

青头潜鸭雌鸟与雏鸟在白洋淀湿地活动。(刘洵 摄)

“本次在白洋淀发现青头潜鸭雌鸟携带雏鸟活动,表明白洋淀湿地成为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繁殖地之一。”一直致力于白洋淀青头潜鸭监测工作的河北大学侯建华教授认为,青头潜鸭能够“安家”白洋淀湿地,这与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当地居民鸟类保护意识提高密不可分,也充分体现了当地鸟类保护和管理的显著成效。

中国青头潜鸭保护监测工作组组长丁长青表示,建议以此为契机,加大鸟类保护宣传力度,同时开展青头潜鸭保护监测专项研究,弄清青头潜鸭的生境利用需求,为下一步湖泊湿地生态治理以及有效恢复青头潜鸭繁殖栖息地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