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翻开户口本会发现,户口本上会印有出生地、户籍所在地和籍贯出生地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出生时候所在的地方,现在一般精确到区县,如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所在地更好理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户口,一般要精确到家庭门牌号,如上海市浦东新区XX路XX号XX栋XX室,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户口本上的籍贯到底是什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户口本上的籍贯到底是什么(户口本上籍贯源于何事)

户口本上的籍贯到底是什么

我们翻开户口本会发现,户口本上会印有出生地、户籍所在地和籍贯。出生地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出生时候所在的地方,现在一般精确到区县,如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所在地更好理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户口,一般要精确到家庭门牌号,如上海市浦东新区XX路XX号XX栋XX室。

很多人可能对籍贯却不大了解。到底什么是籍贯呢。根据公安部的解释:籍贯是本人出生的时候,祖父的户籍所在地的省市。而且籍贯一旦登记就不可以再改变,即使祖父更改户籍也不可以改变。举个例子,我祖父是安徽省淮北市户籍,我父亲这一代迁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而且已经拥有了上海户口,我出生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而且直接拥有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我的出生地应该填上海市浦东新区,我的户籍也应该填上海的地址,我的籍贯则应该是安徽省淮北市。简单点说“籍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祖籍。籍贯一般从父系,特殊情况也可以从母系。比如上门女婿的后代就需要从母系。

籍贯的历史非常久远,已经有近两千年历史。早在《魏书·食货志》就有记载:“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籍贯最初含义需要把这两个字拆开来看。“籍”是指老百姓对朝廷负担的各种徭役和税费,也可以指老百姓从事的职业。而“贯”则是指一个人出生地。籍贯二字就是老百姓需要在出生地承担相应的徭役和赋税。

古代人迁移的情况比较少,户籍和籍贯的差别不大,古人登记户籍的时候往往也会把户籍地址登记成为籍贯。在一定程度上户籍地址和籍贯可以划等号。

籍贯和户籍地址正式分离源于南宋初年。

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俘虏徽钦二帝以及宗室大臣3000多人北上。漏网的康王赵构在大臣的拥立下在南京(商丘)称帝建立南宋王朝,宋朝政治中心由北方迁移到南方。建炎南渡后中国北方基本上沦陷,北方汉人沦为金人铁蹄之下的亡国奴。伴随着北方各地陷落,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北方各地汉人纷纷南迁。

北方人南渡之后,他们时刻怀念故国旧土,时刻想着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是南宋皇帝赵构却只想保住半壁江山,他放弃了收复失地的愿望。南宋放弃收复失地也就意味着这些南渡北人再也回不到自己的故乡。面对现实,南渡北人只能接受。虽然北人接受了现实,纷纷在南方定居,并且落户南方户籍。可是他们却依旧心怀故乡,希望终归一日可以回归故乡。这些北人来到南方等于是外来户,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老乡,增加自己的归属感,他需要登记自己的故乡地,以找到更多老乡。他们也怕自己的子孙后代忘记自己的故乡所在地。所以南渡北人在登记户籍的时候,特别强调自己的北方故乡,也就是自己的籍贯,要求官府把自己的户籍地址和籍贯分开填写。所有南渡北人都会有户籍地址和籍贯两栏,有时候也会加上出生地。逐渐地登记籍贯成为定制,南方汉人也纷纷效仿南渡北人登记籍贯。

真是没有想到一本小小的户口本不仅证明我的身份信息,还蕴含着这样一段惨痛的南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