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字的字体(你熟悉的汉字原来这么有趣)(1)

我家三姐妹的名字是霞飞、雪飞、云飞。小时候妹妹云飞总是愤愤不平,说父母偏心,我们的名字上面都有雨,为何独独她单飞?

其实,云的本来写法包括本义都是有雨的,只是她生也晚,看到的只是简化后的云,哪里知道云雨天然一体——水滴聚成云,云里面水滴多了,就下雨了。如果我们小时候有孟庭苇的歌《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妹妹就该释然了。

“云”繁体字为“雲”,是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即云彩。换言之,云是由空中的水气和尘颗组成,雨是云的进一步变化,是云在空中遇到冷空气凝结合成水滴,然后降落到地面。

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六种意思:一是动词,指说。子曰诗云、人云亦云等;二是动词意为是,“虽云匹夫,霸王可也”。三是比喻轻柔舒卷如云之物 ,如云髻,指女子的发髻,云衫,指轻而薄的衣衫;四是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如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五是云南省的简称。云腿即云南省出产的火腿,云烟即云南省出产的香烟。六是姓 ,不多见。

关于云的成语,通常和山、风、雨、雾、霞有不解之缘,如云山雾罩、云山雾海;腾云驾雾,云消雨散,云淡风轻、翻云覆雨、云情雨意,云蒸霞蔚。

北京有个密云县,山水秀丽,且有鼎鼎大名的密云水库,想必经常有云雨光临。易经里有“密云不雨”,指满天光是乌云就是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发作。北京密云县名字的来由应该和《易经》没有关系吧?

最美的云当为巫山之云,有诗为证:“除却巫山不是云。”大概是因为三峡两岸高山绝壁对峙,常年云雾缭绕于奇峰怪石间,变幻莫测,犹如仙境。巫山云雨最早见于宋玉的《高唐赋》,描写了 一个“朝云暮雨”的巫山女神形象。不过语言常有神奇变化,后来的“巫山云雨”或拆开“巫山”和“云雨”单用时,便生出了男女缠绵性爱的另外含意。

前几年京都雾霾多,好不容易有个透彻的大好晴天,朋友圈里便竞相争秀蓝天白云。照片通常美得让人感动,但文字却很贫乏得让人生厌,除了蓝天白云还是蓝天白云,真是愧煞祖宗。

老祖宗对云可谓是研究得入木三分,以前是靠天吃饭的,天晴下雨,看云便知。我小时候还会背诵一些关于看云识天气的谚语。什么“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可惜现代人很少有心情研究云、欣赏云,闲暇时间都用在各种酒局中云山雾罩地胡侃,耗在手机电脑上忙忙碌碌不知所云。

对文人雅士来说,云已经不是什么形状上的蘑菇云、鱼鳞云、豆荚云,而是带有强烈情感体验和情感色彩的云。“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孤云于此象征高洁耿介的品格;“富贵于我如浮云”,浮云堪比靠不住的名利。甚至不同颜色的云也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彩云,比喻五彩服饰、步履轻盈的女子。如晏殊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白云比喻洁白无瑕的节操,黑云比喻险恶的社会环境,最著名的有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绿云可用来形容女子的黑发,杜牧《阿房宫赋》中有“绿云扰扰,梳晓鬓也。”这种极富神韵的美,不仅可以意会,而且还能言传,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不虚矣!还有青云,和白云的避世不一样,它常常是以一种入世精神出现。如青云之志。《红楼梦》里薛宝钗填柳絮词中有“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就是指凭借外力使自己青云直上,宝钗之雄心壮志从中可见一斑。很多年前,还有一种皮鞋的牌子叫“青云”,大概也是寄托了青云之志吧。

江西高校出版社的编辑邱建国在微信朋友圈里发过这样一段话,很是喜欢,“做事要学马云,看待名利要学星云,因为这一切最终都是浮云。但领导、师友、同仁们的点滴关爱、支持和帮助是那片片彩云,我一片片采集在心空,永远铭记、感恩,自励前行。”

我喜欢云,更喜欢文人借云抒怀的古诗词。遇到困境时,读读王维的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会有柳暗花明、海阔天空之感;思念远方亲人好友,暗暗默诵“云中谁寄锦书来”,他不联系我,我就联系他;生出凌云之志的豪情时,便会吟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活尽管波谲云诡,命运尽管风云突变,小人尽管翻云覆雨,因为有义薄云天的朋友,有大鹏展翅的风云之志,有望天空云卷云舒的恬淡心境,雾霾迟早会烟消云散,生活也终会拨云见日,给你一个云淡风轻的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