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发布了全新Capucines手袋,清新的色彩设计为春季时尚增添一抹新意。

残缺才是最真的美(从残缺中生出的美)(1)

该新系列的手袋在手柄金属部分设计灵感来源于“Kintsugi”( Kin =金色 tsugi =细木工,意为:金缮)。

金缮(Kintsugi),又被称为漆缮。

它是一种器物的修补工艺,以大漆作为粘合剂,将碎片粘合,最后在破损部位表面用金粉、金箔装饰之。

残缺才是最真的美(从残缺中生出的美)(2)

© 王宇

在日本,金缮的适用范围广,除了传统瓷器修复以外,还被用于修复紫砂器、木质器具、玻璃器皿或玉器等其他材质。

01

金缮的起源

直到现在,仍很多人认为金缮这种工艺类型起源于日本,这其实是一种误导。

金缮属于漆艺的范畴,与我们传统的描金漆艺有很多契合点,而描金这种装饰方法也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出现了。

残缺才是最真的美(从残缺中生出的美)(3)

© 王宇 广玉兰大漆茶则

可以说,金缮是起源于我国而非日本。虽然它在日本得以孕育和发扬光大,但是本质是以我国古代的漆艺为底子的,而灵感雏形则来源于中国的锔瓷技艺。

日本有史书《蚂蝗绊茶瓯记》中记载,江户时代的幕府足利义政将军打破了一只很喜爱的南宋龙泉窑盏,于是不远万里拿回到中国。本来足利义政将军想要再要一只一样的茶盏,却因时代变化、窑口无法复刻一样的龙泉瓷。

残缺才是最真的美(从残缺中生出的美)(4)

“东山御物” 蚂蟥绊茶瓯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最终,这只瓷盏只能由中国的锔瓷匠为此盏打上了6个锔钉,让使者把碗带回了日本。

这件经过修复的茶盏后来成为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残缺才是最真的美(从残缺中生出的美)(5)

国内锔补康熙青花蓝地白龙纹盘正反面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自然就有锔补修复瓷器的行当。

那句“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就出自锔瓷技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残缺才是最真的美(从残缺中生出的美)(6)

《清明上河图》中锔瓷匠人

在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匠“锔瓷”的场景。

02

对缺憾美的追求

无论是锔瓷还是金缮,都是需要一定审美的技艺。

单从工艺上来说,金缮工艺其实并不复杂。表面来看,它只是一项运用大漆这个天然粘合剂让碎片与碎片粘合。

但实际上,金缮的过程是让器物与漆艺融为一体,体现的是人们对于缺憾美的追求。

残缺才是最真的美(从残缺中生出的美)(7)

北宋至金 新安窑黑釉斗笠盏 | 2018香港苏富比

经过金缮修复的器物在拍卖场中常有优秀表现,如2013年香港苏富比的一件黑釉斗笠盏落槌137,500港币、2020年纽约佳士得的钧窑泡泡碗拍出187,500美元的高价。

残缺才是最真的美(从残缺中生出的美)(8)

宋 钧窑天蓝釉紫斑泡泡碗 | 2020年纽约佳士得

如今,金缮这门技艺与美学在当代艺术中焕发出新生机,被越来越多地人们了解和接受。匠人们对于这种缺陷美的追求也不再执着于“还原”,而是进行了更多的二次创作。

残缺才是最真的美(从残缺中生出的美)(9)

© 王宇 金缮修复钧窑折沿盘

除此之外,金缮也成为不少艺术家和家具品牌的灵感来源。

残缺才是最真的美(从残缺中生出的美)(10)

丁国红《金缮计划》 |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1年中国艺术家丁国红在美国纽约举办了大型装置作品展《金缮计划》,意大利的瓷器品牌SELETTI设计发布了Kintsugi系列餐具,将金缮和自己的品牌瓷器相结合。

残缺才是最真的美(从残缺中生出的美)(11)

意大利SELETTI品牌 Kintsugi系列餐具 | 图片来源:小红书@angela张小媛

金缮,本是修补。

工序反反复复,时间重重叠叠,修补后器物虽不复从前的完美,却有了新的生命。似凤凰涅槃,重新开始了新的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