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阿里时代,卫哲如何寻找雷达以外的投资机会?

| 金牌投资人

《金牌投资人》是中国首档聚焦投资人之间思想碰撞的高端对话节目。节目通过对话中国最优秀的投资人群体,让普通投资者有机会了解一线投资人,分享他们的智慧观点和投资建议,为投资提供重要经验参考和前瞻视角。

《金牌投资人》第4期节目,让我们走进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卫哲。

提到卫哲,大多数人对他的认识还停留在"阿里巴巴前CEO"和"辞职事件"上,其实,卫哲离开阿里后成立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运作超过6年了。

如果说人生是一张考卷,那么卫哲在2011年之前的卷面上全是答了满分的题:

23岁成为中国证券之父—管金生的秘书;26岁成为上海万国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32岁成为世界500强之一百安居中国区总裁,也是史上最年轻的世界500强的中国区总裁。36岁加入阿里巴巴,并成为阿里巴巴B2B业务CEO、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2011年,阿里售假风波事件爆发,卫哲主动从阿里辞职,与朱大铭共同发起设立了嘉御基金,这一年,也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一道分水岭:从经理人华丽变身为投资人。而外界似乎对卫哲的认识就停留在这一年。

寻找雷达以外的投资机会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就问了大家都好奇的问题:"离开阿里之后,你其实有很多选择,为什么选择做PE投资?"

"在做嘉御基金之前,我三大段人生经历吧。财务投行的背景、零售实体经济的背景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背景。可能只有做PE投资,能够把人生前二十年的每一段经历,都能够充分用上。"

"基金成立这6年,业绩如何?"

卫哲介绍,嘉御基金目前在管理两只美元基金和两只人民币基金。PE基金的投资特点是看长跑,跑得最长的一期美元基金已经运营到第6年,6年年化回报都超过30%,更重要的不是账面回报,而是在基金运营第5年,他们就把本金的120%还给了投资人。

嘉御基金一共投资了36个项目,目前10个项目已经部分或全部退出,退出项目的70%来自于并购退出,部分项目的并购退出的回报甚至还高于一些IPO上市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采访的主持人——陈昆才,同为投资人,目前担任歌斐资产家族办公室董事总经理,他注意到嘉御基金投资的企业有一个特点:挑中了许多其他投资基金雷达扫不到的项目,表现在要么这些企业从来没有融资,但是接受了嘉御基金的投资,要么这些企业已经融完了B轮或C轮,专门给嘉御基金开了B 轮或C 轮。

卫哲总结,这些雷达以外的投资项目多从3类公司中找到:

1、长期赢利首次融资的公司;

2、可以分拆的公司;

3、有做加轮机会的公司。

许多基金想去这些公司融资,连门都敲不开,而卫哲能打动他们,秘诀就是用咨询来敲门。

比如像某集团本身不缺钱,已经上市了,但卫哲通过咨询会建议它把一个事业部,一条产品线分拆出来,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一方面,这是把原来属于投后的服务搬到投前,企业家提前先享受增值服务,给被投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思考;对另一方面,让嘉御基金在市场上完全避免去争夺短平快项目的竞争。

对趋势及相关概念的错误认知(卫哲如何寻找雷达以外的投资机会)(1)

99%的人工智能项目都是伪人工智能

在投资市场摸爬滚打7年,卫哲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而且经常语出惊人,但只要你细看他如何进行阐释,就会发现每个观点背后都是严密的逻辑论证在支撑,并且卫哲还会给出优质的解决方案,短短几段话,就能把复杂的问题理出最清晰的脉络展示出来。

这一点,在本次《金牌投资人》节目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面对主持人提问说,"为什么说市场上99%的人工智能项目都是伪人工智能?"

卫哲回答说,

首先,任何一个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这个技术人才储备,全世界真正对人工智能有深入研究、了解,能运用自如的人才全世界不过两三百人,怎么会一夜之间,就中国大地就冒出上万家所谓的人工智能公司呢?

没有那么多人工智能的人才,那么是谁披着人工智能的马甲来忽悠人呢?

其实已经存在了20年的叫计算机领域、互联网领域的叫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的很多表现形式和人工智能很像,但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机器学习已经存在将近20年,在嘉御基金的投资过程中收到过几年以前的商业计划书,对方当时的项目叫精准算法、机器学习。如今还是这个项目,摇身一变就成了热门的人工智能项目。

那么我们如何区别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呢?

卫哲曾经咨询过华人人工智能的第一人李飞飞教授,她教了他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看算法的进步速度:

Deepmind的阿法狗从围棋入门到干掉世界冠军,只用了一年的时间。阿法狗的第二代,AlphaGo Master只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又把阿法狗打败了。

AlphaGo Zero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打败了AlphaGo Master。这就代表,真正的人工智能一定是几何级的进步速度,而每个月提高1%,每一个季度提高2%,这只算法进步,就是机器学习。

那么剩下来的1%的人工智能项目如何投资?

卫哲认为,人工智能需要有数据的支持,而数据需要具备三个特点:

1、海量;

2、新鲜;

3、可持续。

这些数据不是一次性买了就有了,买回来的数据是静态的,海量达到了,不够新鲜,够新鲜不可持续。

所以,他看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和金融领域的运用,因为医疗数据BAT也没有,绝大部分的金融数据,还在银行保险公司的内部。

所以在这些领域,那1%有机会冒出来。

对趋势及相关概念的错误认知(卫哲如何寻找雷达以外的投资机会)(2)

看好四大投资行业,不断优化细分领域

除了人工智能,卫哲还在节目中还谈了对无人零售、共享经济等热门领域的独家看法,但他同时也提及,这些方向他都不参与。

那么他到底看好什么领域的投资呢?

卫哲认为,一个行业你要投资,首先是看好,第二要看懂,第三你还要问,你能不能为这个行业中的企业帮上忙。如果你看好,你看懂,别人也看好,也看懂,为什么是轮到你来投资?

他坦言,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等行业,他都看好,但是正处在努力看懂的过程中。

只有嘉御基金投资的四大行业,是他继续看好,而且看懂,能帮上忙的,分别是:1、互联网;2、新渠道;3、能被互联网提升的消费品牌;4、能被互联网提升的B2B平台,服务及产品。

近年来嘉御基金也不断在完善这四个行业中的一些细分领域。

此前他们在B2B领域的投资中有两大分类:

一类叫B2B服务,如投资的美设国际,提供国内最大的集装箱拼箱服务;

第二类叫B2B交易,如投资的中农网,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B2B垂直电商平台。最近嘉御基金开始连续布局B2B的产品信息。

在B2B的产品中,他强调"软硬兼施",也就是B2B产品的硬件当中必须含有软件的成分。

他认为可能这个软件部分的营业额只占5%到10%,但通过软硬兼施,可以守住毛率和净率的水平。

因为它能有先进制造的属性,先进性体现在软件方面,给客户出售的不是一个硬件产品,而是解决方法,或者还囊括一部分的服务。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卫哲和主持人谈了非常多精彩的话题,从投资逻辑,到对各种热门标的的独家看法,再到如何根据市场周期和趋势的进行投资,中小企业的融资及以及创业者的建议等,涵盖投资创业中大家关心的重点问题。

两个投资人之间进行交流,思维火花迸发尤为激烈,能给大家不一样的脑暴,建议可以在文中收看《金牌投资人》视频完整版,让你看到华丽转身后卫哲对投资的深度思考,分享他的成功经验。

2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