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是城市重要的休闲文化场所,也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之一。常年生活在武汉,对这座城市里的公园印象深刻,它不仅数量众多,规模各异,最重要的是亮点突出,基本上每座公园都有核心的观景区。杨泗港大桥江滩公园,是一座建在杨泗港长江大桥下的特色园区,它的规模虽然不大,但自身规划设计非常养眼,颜值突出,其中有蓝色跑道、绿色植被区,还有综合运动区,所有设施与长江江滩完美融合,是休闲建设的好地方。

武汉的江滩公园(武汉城区长江边上有座公园)(1)

环顾武汉城区的公园,有建在闹市区的老牌园区,也有建在新城区的新兴园区,还有数量众多的口袋公园,彼此各有特色。不过,像杨泗港大桥江滩公园这样的以地标桥梁为主的园区数量其实不多,毕竟城区内的长江大桥数量屈指可数,加上与江滩建设合二为一,诞生的公园可谓精品中的精品。反过来看,因为桥梁的加入,公园的风景更加立体,特别是杨泗港大桥的颜值还很独特,使得公园周边的风景点缀成一片斑斓之色,远远望去,分外有意境。

武汉的江滩公园(武汉城区长江边上有座公园)(2)

武汉的江滩公园(武汉城区长江边上有座公园)(3)

即便走近了看,杨泗港大桥江滩公园的布局也非常和谐有美感。大桥东西横跨,穿越晴川大道和鄂江左,公园主体布局在大桥之下,呈南北纵贯的线路,与长江和晴川大道近乎平行的存在。植被可以依道路布局种植,观景台和道路也可由此展开,面积虽然不大,但南北两侧均衡布局,营造出矩形的空间感。近处一半是休闲设施,一半是运动设施,还有配套的停车场和休息场合,地势平整,视野广阔,不远处还有长江水面,眺望之境,气势恢宏。

武汉的江滩公园(武汉城区长江边上有座公园)(4)

武汉的江滩公园(武汉城区长江边上有座公园)(5)

因为是公共休闲区,所以进出杨泗港大桥江滩公园不存在什么游客和市民等身份区别,可能唯一的差异在于,住在附近小区的市民更方便往来。从晴川大道到公园,步行几分钟,辗转于热闹城区和安静公园之间,还有众多休闲健身的设施使用,本来是很平淡的场景,但在江滩公园里,还有一条非常宽阔的跑道,且被装饰成了蓝色。一般来说,橘色的跑道很常见,蓝色的跑道稀少,也就便很亮眼,尤其是被周围绿色的植被点缀,橙色的桥体衬托,更加独特。

武汉的江滩公园(武汉城区长江边上有座公园)(6)

武汉的江滩公园(武汉城区长江边上有座公园)(7)

蓝色跑道的区域有其他健身和娱乐设施,也就是说,满足了男女老少各个群体的需求。老人在健身区运动,小孩和妇女在娱乐区玩耍,一家人快快乐乐,赶在上午暑热来之前,或者在傍晚晚饭后休息之前,在此逗留玩耍,都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一到了晚上,灯光打上,广场舞跳起来,夜跑的人络绎不绝,看着近处的长江和大桥,浩浩荡荡的气势,与人群慢条斯理的状态形成巨大反差。不远处的小区楼栋灯火倏倏,下夜班的人开车进出,热闹之中透着流光溢彩。

武汉的江滩公园(武汉城区长江边上有座公园)(8)

从主入口进公园,大部分市民很快自行分流,毕竟各人的爱好都有差异。休闲健身的在公共区,以年长之人为主,有的还扛着装备:广场舞音响、舞蹈道具,还有棋类乐器等等。也有孑然一身的老人,三五成群,坐在休闲椅上,谈论着“历史故事”,畅快不已。以此为分界线,旁边的娱乐区里,亲子运动的人一大堆,抱着小孩,牵着小孩,任由小孩瞎走的,家长在后面追的,场面极其“混乱”。最热闹的场景也是在这个区域,孩子们不管场合,只管玩耍。

武汉的江滩公园(武汉城区长江边上有座公园)(9)

倘若沿着南北两个方向走,近处的有球类运动场,比如说篮球场。场子四周竖上围栏,非常高大封闭的那种,这样即便肆意传球飞球,也不担心球弹走了。走近球场,很快就能听到阵阵刺激的抢夺声,还有篮球撞击在围栏上的声音,喝彩声不常有,有即是一阵大喝。虽然是标准球场,但在江滩公园的夜色里,实际上打得更多的还是半场,两边两个队,互不相干,也不认识,可那种拼搏的精彩程度类似。这样的运动直到十点以后便会消停,公园也变得彻底平静,只有江水呼呼而过。

武汉的江滩公园(武汉城区长江边上有座公园)(10)

公园和江滩,江滩与堤岸,堤岸又联系着生活区,这是武汉两江沿岸的最真实生活场景,这个场景里又必然会有公园的存在。因为公园,市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更加自然和谐,家门口有个休闲健身地,对生活的向往越来越浓厚,对未来的期待逐渐真实贴地气。在盛夏时节闲逛杨泗港大桥江滩公园,看到城市的状态,有热火朝天和平淡灯火,美得像是一瓶饮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