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清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19世纪后期,清政府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现代化革新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军队、新式教育、军工厂等,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强”。但政府好像忽略了一件事情,搞改革是需要钱的,那钱从哪里来?

在经历了西方列强与太平军的双重打击后,清政府的国库根本拿不出钱来支撑如此庞大的改革计划。怎么办?没钱就得想法挣钱,在“求富”目标的刺激下,轮船招商局诞生了。

清代最厉害的部门(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办企业)(1)

太平天国运动耗费了大量清政府的国库资金

一、一切向钱看

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导者,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大量现代化军工企业,但在进入1870年代后,他十分郁闷,原因很简单,俩字“缺钱”。大清国将一堆烂摊子交给了他,之前他还能和人生导师曾国藩一块趟这趟浑水,但1872年,曾国藩去世了,现在他只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清代最厉害的部门(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办企业)(2)

当年江南制造总局使用的部分机器

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之前长江流域上的商运已完全被洋商所霸占,中国人在自己的大河里却赚不到一分钱,现在是时候把自己的东西抢夺回来了。

轮船招商局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呢?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为了赚钱。怎么赚钱呢,当然是制造自己的商用货轮,与洋商竞争了。

清代最厉害的部门(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办企业)(3)

轮船招商局三角票

但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赚钱依靠轮船,那造轮船的钱哪里来呢?这又是一大难题,李鸿章再次郁闷了,在他那里就没有不缺钱的时候。让国家拿钱是不可能了,因为国家要是有钱就不会办招商局了。摆在李鸿章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下基层,与商人合作共同创办。

清代最厉害的部门(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办企业)(4)

影视剧中的李鸿章

二、赚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

官督商办,一种崭新的企业创办模式,成为轮船招商局的运营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官府派官员督导,把握企业的总体发展大局,并为企业的发展四处开绿灯;而民间商人则以资金入股,负责企业的管理运营,同时还可以受到政府的保护。反正,双方都有小算盘,但不妨碍共赢。

李鸿章最初敲定的负责轮船招商局的人选是朱其昂。

清代最厉害的部门(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办企业)(5)

朱其昂

他是沙船大王,江浙沪一带的著名商人,但朱其昂所信奉的运作模式依旧是传统的一套办法,完全无法适应创办现代企业的要求。而且朱其昂本身的影响力有限,自己一个人无力承担创办轮船招商局所需要的巨额经费,但又没有相应的号召力,没钱就没法办企业,更无法实现赚钱的目的。

所以,朱其昂很快被李鸿章更换,以买办身份发家的广州人唐廷枢和徐润成为轮船招商局的领导者。

清代最厉害的部门(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办企业)(6)

轮船招商局大楼

这两个人比朱其昂有实力,他们是以买办发家的,长年累月与洋人打交道,知道如何应对来自洋商的威胁,而且他们是大富豪,有钱,就这样招商局在坎坎坷坷中开始了。

走马上任后,唐徐二人立刻着手改革企业内部体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招商局必须按照正规商业的运作方式来进行,官员不可进行过多干涉,官府还要为招商局募集大量贷款,以弥补商人资本的不足。

李鸿章作为招商局的缔造者,他为企业的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不但募集了大量的贷款,还帮忙拉业务,命令各省将漕运的大半业务交给招商局。在开办最初的十几年里,招商局每年运送粮食达50万担,每担粮食的运费在0.5-0.6两之间,光漕运就能赚25万至30万两。招商局算是正式开始运营赚钱了。

清代最厉害的部门(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办企业)(7)

漕运

三、国有化还是彻底商业化

世间万事大多讲究一个基本的逻辑:如果一个政府缔造和扶持的企业获得大量利润,会不会有官员想连核带肉地将聚宝盆给吞下呢?

结果是肯定的,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即使出身洋务派的刘坤一,也主张将招商局彻底国有化。他主张改变政府借款的性质,将借款更改为入股,这样就可以一步步将招商局变为国有。

清代最厉害的部门(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办企业)(8)

刘坤一

那李鸿章的态度呢?从常识出发,既然李鸿章开办招商局之初就决定实行官督商办,自然不会产生将其完全国有化的想法。但历史总会出人意料地发生点事儿,改变你的初衷。

1883年,上海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使得唐徐二人之前投入的大量资金打了水漂,招商局顿时出现了大量资金缺口,他们自然也无法再继续担任招商局总办职务,只得黯然离开。

一场金融危机,恰到时机地“帮助”清政府实现了招商局国有化,盛宣怀接任招商局的负责人。

盛宣怀这个人背景十分复杂,他亦官亦商,甚至可以说他是政府里的“御用商人”,所以盛宣怀的出任,就可以说是政府对招商局的全面接手。盛宣怀经手后的招商局,逐渐成为国有企业。

清代最厉害的部门(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办企业)(9)

盛宣怀

官员督办下的招商局弊端再次暴露出来,权力争斗取代了盈利赚钱成为企业的主流,即使赚了钱也有一大部分被官员瓜分。这时候的清政府历经中法战争、创办北洋舰队,正是大量用钱的时候,尽管收归了国有,但政府不可能拿出钱来支持招商局的发展了。盛极一时的招商局就此没落,等到了民国时期,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清代最厉害的部门(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办企业)(10)

至今依然保持完好的招商局大楼

文史君说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尝试,不仅仅是中国人第一次开办以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为主导的商用企业,更意味着洋务运动从自强转向求富,开始进行商业建设。招商局的性质前后多次变动,其背后充满着权力的争斗与利润的分配。它曾经的繁荣和后来的没落,不能不说成也政府,败也政府。

参考文献

季晨:《盛宣怀与轮船招商局(1885-1902)》,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朱浒:《“求富”的契机:李鸿章与轮船招商局创办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