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传统二十四节气

AUTUMN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1)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此时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我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

预示着暑去凉来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2)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立秋时节

降水、湿度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

趋于下降或减少

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历书》曰:

“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说文解字》曰:

“秋,禾谷熟也。”

《管子》曰:

“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3)

立秋三候

秋色里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4)

一候凉风至

立秋过后,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生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三候寒蝉鸣

阴气上升,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5)

立秋习俗

秋补給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6)

贴秋膘

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咬秋

立秋这天有吃西瓜的习俗,叫做“咬秋”,俗称"咬瓜",也叫“啃秋瓜”。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7)

立秋养生

秋养收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8)

秋季注重“养收”原则

>> 情志运动上

"秋风秋雨愁人”,秋季气温下降,人常会因此产生凄凉、垂暮之感,以及忧郁、烦躁等情绪。这时人们应该保持神志安宁, 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运动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剧烈。

>> 起居上

秋季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睡早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 使肺气得以舒展。

着装上主张“秋冻”的方法,“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顺应自然气候的需要。

>> 饮食上

秋天宜收不宜散,饮食以酸、润为主,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

以润肺津、养阴清燥,多食甘寒滋润的食物,如银耳、山药、秋梨、鸭肉等。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9)

以肉贴膘

秋味足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10)

“贴秋膘”,补“苦夏”

立秋“以肉贴膘”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

补充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

探探牛-牛腩罐头

选自祁连山散养黄牛

精挑细选筋肉相连的高品质牛腩

肥肉相间,脂肪与肌肉相嵌

用牛骨汤、土鸡汤精熬炖制

再用独传配方穆记十九香调味

入口细腻软烂,滑嫩不柴

肉汤浓稠,让人回味无穷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11)

酱黄牛肉系列

祁连山超600天散养黄牛

苜蓿为食,冰川为饮

体质健硕,肉质鲜嫩,口感醇正

精挑牛肉、牛腱肉、牛蹄筋

在穆记十九香秘传卤料中卤制

色香味俱全

即可切盘当作菜肴

又可当作解馋零食

雪域醇香,回味绵长

高蛋白,高营养

享受美味的同时还能养生

立秋了如何怀念夏天(立秋人间忽晚)(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