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生活打卡季#

“斜杠青年”麦子,让“不婚主义”浪子黄觉半年闪婚的“宝藏女孩”,这次是真的藏不住了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1)

就像一个魔方,会有ABCD好多个不同的面,除了“黄觉的太太”这个标签,麦子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身份:比如文艺女青年,比如演员,比如导演。

从舞者,到演员,再到导演,她一步一步走来,在人生的旅途中平声静气、慢条斯理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奋斗着。

麦子,这位黄觉背后的“宝藏女孩”,这次是真的藏不住了。

作者 | 婷婷

最近热映的《再见爱人2》中,嘉宾张婉婷以一己之力贡献了不少窒息场面。

其中一场,当听说飞行嘉宾黄觉跟她的老公宋宁峰是发小时,她开始挑事了,发出夺命两连问:“你们俩在一起玩的时候,那个时候有麦子吗?”“那个时候觉哥身边的人是?”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凝固起来。

还得是麦子,回答得云淡风轻:“(他的前任)我全认识。”又回头笑着对黄觉说,“谢谢你给我添加的朋友圈,非常高大上。”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2)

而伴随着黄觉在“最后一封情书”环节,一句句深情演绎的“我希望爱有来生”,更是让黄觉、麦子这对“模范夫妻”彻底出圈了。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3)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4)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5)

来源:《再见爱人2》

这把狗粮撒得连他们的儿子小核桃也抵挡不住,被感动得嗷嗷大哭。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6)

麦子,这位黄觉背后的“宝藏女孩”,这次是真的藏不住了。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7)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8)

“泉水白白流淌,花儿为谁开放?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吐着芳香,站在山岗上。”

这是诗人海子写在诗歌《黎明》中的诗句,也是麦子名字的由来。

麦子,原名孟里,是个山东大嫚。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9)

7岁的时候,正遇上四年一度的上海舞蹈学校芭蕾舞表演专业来到当地招生。

一开始,她倒没想着要走上舞蹈这条路。可是随着一轮又一轮艰难的面试,她成了留到最后的“幸运儿”,父母对她有了不一样的期待。

于是,不到8岁的她只身离家,从此开始了独立生活。

芭蕾带给她最初的冲击,来自舞蹈学校大厅里悬挂的一幅巨幅油画。画中的人物是师姐谭元元,穿着金色的芭蕾舞裙,擎着手鼓,正在踮起脚尖起舞。

一群懵懂的孩子,就这样呆呆仰望着,第一次感受到了芭蕾之美,心里面扑啦啦飞出了梦想的小鸟。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10)

学舞的日子既枯燥又辛苦。

穿着比自己的脚小一码的鞋子,长时间地练习之后,脚变得既痛且麻,每一根脚趾都失去了最初的模样。

疼痛更是每天的日常。

“当第一次遇到脚指甲掉了,或者说扭伤了,你可能会哭,但当这一切习以为常地发生,你慢慢地就习惯了。”

每天几百遍地练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麦子才敢对别人说自己是一个舞者。

2015年,孟京辉导演的话剧《恋爱的犀牛》迎来新一任的“马路”与“明明”。

与其他版本的“明明”不同,舞者麦子演绎的“明明”加入了不少舞蹈的元素。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11)

其中一场“跑步机”的戏,被特意改成了“明明”的舞。麦子以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将剧情推向了高潮,被观众赞为“优雅版明明”。

后来,在采访中,她形容舞蹈是“一门残忍的艺术”。

舞蹈对她来说更像“一场修行”,与她的成长已经成为血和肉的关系,不仅塑造了她的身体和性格,还让她变得坚韧,以及对一切客观上不可改变条件的接受。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12)

“每天都有那么一个瞬间,对面楼的玻璃会反射过来一束光,这道光有了名字——孟里光。”

这是黄觉与麦子为纪念结婚十年,拍摄的短片《十年情书》中的句子。

“黄觉的太太”是麦子如今最广为人知的身份。

麦子与黄觉的相遇,是在2009年的开心网。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13)

当时的两人,一个是不婚主义者,一个对婚姻没什么概念。

彼时的黄觉,35岁,有着“娱乐圈头号浪子”“大花杀手”的名号,和周迅传过绯闻,跟徐静蕾谈过恋爱。

而麦子,刚刚20岁出头,是一个在巴黎念书的留学生,恋爱经历空白。

聊天的初始,是麦子想在暑假去西班牙学习弗拉明戈,而黄觉刚好要去西班牙工作。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14)

虽然那个暑假,最终他们谁都没能成行,却在网上一聊就聊了一年多。

从写的东西,到听的音乐,每一个话题聊起来都是那么的契合。

黄觉后来说,自己先是被麦子的文字感染了,才生出动力想去知道麦子长什么样。

文艺男青年谈恋爱的方式,是给麦子寄去一个硬盘,里面有上万首的音乐。

2011年,他们终于在北京见了面。

初见麦子的时候,黄觉就很明确地告诉她:“谈恋爱可以,结婚免谈。”

麦子则狠狠翻了个白眼:“谁要跟你结婚,我还要念书呢。”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15)

不过,他们很快就被现实打了脸。

信誓旦旦不结婚的两个人,在网友奔现短短几个月后,迅速地结了婚,很快又有了两个孩子。

后来,麦子解释,最重要的是当时两个人谁都不想错过对方,非常确定这个人一定要在自己生命里留下一笔。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16)

他们对彼此,都怀有无与伦比的信任。“我非常希望你出现在我这张纸上,你想画成什么样你就画吧,你画成什么样我的人生就是什么样。”

结婚的第一年,有了儿子小核桃,两年之后,又迎来了女儿小枣。

核桃和枣都是麦子老家山东的特产。

他们还养了一条柴犬,叫“下酒菜”。

一家五口住在一栋三层的楼房里面,第一层的客厅用来享受人间烟火气,第二层是跟孩子们相处的天地,第三层则是完全属于夫妻俩的二人世界。

曾经奉行“不婚主义”的浪子,现在这样说:“麦子,核桃和枣儿,还有一盘下酒菜,够我吃一辈子。”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17)

在巴黎念书的时候,因为学业带来的压力,麦子一度患上了暴饮暴食症。她疯狂地吃甜食,有时能一气吃上7根冰激凌,然后吃到胃痛。

身体上的痛苦是她抵御心理上的痛苦的方式。

来源:《她的双重奏》

但是,遇到黄觉之后,暴饮暴食症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好像不再会用食物作为发泄途径,而且这些年都没有再复发过。”

黄觉也形容麦子像是“一个战士”。唯有在面对他时,麦子才会收起自己竖起来的尖刺,露出柔软的部分。

麦子会把夫妻俩单独散一次步,单独吃一顿饭,或者打一个很长的视频电话,看作是“婚姻的刚需”。

这种对于婚姻的松弛感和安全感,也被他们延续到了亲子关系中。

麦子曾在采访中说:“我们很享受自己带孩子,虽然糙了点,手脚忙乱了点。我们都有点恐惧做事事以孩子为中心的‘专业父母’。”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18)

她希望在妈妈这个名称之前,她首先得是她自己。

她几乎不加入任何的家长群,也不参加妈妈们的聚会,以此来杜绝一切的干扰与焦虑。她说:“我就是比较独立地自说自话地在养育我的小孩。”

她会教给孩子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自己该承担的义务。

也会在小核桃想放弃篮球的时候,要求他在尝试了之后,再去说要不要放弃。

还会在别人告诉他的儿子,男孩子不应该总是哭的时候,坚定地说“不”。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19)

来源:《她的双重奏》

王小波曾在《爱你就像爱生命》中写道:“我只希望我们的灵魂可以互通,像一个两倍大的共同体。”

何其幸运,他和她,遇见了彼此,成了一个“两倍大的共同体”。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20)

就像一个魔方,会有ABCD好多个不同的面,除了“黄觉的太太”这个标签,麦子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身份:比如文艺女青年,比如演员,比如导演。

少小离家求学的麦子,打发身在异乡的孤独的方式,就是阅读和写字。

每到周末,本地的同学纷纷回家,宿舍里就留下麦子一个人。她就去图书馆抱回来一堆的书,阅读、写作,以及随手记录,都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的习惯。

在法国巴黎学习肢体戏剧期间,观影和写作成了她了解世界的方式。曾经陷入情绪黑洞,她会刻意地去看很多悲伤的电影来放大情绪。

早年间,她还会在豆瓣上写一些意识流的小说,“总是大情大爱,剑走偏锋”。

麦子的豆瓣主页上,记录着她看过865本书,听过1300多张唱片,看过2318部电影。

麦子是那种一直很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10岁那年,她第一次萌发了当导演的想法。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21)

当时,她看到一本非常喜欢的书《尘埃落定》。没多久,得知这本书被翻拍成了电视剧。

她顿时感到非常的伤心,倒不是觉得应该由自己来拍,而是莫名对它就有种占有欲,好像自己的东西被拿走了一样的揪心。

后来,她误打误撞进入了电影系。去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念研究生时,最初她选择的是戏剧,报名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阴差阳错地被这所学校最厉害的电影系录取了。

她办理了一张学生卡,每天放学后,她都会买上一包软糖,在电影院里连着看上两三部电影再回家。

2015年,还怀着二胎的时候,她就去报了中戏导演系的研究生考试。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22)

来源:《她的双重奏》

在生完小枣的第三个月,她去面试《恋爱的犀牛》,排练死磕了一个月后,终于拿下了“明明”一角。

同一年里,她还主演了微电影《寂寞芳心》,本色出演一位美得像油画的女画家。

2017年,她参演了徐浩峰导演的武侠电影《刀背藏身》。

2018年,她执导的短片《EI Tango》入围戛纳电影节短片单元。但是,她并不认可这是她的处女作。

直到她等来了《幻月》——这部目前为止她最满意的一部作品。

2018年,她在湖南卫视《幻乐之城》的舞台上,作为导演,分别与王菲、窦靖童母女合作了短片《一念》和《幻月》。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23)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24)

来源:《幻月之城》

在导演《幻月》时,她是一个连短片软件都没有的人,凭着仅有的六名摄影师、六台机器,连续不停地调度,接龙式地拍摄。

做导演的现场感让她着迷。即使一天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只要站到“导演”的位置上,她立刻就能热血沸腾。

窦靖童说她是整个团队的“骨头”。

王菲看得热泪盈眶,盛赞《幻月》是在《幻乐之城》上,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出彩的一个作品。

2020年,她主演了现代职场情感剧《在不安的世界安静地活》,饰演职场独立、情场潇洒的新独立女性;与李现、春夏合作了电影《恋曲1980》,成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开幕片。

她还给纽约时报中文旅行杂志《新视线》拍过《南京女孩》,为NEIWAI、BVLGARI等知名品牌拍摄了多部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短片,2020年获得了中国广告金狮奖最佳新锐导演奖。

从舞者,到演员,再到导演,她一步一步走来,在人生的旅途中平声静气、慢条斯理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奋斗着。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25)

“做一个在片场发火的老太太,是我人生的终极梦想。”她这样说。

麦子自嘲自己甚至不太敢去跟别人聊创作,因为一聊起来就特别嗨。“会让我觉得怎么那么美好,怎么有那么多事情想做,然后你还被允许去做这件事情。”

2018年,麦子还把自己称作是“一个身份不明确的人”。

4年以后的今天,在逐渐积累了不少作品,有了自己的团队之后,她变得更加坚定,也会敢于去说“我是个导演”了。(婷婷)

黄觉麦子拍照(斜杠青年麦子让)(26)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读者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