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会战简介(石家庄周边据点尽失)(1)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后,驻防西北的中央军胡宗南部也积极派兵到华北受降,企图抢夺一部分胜利果实。1945年10月,其麾下罗历戎第3军经风陵渡渡过黄河,进入冀南重镇石家庄市接受日寇投降。当时,第3军被划归李文第34集团军,但该集团军主力很快调往北平,石家庄市就成为第3军一家独占的地盘。


石家庄会战简介(石家庄周边据点尽失)(2)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日寇占领下的石家庄

第3军防区太大,兵力不足

当年日寇在石家庄囤积的大量物资让第3军狠狠肥了一把,不但补齐了原来的装备缺额,还增设了炮兵营、骑兵团、汽车连、战车连、通讯营等多个军直属队,师一级也增设了炮兵连、汽车排等。但第3军依然是一个仅辖2个师的乙级军,总兵力不足3万人。但该军在石家庄及周边的防区却非常大,东至藁城,南到元氏,西至井陉,北到望都,这么一大片区域30余座县城,根本就无法全面防守。

1947年4月,解放军晋察冀军区部队横扫冀中各县,与石家庄近在咫尺的正定县也被攻占;罗历戎紧急调动第7师19团前往增援,不但全军覆灭,连带队的副师长刘海东也被俘虏。随后,井陉、获鹿等地先后失守,偌大的石家庄外围仅剩飞机场这一座孤零零的据点了。为了增加兵力,罗历戎不得不将各县流亡至城内的县政府保安队和还乡团组织起来,以充实守备力量。


石家庄会战简介(石家庄周边据点尽失)(3)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第3军军长罗历戎剧照

军长提议放弃石家庄,全军北上保定

罗历戎紧急向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和驻保定的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请求增援,但李宗仁是个光杆司令,有名无实;孙连仲刚刚在冀北、冀东连遭惨败,兵力上也捉襟见肘,最后仅空运了16军22师66团前来增援,杯水车薪。万般无奈之下,罗历戎只能向远在西安的老长官胡宗南求援,最起码把原属第3军的12师调来,但胡回电称:“增加兵力可就近向北平请求。”一脚把球又重新踢了回来。

好在解放军虚晃一枪,打完正定县城后虚晃一枪,向东杀入山西,把阎锡山的晋绥军杀得丢盔卸甲。罗历戎及其部属总算松了一口气,但随着1947年深秋临近,石家庄周边再次大军云集。孙连仲亲自飞到石家庄视察,并明确告知全国战场都非常吃紧,解放军也正准备围攻保定,因此石家庄今后不会再有援兵。这一番话让本就担惊受怕了几个月的罗历戎更加心中惴惴,打定主意要离开石家庄。


石家庄会战简介(石家庄周边据点尽失)(4)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解放军攻克正定后,罗历戎一脸愁容

蒋介石要求仅北调1个师

恰好10月上旬蒋介石在北平怀仁堂召开华北军事会议,召集李宗仁等北平行辕官员、第11、12战区指挥官和各军、师指挥官,共计40余人。会议期间,罗历戎和顶头上司第34集团军司令李文一起面见蒋介石,当面报告了石家庄四面被围的情况,并强调如果继续守城,粮食补给将遇到很大困难。言外之意就是想放弃石家庄,全军退守保定或北平。

但蒋介石一方面实在不舍得石家庄这座军事重镇和城内的纺纱厂、发电厂、机车修理厂等,另一方面由于解放军从未攻打过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因此其认为抽走一部分部队减轻后勤压力,石家庄依然可以固守。于是,蒋当场提出:“石家庄应该固守,可将第3军抽调1个师到保定,以加强机动兵力。”旁边的李文闻讯,立即建议将16军22师66团也一并调走,因为那是他的嫡系部队。


石家庄会战简介(石家庄周边据点尽失)(5)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筹谋北上的罗历戎

借帅军北上之机脱离石家庄孤城

罗历戎驻扎石家庄两年,多次与晋察冀军区部队作战,知道第3军全员上阵也守不住石家庄,现在仅留1个师守城更是痴心妄想。但蒋介石金口一开,他也无力更改,遂主动请缨,要求亲自带队伍北上保定,获得了蒋介石的批准。10月15日下午1点,罗历戎亲率第3军军部及第7师等部17000人离开石家庄,把偌大一座冀中重镇留给了第32师师长刘英,自己逃之夭夭。

但短短两天后,原本集结在保定北部的晋察冀军区主力7个旅飞兵南下,将罗历戎部合围在了清风店地区,激战3天后,将其全部歼灭。

石家庄会战简介(石家庄周边据点尽失)(6)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