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上第三课 古诗三首 预习(六年级第17课古诗三首预习笔记)(1)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译文】:弯弯曲曲的黄河夹带着大量泥沙,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汹涌,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万里”“自天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万里”写出了泥沙之多,“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绵长。这两个词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显了出来。诗的前两句是实写,第一句写静景,第二句写动景,动静结合,写出了黄河蜿蜒曲折、波涛滚滚的磅礴气势。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译文】:如今我想沿着黄河滚滚的波涛,直上浩渺的银河,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直上”即往上,含有速度快之意,写出了诗人不惧黄河惊涛骇浪的胆魄。诗的后两句是虚写,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借用典故,既从侧面烘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和瑰丽景象,又表现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用典:这里用到的典故是张骞为汉武帝寻找河源时曾经抵达银河,遇到了牛郎织女。)

【注释】①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九曲:虚指,指黄河弯曲的河段甚多。

③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簸:颠簸。

④天涯:天边。

⑤银河:天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⑥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相传织女为天上的仙女,下凡到人间,与牛郎结为夫妻,因此触怒天帝,二人被分隔到银河两岸,每年只能在农历七月初七夜晚相会一次。

主题思想:《浪淘沙(其一)》描写了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语文六上第三课 古诗三首 预习(六年级第17课古诗三首预习笔记)(2)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译文】:辽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旁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千里”一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江南的辽阔,也表现出江南的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二是铺展在大地上的,处处都是这样,令人心驰神往。这两句紧扣题目中的“春”字,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也描绘出江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活气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这里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烟雨”点明天气特征,与前两句的阳光普照形成对比。这两句紧扣题目中的“江南”描写了烟雨江南空蒙的美景,与前两句的明艳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江南春景的丰富层次。

【注释】①山郭:山城,山村。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③南朝: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④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⑤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主题思想:《江南春》通过描绘江南明丽而迷蒙、色彩鲜明、情味隽永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神往之情。

语文六上第三课 古诗三首 预习(六年级第17课古诗三首预习笔记)(3)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译文】:庭院因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成畦”二字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干净优美的院落,表现出主人朴实勤劳的特点。诗的前两句写庭院中的精致,第一句写庭院洁净清幽,表现了主人的勤劳、爱整洁;第二句写主人亲手栽的花木,表现出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一片翠绿。这两句写庭院外的景色,采用对偶手法,“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对仗工整,结构严谨。

“水护田”“山送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对田的爱惜之情,山对人的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

【注释】①书:书写,题写。

②湖阴先生:杨骥(字徳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③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④长:经常。

⑤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⑥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主题思想:《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突出了湖阴先生庭院的洁净清幽和景物的美好,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隐退闲居的恬淡心境和无穷乐趣。

六年级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盼》手写笔记和重点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内容解析

六年级第16课《盼》笔记,跟作家学写作,体会心理描写的妙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