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米制逐渐向欧洲国家推行开来渐渐地人们都知道了“米制”这个测量体制优越性,称赞其简易、逻辑结构合理和通用性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数字地球美国?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数字地球美国(趣味的计量6倔强的美国)

数字地球美国

19世纪初米制逐渐向欧洲国家推行开来。渐渐地人们都知道了“米制”这个测量体制优越性,称赞其简易、逻辑结构合理和通用性广。

1983年加拿大航空波音767飞机在飞行途中燃料耗尽。

调查之后,事故主要是由于公升,公斤和磅之间的转换混乱所致,导致飞机接收22,300磅(约10115公斤)燃油,而不是所需的22,300公斤。

万幸的是,靠无动力滑翔最后仍平安降落于马尼托巴省基米尼(Gimli)一个空置的军用机场内,无人受伤。该客机和班机后来被加拿大人称为“基米尼滑翔机”(Gimli Glider)。

可见在度量过程中,单位的混乱有时甚至会导致事故。各国共同使用一致的公制计量体系,不但可以很容易地相互结合使用,而不需要任何数字转换系数。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但是,凡事都有意外,有的国家就是不采用米制,如今尚未采用公制单位的是哪几个国家呢?

答案三个——美国、利比里亚和缅甸。说来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大跌眼镜。具有历史性讽刺意义的是美国,居然跟两个“流氓国家”同在一张名单里面。

所有其他的国家(从科学界的角度来说作为全部)使用米制已经好多年,或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就已经采用了。

美国为何还坚持使用像英尺这样的测量单位呢。原因很复杂,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有民族自豪感。

在美国的科学界,英制已经没市场,但工程界不愿改。除了成本外,其实看不出改成SI(米)制有何坏处。

美国也试图改成SI(米)制, 但只是提倡,不是硬性的。因为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经过多年的非正式或可选度量之后,美国公众以及许多私营企业和工业界出于习惯以及痛恨改变,今天仍然使用美国习惯单位。

这除了美国自我感觉好,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好以外,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早期的美国人来说,公制太新太法国化,甚至对喜欢法国的托马斯·杰斐逊来说也是如此。托马斯·杰斐逊不反对公制,但主张继续使用秒摆——一种在两秒内来回摆动的杆子——来确定一米的长度。

(二)1790年,乔治·华盛顿总统曾经告诉国会:“统一美国的货币、度量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而且,应当得到适当的重视。”

这样废除英镑,使用公制的这项任务,落到了当时的国务卿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手中。杰斐逊积极研究解决方案,并于1790年夏天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该报告包括两项可能的计划,但立法机构都没有审议通过这两项计划。

(三)在反对采用公制的争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改变需要对现有的美国劳动力需要进行太多的再培训,付出的成本代价太大。

一次,美国向火星发射一个探测器,火箭和探测器是不同单位做的, 前者用英制,后者用米制。 探测器制造者告诉火箭制造者有关数据,前者没告诉后者单位,后者以为是英制。 发射后路上没事,但到了火星就出问题了。 结果几亿美元就化成灰烬了.。

即便如此,美国仍然把公制作为可选项,每次国会要求实行公制,美国的工商局还是拒绝使用米制。

现在更多的美国人,自己都似乎对这一“殊荣”感到不可思议,有个美国人评论说,“我们的教育体系一直在教孩子们用英寸、英尺、码、英里,这真是个可怕的体系,但任何人都能理解这也算是一个奇迹,很少人去怀疑它的正当性。”但也有的美国人认为是美国发扬光大了英国的传统,并把公制单位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