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定时发文,倒计时 7 天# 直到今天,在我们们家乡,乃然有大年三十守岁的习惯,我们本地人叫做“坐三十夜”。

那么在中华文化传承中,农历大年三十晚上守岁是怎么来的?

年夜饭的由来(守岁的由来)(1)


①守岁

也就是在农历腊月三十过大年的那一天夜里,通宵不睡觉,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并且在交节之时,放鞭炮以示迎接。这种习俗就叫守岁。

守岁的历史传说

其实守岁的传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组其基本含义不外乎守护平安,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等良好的祝愿。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凶兽,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由于其外貌狰狞,生性凶残,每到农历腊月三十即过年的时候,犹其在晚上,就会出来害人,等到破晓鸡鸣,它们又会返回山林中去。

经过长期的与之斗争,人们发现“年”的出没日期,人们便把这一夜当成关口,即年关。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并关好门窗,全家躲在家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饭具有趋吉避凶的意思,做得很丰盛,把一年中舍不得吃的东西都拿出来做成美味,全家大小围坐在一起吃饭,并且在饭前还要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神灵的保佑,平平安安过这一夜。

年夜饭的由来(守岁的由来)(2)


并且吃饭时,家中的长辈会不时要求,慢些吃,吃过饭后,都坐在一起,烤火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除夕守夜的习惯。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有一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年兽突然跑到一个村子里,整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同时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后吓得掉头逃窜。几个小孩也平安无事。

从此以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守岁习俗的兴起

守岁习俗的兴起在南北朝,梁朝有不少的文人都著有守岁的诗文。腊月三十晚上,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不睡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送走,迎接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年夜饭的由来(守岁的由来)(3)


最后我们欣赏一下宋朝大诗人苏轼写下的除夕守岁诗文: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年夜饭的由来(守岁的由来)(4)


总之,除夕守岁,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部分,但是寓意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即辞旧迎新,团团圆圆,健康幸福,将过去的一年中不好的留下,迎接新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