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秀》停播了;

《铿锵三人行》停播了;

《极限挑战》也停播了;

《爸爸去哪儿》也遇麻烦,停播整改。

极限挑战最近有什么综艺(极限挑战等王牌综艺纷纷停播)(1)

极限挑战最近有什么综艺(极限挑战等王牌综艺纷纷停播)(2)

还有一大波综艺节目要整改,包括《黄金单身汉》、《绝代双椒》、《经视焦点》

……

而文化综艺正迎来发展的春天,不仅数量井喷,还能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

如今的综艺市场,真是冰火两重天。

多档综艺陷危机

有传言称《极限挑战》这次停播,是因为某期节目中过于娱乐化,有叛徒、有内奸,还有挑拨离间,内容上太负能量了。其实第二季也曾经短暂停播一段时间,也是因为内容过于负面。

在《极限挑战》中,有脑子又有点腹黑的人一般会赢,而傻白甜就等着被惩罚,这与社会提倡的正能量相悖。虽然《极限挑战》第三季,也在不同环节增加了正能量元素,例如纪念香港回归、致敬边防战士、关爱劳动者等一系列主题,宣传中华武术、徽商精神。

其实,从2017年6月,网信办、广电总局出新规,将19个八卦大号、25个娱乐微信公众号永久封禁,就可以看出政策对娱乐风向的政治。对整个综艺市场而言,政策的收紧让最强监管时代到来,各个综艺节目都无可避免要受到影响。

极限挑战最近有什么综艺(极限挑战等王牌综艺纷纷停播)(3)

如果《金星秀》、《极限挑战》、《今夜90后》这些王牌节目因内容安全性问题而停播,那么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节目也都不太顺利,各有各的烦恼。

受到“限韩令”影响,一些原本学习、模仿韩国综艺的节目因版权而变更名称。《偶像来了》改名为《我们来了》,《女神的新衣》改名为《我的新衣》、《花样男神》改名为《花样男团》、《我是歌手》改名为《歌手》、《奔跑吧兄弟》改名为《奔跑吧》。名字一改,背后是将引进版权节目去韩化,同时也会影响节目的认知度。这些综N代综艺节目,好不容易通过几季节目培养起忠实受众群体,名字一改,观众也会不习惯。

极限挑战最近有什么综艺(极限挑战等王牌综艺纷纷停播)(4)

还有一部分节目改名字与去韩化并不相关,而是因版权问题而改名字。《中国好声音》因版权纠纷改为《中国新歌声》,为了区别度,还在新名称节目中增加了“滑轨战车”、“声音之门”、队旗、队徽等新玩法。

极限挑战最近有什么综艺(极限挑战等王牌综艺纷纷停播)(5)

今年5月,在《天天向上》中大张伟以及男嘉宾李诞的发型受到广电总局的批评,湖南卫视另一档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则是因为存在“过度消费明星子女,不利于青少年成长”而被叫停。

文化综艺成香饽饽

2017年对于综艺节目市场来说是转折之年,年初爆红的《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看到了文化综艺的巨大潜能,文化综艺又成为各大卫视争抢的对象。于是《朗读者》、《见字如面》、《向上吧!诗词》、《喝彩中华》、《国学小名士》纷纷亮相,也带起了一批学者综艺明星。

从播出时段来看,大部分文化综艺都被安排在一、二线卫视的黄金时段播出,甚至部分放在了周末黄金档,占据了节目播出时段优势。

极限挑战最近有什么综艺(极限挑战等王牌综艺纷纷停播)(6)

但是台台都在背唐诗、讲国学,观众的文化水平真的会提高吗?文化综艺真的成为综艺界的王者了吗?

从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浙江卫视的《汉字风云汇》、《向上吧诗词》,江苏卫视的《成语中华》,湖南卫视的《诗词天下星》,东方卫视的《诗书中华》、《喝彩中华》,北京卫视的《念念不忘》,安徽卫视的《少年国学派》,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一圈看下来,也就是《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名气高,其他的基本都还在攒人气、买吆喝阶段。

极限挑战最近有什么综艺(极限挑战等王牌综艺纷纷停播)(7)

在文化综艺节目数量井喷的背后,节目招商却不尽如人意。虽然这类节目文化含金量很高,也很有逼格,通常都是请来了文化艺术界的名人,但是其商业价值却不被看好。与《极限挑战》、《中国新歌声》、《我们来了》、《爸爸我哪儿》等消费明星的真人秀节目动辄上亿的招商冠名费相比,文化综艺节目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见字如面》第一季是裸奔,没有任何冠名商。到了第二季,有一些知名度,招商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仍旧只拿到了5000多万的冠名费。

其他节目如《喝彩中华》、《国学小名士》等也都维持在几百万到几千万的水平。这就有一个尴尬的问题了,文化综艺节目基本都是可以谈文化但不赚钱。这样的情况,是市场对文化综艺节目没有信心的表现。

极限挑战最近有什么综艺(极限挑战等王牌综艺纷纷停播)(8)

再来看看收视率,已经被放在黄金档的文化综艺节目依旧没能逃出收视率低的命运。《诗书中华》、《喝彩中华》、《向上吧诗词》这些节目平均收视基本难破1,而且网络点播量也难以与以明星为导向的综艺节目相比。今年暑期档最火的综艺是《中国有嘻哈》,文化综艺是否也存在曲高和寡的问题呢?

突然爆发的文化综艺节目,还没有找到各自的最优模式,形式雷同、内容枯燥,也是观众不爱看的重要原因。以诗词、认字为主题的节目,多数都是以考考嘉宾背诵、解读的能力,形式单一,难以长时间吸引观众。所以,整体上看文化综艺还是处于高口碑低流量的收视尴尬中。

娱乐至上,还是文化至上?

之前,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通知》中对上星综合频道提出了几点要求:

1. 影视明星参与综艺娱乐、真人秀等节目要严格控制播出量和播出时段,总局鼓励制作播出星素结合的综艺娱乐和真人秀节目。

2. 努力提高普通群众在节目中的比重,让基层群众成为节目的嘉宾、主角,注意不能把群众作为明星陪衬或背景。

3. 总局倡导鼓励制作播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创节目,原则上黄金时段不再播出引进境外模式的节目。

4. 要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制作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

5.不得违规设置“嘉宾主持”,要严格嘉宾遴选、优化嘉宾配置,邀请演艺明星做嘉宾,必须把道德品行、艺术成就作为首要标准,要积极邀请优秀的文化学者、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等在某一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人士做嘉宾。

极限挑战最近有什么综艺(极限挑战等王牌综艺纷纷停播)(9)

可以看出,总局对电视综艺的管控会越来越严格。那么作为娱乐大众的内容产品,综艺节目有了文化支撑就能攀上收视高峰吗?

毫无疑问,应该大力支持并鼓励发展文化综艺节目,但文化综艺节目不能仅仅是背背唐诗、解读一下历史典故、请一些文化名人就完结的节目。这样的节目形式,其实与早前的《百家讲坛》单向性内容输送并无区别。2001年开始的《百家讲坛》到2006年前后达到顶峰,捧红了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学术明星,之后由盛转衰,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现如今还有多少人守在电视台专心致志地看呢?

想要避免娱乐至死时代,文化既不能成为监狱,固化形式;也不能成为为娱乐而娱乐的滑稽戏。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政策利好的环境下,需突破主题单一、互动单调、内容枯燥的局限,抓住机遇,成为观众爱看、广告疯抢的王牌综艺。

作者 | 文创资讯记者 唐三彩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news.vso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