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前胃弛缓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牛前胃弛缓怎么诊断?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牛前胃弛缓怎么诊断(肉牛前胃弛缓的病因)

牛前胃弛缓怎么诊断

肉牛前胃弛缓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_高福荣

肉牛前胃弛缓发病率较高,在内科病中其发病率约占58%。在各种胃肠道疾病中,其发病率也高居榜首,可以占到 60% ,给肉牛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肉牛前胃弛缓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 发病原因

肉牛前胃弛缓分为原发性前胃弛缓和继发性前胃弛缓。

1.1 原发性前胃弛缓

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由肉牛饲喂或者管理不当引起。如在肉牛舍饲或半舍饲饲养时,管理人员长期给其提供质量低下、质地比较坚硬、不容易消化的饲草或饲料,如豆秸等,这些物质会严重刺激瘤胃内壁 ,如牛过多采食,饮水不足就会导致饲草缠绕成团块,瘤胃内微生物难以将其分解和消化,从而使得肉牛出现消化不良。但如果长期给肉牛饲喂质地柔软的饲料,如精细饲料、麸皮或面粉等,这些饲料无法对瘤胃内壁产生刺激,不能够促进瘤胃的蠕动,也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此外,给牛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或豆腐渣等物质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饲喂方式的改变也能够引起前胃弛缓,这是由于突然改变饲喂模式,造成前胃不能马上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引起前胃弛缓。如果肉牛在养殖过程中过于疲劳,或是休息过多缺少运动时也可引发本病。

1.2 继发性前胃弛缓

继发性前胃驰缓多是由于肉牛发生其他疾病时引发。常见瘤胃积食、瘤胃臌气以及创伤性肠胃炎等。这些病在发病后如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诊断和治疗,会导致肉牛前胃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引起前胃弛缓。

2 临床症状

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胃弛缓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2.1 原发性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

肉牛在发病后表现为食欲下降,反刍减少,严重时食欲废绝,反刍完全停止。触诊瘤胃区松软,听诊可见瘤胃蠕动音减弱。病牛常排出黑色或黑褐色的粪便,粪便的表面覆盖有黏液。随着病程的延长,病牛发生便秘,甚至可以出现全身症状。

2.2 继发性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

病牛食欲下降,反刍和嗳气次数减少甚至完全停止,病牛出现腹痛症状,对瘤胃区触诊似面团状,有时呈僵硬状。病牛出现腹泻,粪便表面覆盖黏液,呈黑褐色,具有恶臭气味。如果病牛积食严重,会对胸腔形成压迫,导致病牛呼吸和心跳加快。当本病继发于瘤胃鼓气时,病牛出现左腹部膨大及不断回头望向腹部的症状,对膨大部位进行叩诊,有明显的鼓音,听诊时有金属音。当鼓气逐渐释放后,部分病牛能够恢复正常,也有部分病牛出现瘤胃蠕动力量减弱、次数减少的情况,表现为病牛的采食量下降和反刍减少。

3 鉴别诊断

肉牛前胃弛缓的发病症状与一些其他疾病具有相似之处,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3.1 感冒

病牛在发生感冒后,症状为食欲下降、反刍次数减少和前胃机能障碍等,与前胃弛缓急性发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病牛感冒时还表现出明显的流泪、流鼻液过大以及脉搏加快等症状。这些症状前胃弛缓没有,可以用于鉴别诊断。

3.2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时病牛会表现出前胃弛缓的一些症状,但不会出现间歇性瘤胃鼓气的情况。而且瘤胃积食前,病牛采食了大量的饲料,发病后可见瘤胃充实,触诊会有坚硬的感觉,这些是前胃弛缓所不具备的,可以用于鉴别诊断。

3.3 创伤性网胃炎

创伤性网胃炎和前胃弛缓的症状最为相似,在牛无疼痛感觉时,通常难以区分二者。但创伤性网胃炎会引起病牛的体温升高,而且对网胃区进行触诊可见有强烈的痛感。病牛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出现细胞核左移的情况,前胃弛缓通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用于鉴别诊断。

3.4 真胃左方变位

真胃左方变位多发生于分娩后的母牛,母牛分娩后因采食大量的精饲料易发生该病。对左腹部的肋弓处进行听诊,有明显的流水音,叩诊可以听到钢管音,由此可以初步确诊。通过对病牛的瘤胃进行穿刺,如胃液 pH 值小于 4,并且不含有纤毛虫,基本可以确诊。

3.5 皱胃阻塞

发生皱胃阻塞后也会出现一些前胃弛缓的症状,如反刍和采食停止、瘤胃的蠕动减弱、腹围膨大等。但皱胃阻塞的病牛会出现皮肤干燥、皮肤的弹性变差、眼球凹陷等症状。同时病牛的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有恶臭味,有时粪便呈粥样,其中还含有一些血丝和黏液。在腹部的右下部有凸起,触之有痛感。在肷部听诊,有金属声。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加强肉牛饲养管理,饲喂适宜的饲料,既不能饲喂对瘤胃刺激性过大的饲料,也要避免饲喂过多易消化的饲料,尤其是要严格控制精料的饲喂量。在饲喂时要添加一些适口性较好的饲料,避免日饲喂量过大 。对老龄牛进行饲喂时,不能饲喂粗糙和坚硬的秸秆类饲料。在饲喂的过程中,可添加一些中草药来预防本病,如当归、甘草、陈皮、苍术等。在对牛群更换饲料时,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饲喂量采取不断增加的方法,这样能够让牛群更好地适应。

圈舍内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温度和湿度相对恒定。在天气寒冷的冬春季节,舍内保持良好的温度和湿度能够避免牛群受到冷应激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发病。还要避免牛群过度劳役,否则也会引起本病的发病率上升。圈舍内的光照不足、牛群血钙水平下降及牛群的饲养环境突然改变也会诱发本病,因此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加以注意。每天要给牛群提供一定的运动时间,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牛群体质的增强,减少疾病的发生。由于其他疾病的发生也会成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预防牛群出现各种疾病,保持健康状态。一旦发现有牛发病,应当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尤其是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会减少因原发病而引起的前胃驰缓。

4.2 治疗措施

前胃弛缓发病时,可以选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4.2.1 西医治疗方法 对于发病不严重的病牛,

可以采取灌服药液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的原则是刺激病牛瘤胃蠕动,强心,增强病牛的代谢机能。初期可给病牛静脉注射促反刍液,主要应用的药物为25% 的葡萄糖250~500 mL、0.5% 的化可的松 50 mL,并加入 30% 的安乃近,将这些药物混合后通过静脉一次性注射。或用碳酸氢钠200 g、醋 200 mL 混合后加入清水 500 g,每日灌服1次,连续灌服2 d。也可以先将清水与碳酸氢钠混合后灌服,过 15 min 后再灌服醋,这样可以对牛的瘤胃起到刺激作用,促进瘤胃的蠕动并调整瘤胃内的酸碱度。有时发病较轻的病牛仅灌服100 g 醋就可以起到治疗效果。病牛排黑色粪便时,可以灌服硫酸镁 500 g、碳酸氢钠 100 g 以及冷水 2000 g,可起到轻泄作用。也可以用醋 500 g和胡麻油1000 g 混合后给病牛灌服,同样能够起到促进排泄的功效。在牛的后海穴注射 10% 的氯化钾 10 mL,可以辅助提升促排效果。对于病情较为严重且发病时间较长的病牛,可以静脉注射10% 葡萄糖 1 L、庆大霉素 100 万 IU、氢化可的松 100 mg、30% 的安乃近 20 mL,连续用药3 d,效果较好。

对于发病十分严重的病牛 , 可采用下胃管的方式进行治疗,应用 2 号胃管对病牛灌服碳酸氢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灌服量为 5~6 kg。之后将胃管深送到胃中,通过多次抽送,利用虹吸作用可以将部分内容导出。如果在此过程中导管被食糜或瘤胃中的物质堵塞,可以用打气筒向瘤胃内打气,当胃管畅通时重复虹吸动作。然后通过导管给病牛输送健胃药物和止酵药物,常见的有龙胆酊、生姜酊、桂皮酊和鱼石脂,但鱼石脂需要单独灌服。也可给病牛灌服酵母片和食母生片,每日用药 1~2 次,可以促进瘤胃机能的恢复。为防止肉牛发生酸中毒,可给肉牛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生理盐水灌注 4000 mL,林格氏液灌注 500 mL,每日 1~2 次。对于需要提高代谢机能以及心、肝、肾等器官的正常功能的肉牛,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并在其中加入氟美松和安钠钾,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4.2.2 中医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临床症状的病牛采用不同的中医方剂进行治疗。脾胃虚弱的病牛,采取的中医治疗方案为消食、健脾、补气,用党参、白术、莱菔子、茯苓、山楂、麦芽、神曲各 50 g,枳壳、槟榔、丁香、肉蔻各 30 g,与20 g 的甘草混合后煎服,每日 1 次,连续用药2~3 d。脾胃气滞型的病牛,采取的治疗方案为疏肝、行气、和胃,用黄柏、大黄、当归、青皮、莪术、木香、枳壳、香附子、陈皮各30 g,与25 g的黄连和 15 g 的槟榔混合后研磨成粉,使用开水冲泡给病牛灌服,每日1次,连续用药2~3 d,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5 总结

由于前胃弛缓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发病后对牛养殖场的影响较大,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要注重科学的养殖方式,积极防控,避免较大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