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3月14日晨,李鸿章带着以美国人科士达为顾问,他的儿子、随员参议李经方和参议伍廷芳、马建忠、罗丰禄、于式校、徐寿朋等130余人的和谈代表团,在蒙蒙的晨雾春雨中,乘坐着清朝廷包租的两艘德国轮船,高悬着“中国头等全权大臣”的黄龙旗帜,由天津启航,按照日本方面指定的和谈地点,于19日晨抵达日本马关,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各条危害?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各条危害(马关条约是奇耻大辱)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各条危害

1895年3月14日晨,李鸿章带着以美国人科士达为顾问,他的儿子、随员参议李经方和参议伍廷芳、马建忠、罗丰禄、于式校、徐寿朋等130余人的和谈代表团,在蒙蒙的晨雾春雨中,乘坐着清朝廷包租的两艘德国轮船,高悬着“中国头等全权大臣”的黄龙旗帜,由天津启航,按照日本方面指定的和谈地点,于19日晨抵达日本马关。

日方谈判的全权代表是伊藤博文首相和陆奥宗光外相等。

3月21日,在中日双方全权代表的第二次谈判中,日本就清朝廷提出休战的问题,提了三条极苛刻的条件,其主要内容是:

一、日本军队应占守大沽、天津、山海关,清军在上述所有各处的城防堡垒及一切武器,交与日军接管。

二、天津、山海关之间的铁路由日本军务官管理督办。

三、停战期间的在华日军军需费用由清朝廷悉数支补。

日方代表在谈判桌上蛮横之极,不管李鸿章怎么乞求争辩,伊藤博文等人在停战条件上绝不让步,在此情况下,李鸿章只好暂时中止停战谈判。

3月24日,中日全权代表举行第三次会谈。

当日下午4点15分左右,中日全权代表第三次会谈又不欢而散。

当李鸿章乘轿返回,快到寓所时,忽有一暴徒直扑轿前,用手按住轿夫的肩膀,趁着轿夫一愣神之际,举枪向李鸿章射击,枪弹击中李鸿章的左眼下。

虽然血流满轿,李鸿章依然神色自若走到门前,以手捂住伤口,进到门内。

李鸿章遇刺事件发生后,引起了中日双方及国际舆论的一片哗然,日本政府非常被动。

为了避免李鸿章就此回国,使谈判中断和招致各国列强的干涉,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连夜商讨对策,决定同意李鸿章一再恳求的停战要求,向世界各国表示日本的诚意,逃避国际舆论的谴责。

由于日本政府在李鸿章遇刺这一突发事件中,采取了惩处凶手,安抚李鸿章,以及果断停止中日战事等一系列措施,较好地缓和了国际舆论的抨击,终于度过了这场外交危机 。

但随后不久,日本方面又对清朝廷变本加厉,提出更为苛刻条件。

4月1日,日本代表将和约草稿送到清廷代表手中,李鸿章在病榻上看过议和条款底稿后,顿时感到喘不过气来,气得他把底稿狠狠地摔到地下,连喊道:“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日本的要求条款是:

一、盛京省南部、台湾全岛以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二、赔偿日本因战争造成的军费损失,折合白银3亿两。

三、在中国增开顺天府、沙市、湘潭、重庆、梧州、苏州等处为通商口岸。

四、日本商民运进中国各口岸货物减税,免除厘金。

五、日本可在中国开设工厂。

六、日方留兵担保盛京、奉天等地,和谈期间暂行占守。

4月10日上午,李鸿章拖着伤病初愈的身体,在众人的搀扶下,再次与伊藤博文进行会谈。

4月15日,中日双方最后一轮会谈。

4月17日上午10点,李鸿章用颤抖不已的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讲和条约》(通称《马关条约》),以及《讲和条约二十一款》《议定专条三款》《另约三款》等附加条款。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完全无缺。

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三、中国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二亿两,该款分8次在7年内还清,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

四、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可派领事官驻扎各口,日本轮船可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载货,不得有阻。

五、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各项机器任便装运出口,日本在中国制造的货物与进口货物一样免交一切杂捐,并享受在内地设栈寄存的优待。

至此,蒙受奇耻大辱的《马关条约》,清朝廷被迫签订,中华民族的子孙永远不应该忘记中国历史上的这一天!

甲午之痛【第十二期】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