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今年五月份以前,王一博在大众心目中还停留在“顶流偶像”、“酷盖”的标签,那么春节档电影《无名》的票房口碑双丰收、五一档电影《长空之王》的热映,则彻彻底底颠覆了大家对王一博的刻板顶流形象。

王一博命里缺啥就给他补什么(王一博顶流的命)(1)

一博这次的表现是完全颠覆了我对流量明星的某种偏见,完全颠覆。他的那种敬业,他的那种努力,他的那种谦逊,那种拼命,让我非常地敬佩,每个人都很喜欢,我们组里没有人不喜欢他。

以上是《无名》执行导演刘一舟接受采访时对王一博的评价。

驾驭流量,而非耽于流量

《庄子·山木》云:物物而不物于物。王一博在演员道路上,正是遵循了这条朴素的人生哲学。不被外物(流量)所困,而是勇于驾驭驾驭外物(流量)。

在《陈情令》大爆之后,王一博没有遵循流量明星拍现偶、古偶巩固人气的趋势,在影视题材选择上不以流量为考量标准,而是有更长远的规划、更持久的耐性。

王一博命里缺啥就给他补什么(王一博顶流的命)(2)

以三部已上映或定档的大银幕作品为例:

《无名》是票房向来不佳的文艺片,却胜在制作班底口碑极好;

《长空之王》是主旋律电影日渐式微下的冷门空军题材,加上“三无”导演和编剧的debuff,但赢在航空工业鼎力相助、情节真实高燃;

《热烈》是少见的街舞题材电影,定档大片扎堆的暑期,却凭一句“热烈的不是青春,是我们”点燃热血观众。

王一博命里缺啥就给他补什么(王一博顶流的命)(3)

王一博作为吃百家饭、不依附于“资本”的演员,每一次的作品选择都透露着他作为“投资人”的大智慧和眼光——大IP大导演或许很有保障,但是迎难而上更显真本事。

始于流量,却不囿于流量,王一博从始至终都清醒地明白,只有不断突破自我,将“流量”转换为“作品”和正能量,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打破观众对流量明星的偏见。

拼命三郎,不搞特殊化

在很多艺人频频爆出“耍大牌”、“飘了”的时候,王一博却以其“接地气”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共演和工作人员的认可。

王一博命里缺啥就给他补什么(王一博顶流的命)(4)

王一博命里缺啥就给他补什么(王一博顶流的命)(5)

《长空之王》中危险系数高的翻车戏和拖拽戏,不用替身亲自上,在车内翻滚一圈又一圈,即使遇到意外事故,他还是坚持再来一条,真是拼命三郎。

王一博命里缺啥就给他补什么(王一博顶流的命)(6)

除此之外,据共演的试飞小队成员爆料,王一博本来有自己的专属休息区,却为了更好地融入集体与大家打成一片不搞特殊,与其他人同吃同住并且从不迟到早退。这一点导演表示自己都没做到,反而迟到了几次。

感受力很好,丝毫感受不到他是明星演员,在剧组就是一个默默无闻、每天都在琢磨的试飞员。

为了饰演好雷宇这一角色,王一博更是沉浸式体验试飞员生活,跟其他演员闲聊时能对飞机型号性能前史说得准确无误到导演惊讶,在真机内的操作手法让试飞院专家都感叹“以为是真的飞行员”。

浓墨重彩地做,轻描淡写地说

王一博似乎总是做得多说得太少。当漫天黑水袭来之时,沉默耕耘的王一博,也只是秉持初心,以作品发声,为自己正名。

不买水军不买通稿,执拗地通过作品说话的王一博,有一种不向世俗低头的冲劲和勇气。

好在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截止目前,王一博唯二上映的两部电影均进入2023年电影票房前十,且港澳、海外口碑爆棚。制片人、导演黄建新在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谈到《无名》作为一部艺术性见长的电影,票房表现非常突出。战狼制片人吕建民评价王一博撑起来了《长空之王》这部电影。

王一博命里缺啥就给他补什么(王一博顶流的命)(7)

收获好评和票房的同时,王一博主演的电影也频频刷脸全球电影节,除《无名》在澳大利亚北领地中国电影节、远东电影节进行展映外,短片电影《我的朋友》也先后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拉斯帕尔马斯国际电影节,并在爱尔兰东亚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展映,荣获乌拉圭国际电影节短片类观众奖最佳影片。

王一博命里缺啥就给他补什么(王一博顶流的命)(8)

演员王一博,值得期待的未来,已经到来。

#王一博##电影长空之王##推荐好看电影##娱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