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前叶,我家是个大家庭;大爷爷、二奶奶、三爷爷……对长辈这样称呼,是因了那时不论血脉远近,一家人都按年龄来排,自然我也就有了大姑、二姑、三姑等六个姑姑的叫法。照片上的是我五姑,是五姑儿媳刘凤霞在我老家大院里照的。这个大院也是五姑作为徐家姑娘初长成的地儿。

每个女人都有一个疯狂的购物的心 最爱的她一生爱淘(1)

五姑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 记忆中,五姑属三寸金莲。白布裹脚充盈着一双精致的黑色圆口靴,这似乎是她惯常的打扮。走起路来, 颤崴崴的,步子小,节奏快,感觉她总有要紧的事儿去办。我从小没见过五姑跑步的样子,那怕是小跑,现在推断她可能一生也不曾快跑过。可就是这双小脚儿,在没有自行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日子里,年节前后,常带着孩子,丈量着娘家、婆家的时空;也许,这两家间到底有多少步,路上有几棵树、几道河沟、几座桥,都一一画在她心坎上了——她是行走在地图上的人,脚下自有女郎山、绣江河,有阳沟,有返水池,有城里、还有乡下,有黄土地上的麦子、棒子、谷子、地瓜等,还有苍天中、星空下,飞上飞下觅食的麻雀、喜鹊、蚂蚱,蝙蝠……

五姑好看书。她家桌椅上、床头上等,随处可见的是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正月初三四儿,有时候是初五,父亲都带上我们姊妹去看五姑和姑父。那当儿,除了盼着能吃一顿好饭外,让我开眼界的,是有好书让我翻。感觉那时候,自己挺爱看书;可是家里除了语文、数学课本,和那本红皮《毛泽东选集》外,就没什么带字的、可看的了。只有到了五姑那儿,跟语文书两倍、三倍厚的书,就多了去了,也不知道是买的还是借的,反正是我没见过的、没读过的,我也不管这些,一头扎进书里。这时候,大人们在说话,话短话长的,往往就是今年你家打了多少粮食,那头猪卖了多少钱、那棵大榆树卖了多少钱,老大老二学习好吧?村东头他几叔咋样了?----这类的话题,我不太入耳,只一门心思趴在床上看书,想像刘姥姥大观园里发萌的样子,孙猴子上天入地光逞能等,享受着那些诱人的情节, 幻想着自己能演绎其中的哪一个角色。现在想来,《红楼梦》、《大刀记》等名著,差不多是在五姑家闻听过、阅读过的。

都说家风传世,这可灵验了。在她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下,她养活的七个孩子也是爱书人,至今我还保留着小表姐送我的、上世纪出版的《普希金爱情诗选》,其中的《假若生活欺骗了你》一篇,尤为喜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这些极易懂得的诗句,在我情绪不好的时候,一直激励着我。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前几天小表姐给我发来的书香辈有人才出,下面的《老家的香椿树》是二哥的大孙子写的,上初一了,巧的很,你爷俩的大作在同一版上。这短信是晚上发的,因我睡觉早,第二天一早才看到。

每个女人都有一个疯狂的购物的心 最爱的她一生爱淘(2)

说的是,我的小散文《那缕烟火味儿》与五姑的重孙王泽栋《老家的香椿树》,同一时间刊登在了《济南日报》·今日章丘·趵突上。

每个女人都有一个疯狂的购物的心 最爱的她一生爱淘(3)

五姑是随和知性的人。她与四邻八舍处得关系像一家人,相邻们没事就喜欢到五姑家里来凑热闹,说说话---或是听故事,什么潘金莲不正经了、孙二娘开人肉店了等,一时成为她们饭后的笑料。五姑讲故事的时候,话语不急不慢,有板有眼,像在背书,更像在一幕幕地展开书页,随了她的语速,你能想像,能消化,能记忆;跟进她的故事情节里,不知不觉,你的时间,你的忧思,就都顺进她的话里了……

五姑对她的兄弟,即我的父亲,特别好。五姑在世时,逢年过节,见到我父亲带我去看她,总是小脚交替跨出门坎:小兄弟,你来了,快上屋里来;当父亲和我过晌午要离开时,又说:小兄弟,你先别走啊,得吃了包子再走。说这话的时候,她的儿媳们就开始忙活包水饺,五姑移动小脚挪过来,拉住我的手说,孩子吃了再走。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景、那情、那言语,一直定格在我心里。

每个女人都有一个疯狂的购物的心 最爱的她一生爱淘(4)

那天,我与老父亲在散步。父亲说,你知道你五姑家这些孩子为啥对我这么好吗?你五姑临走的时候,给她这些孩子说,你们小的时候,你小舅可帮衬咱了,这辈子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你小舅……听父亲回忆着,泪在我眼眶里打转。 公园里一阵凉风略过,我脑海里浮出了五姑最后的一幕布:殡仪馆大院里,北边一间小房内--不是告别厅,五姑安详地躺在那里,我们姊妹跟着父亲与五姑见了最后一面。走出门的时候,我在后面就发现,父亲脖子缩进棉外衣领里,双肩微微颤动,慢迈着步……这是我一生中,头一次看到老父亲流泪。

五姑还是接受新事物快的人。耄耋之年,有电话来了,她还能挪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打开手机接听来电,有时还在电话里絮叨着名著里的故事;再后来,随着年事渐高,五姑外出腿脚有些不灵便了,可看书的初心不改,她就让孩子们从城里不断捎回想看的书,再找她的“玉”,续淘她的“宝”……

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气华是什么样的范呢?看看五姑的气质,或许能读到点什么。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