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笔者做过一个《酷睿i7-11800H vs. 酷睿i7-11700K:11代移动端与桌面端CPU同功耗下性能对比》的测试,其实想到做这个测试的潜在原因就是失望于11代的桌面端处理器还在用老旧的14nm工艺,心里想着能把其当时自己最先进的10nm SuperFin工艺用到桌面端就好了(当时12代还未出)。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1)

而现在尽管12代的桌面端处理器已经用上先进工艺,但是目前的主板都是价格昂贵的Z690主板,而用上10nm SuperFin工艺的Intel NUC 11 Extreme售价不菲,如何能以较便宜的价格在桌面端体验到10nm SuperFin工艺呢?铭瑄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似乎是一款完全戳中用户痛点的这样一款产品。

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其实是一款MoDT平台产品,所谓MoDT指的就是Mobile on DesktTop,也就是将移动处理器应用到了台式机上面。作为以移动为根本属性的MoDT平台,其优势主要在于使用低功耗、低噪音的处理器以及借助它灵活的设计使台式机的机身变得小巧,释放更多的空间。

对于DIY用户来说,铭瑄这个新产品可以看做已经装好CPU的板U套装,通过在主板上BGA封装的i7-11800H处理器上加上定制好高度的顶盖 ,让它可以支持广大的LGA115X散热器,主板上的内存也是采用台式机内存。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2)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3)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4)

包装方面这款产品显得很朴素了,这个包装很容易让人以为是英特尔的产品,正面看不到一丝铭瑄的logo,对于铭瑄来说这是面向OEM的产品(不过并不意味着该产品只会最终以整机状态出现,有其他商家在单独出售该产品),所以这样的朴素包装也很正常。它的内部零部件也很简单,除了板载有CPU的主板之外,就只有一个主板IO接口挡板和2根SATA数据线。

主板配置内存接口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5)

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采用了一块mATX规格的主板,尺寸为245*190mm,与标准的ATX主板相比,mATX规格的主板所能安置的最大PCI-E扩展插槽数量从7个减少为4个,但是这个扩展能力仍然足够绝大部分用户使用了,并且相比ATX主板,mATX规格的主板在机箱选择等方面的自由度也更高,是目前主流市场的主力规格。搭载的主板芯片组是HM570芯片组,属于高端芯片组。

该主板提供了两根内存插槽,支持DDR4内存,支持的默认内存频率最高为2933MH,也支持超频到更高的内存频率,当然,双通道技术也是必备的。

PCI-E插槽与M.2接口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6)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7)

主板上提供3个PCI-E插槽,从上到下分别为一个PCI-E x16插槽、一个PCI-E x1插槽和一个PCI-E x4插槽,PCI-E x16插槽还具有保护装甲,M.2接口也有3个,其中2个是给SSD用的,1个是给无线网卡使用的(在PCI-E x1插槽的左边)。

2个给SSD用的M.2接口中,在PCI-E x16插槽上面的那个是PCI-E 4.0 x4的速率,仅支持NVMe协议的M.2 SSD,不支持SATA协议的M.2 SSD,也不支持傲腾内存。在PCI-E x16插槽下面的那个是PCI-E 3.0 x4的速率,不仅支持NVMe协议的M.2 SSD,也支持SATA协议的M.2 SSD和傲腾内存。

SATA与USB扩展口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8)

SATA接口方面这块主板上有三个,两个在主板的下边缘靠右的位置,一个在主板的右边缘靠下的位置,三个SATA接口看着比一般主板的六个要少,但其实也远远足够大多数用户使用了,与那种两层排列的SATA接口设计相比,笔者还觉得这样简洁的三个口的设计便于插拔一些。

USB扩展口方面,这块主板一共有4组,分别是2组USB 2.0扩展针脚位于主板底部边缘靠中间的位置,可以扩展出4个机箱前置USB 2.0接口,另有一组USB 3.0扩展针脚位于主板右部边缘靠中间的位置,可以扩展出2个机箱前置USB 3.0接口,此外还有一个USB Type-C扩展接口,可以扩展出机箱前置USB Type-C接口,满足中高端机箱的需求,没有短板。

背部I/O接口:4个视频输出和2.5G网口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9)

背部I/O接口方面最亮眼的要数4个视频输出接口了,分别是2个HDMI与2个DP接口,均支持4K输出。i7-11800H这款处理器是带有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超核芯显卡的,具有32组EU执行单元,最大支持4屏输出,板载4个视频输出接口很好的利用了这款处理器的集成显卡,也让这个套装可以不用独显在一些微型系统中提供足够的多屏显示能力,同时2个HDMI与2个DP接口的组合个人觉得也是比目前显卡常见的1个HDMI与3个DP接口的组合要好,在常见的双屏、三屏输出下适应性更高。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10)

除了4个视频输出接口之外,其他的背部I/O接口则是较为常规的主流配置,分别为1个PS/2接口,可以连接这种接口的鼠标或者键盘,另外有6个USB接口,其中2个是USB 2.0的,4个是USB 3.0的,一组音频接口是5.1声道的,再就是一个有线网络接口。

这个有线网络接口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不像4个视频输出接口那样对于这块主板来说惹人注目,但是它其实也是很大的一个亮点之一,因为这个网口居然是2.5Gbps速率的!

其他接口和各种功能按键:设计有开机键和重启键

其他接口方面,CPU供电接口是8pin的,看着规格不高,但是这个套装是搭配固定的CPU的,而这颗i7-11800H本身的功耗也不高,8pin的CPU供电接口完全足够其使用了。主板供电则是标准的24pin接口。

散热风扇接口方面,一共有3个,一个是CPU散热风扇接口,位于CPU供电接口旁边,另外两个是机箱风扇接口,一个位于主板右上角,一个位于主板右下角,方便用户根据不同的装机情况来接线,这些接口都是4针的接口,也就是说都支持PWM调速。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11)

很让人意外的,该主板上还设计有开机键和重启键,方便用户装机前调试系统,不过这两个按键设计的看起来并不起眼,看意思是为有一定知识储备的用户设计的,并不希望小白用户使用。主板还配有四颗Debug检测灯,可以根据对应的亮灯状态快速判定主板故障部位,方便日常维护。

最后,连接机箱前置IO接口的前置音频接口组合接针和前置开机重启及状态灯组合接针分别在主板下边缘的最左边和最右边。

供电设计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12)

该主板采用了7相的供电设计,跟前面供电接口的意思一样,由于是搭配固定的CPU的,对于这颗功耗并不高的i7-11800H来说,7相供电设计已经算是豪华供电了。

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性能测试测试平台与说明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13)

显卡选用的iGame RTX 3080 Ti Vulcan OC火神这张RTX 3080 Ti来搭配进行测试,因为对于游戏测试来说RTX 3080 Ti也足以去掉显卡瓶颈了,并且相比于RTX 3090来说,性价比方面这是更适合的高端游戏显卡。

另外散热器方面由于i7-11800H的亮点就是在于10nm SuperFin工艺的加持下功耗并不高,所以选用了雅浚Gratify 3这样一款经典风冷,后续在雅浚Gratify 3下的散热测试可以给用户实际装机提供散热器选择的参考。

可以轻松超频到全核4.6的i7-11800H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14)

主板上的i7-11800H处理器

英特尔对于i7-11800H这款处理器是解锁了超频限制的,不过最终用户可不可以超频要看系统制造商的选择,在供电及散热设计都满足了的情况下有些i7-11800H笔记本是解锁了超频功能的,而对于将i7-11800H搬到DIY领域的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能超频似乎并不让人意外。

这个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的超频操作并不麻烦,这个套装默认是解锁了PL1和PL2功耗上限的,玩家只需将BIOS中的4倍频选项手动设置为开启就行,也就是下图中“睿频模式”上面高亮的一项(铭瑄这个套装的BIOS支持中文界面,对于小白也算非常友好了)。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15)

从HWinfo的信息可以看出来Intel对于i7-11800H这颗处理器设计的最大全核睿频是4.2GHz,这意味着在默认情况下解锁了PL1和PL2功耗上限并且散热和供电都没有瓶颈的情况下它可以全核心运行在4.2GHz下工作,但是通过超频,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可以全核心运行在4.6GHz下工作,接下来的测试笔者都对比了默认状态和超频后的性能。

另外说一下内存的情况,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支持XMP,笔者用的是XMP 3600MHz的内存,可以看到内存在3600MHz频率下是跑在Gear1模式下的,这也是酷睿11代综合来说最优的情况了。

基准性能测试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16)

3DMark CPU Profile理论性能测试的结果比较稳定,并且可以简单明了的看到不同线程下的性能区别,在3DMark CPU Profile测试中,在8及以上线程项目测试中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在超频状态下相比默认状态有10%左右的提升。由于默认状态下,单核睿频是可以和超频状态一样达到4.6GHz,所以单线程的成绩没有差别,同理,在2线程及4线程下也是类似的道理,差距拉不太大。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17)

其他理论性能测试方面也是主要看超频后的多线程性能提升,平均提升幅度约为9%左右,单线程方面的道理与前面说的一样,不会有差别。

创作能力测试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18)

Adobe公司的创作软件可以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生产力软件了,特别是Adobe的PhotoShop、Lightroom以及Premiere Pro三款软件,即使非行业用户的普通人也大概率有时会用到。这里用UL Procyon来测试超频前后的这三款软件的使用体验差别,其中UL 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图片修饰项目代表PhotoShop软件体验,UL 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批量处理项目代表Lightroom软件体验,UL Procyon Video Editing Benchmark-批量处理项目代表Premiere Pro软件体验,UL 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总分则是综合了PhotoShop和Lightroom的运行体验。

从结果来看,尽管默认状态下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搭配RTX 3080 Ti显卡已经具有非常高效的Adobe软件的使用体验,但是在超频之后仍然还有提升,综合提升大约有3%。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19)

V-Ray是由专业的渲染器开发公司CHAOSGROUP开发的渲染软件,是业界最受欢迎的渲染引擎,其内核可应用在3Dmax、Maya、Sketchup、Rhino等多个软件内,测试使用的是官方Benchmark。测试结果显示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在超频状态下相比默认状态下有10.3%的性能提升。

x264以及x265是两个老牌开源编码器,应用相当广泛,在这两个编码器的应用方面,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在超频状态下相比默认状态下平均提升约有14%。

POV-Ray是由Persistence OF Vision Development开发小组编写的一款使用光线跟踪绘制三维图像的渲染软件,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处理器生成含有光线追踪效果的图像帧,软件内置了Benchmark程序。测试结果显示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在超频状态下相比默认状态下在多线程方面有12.7%的性能提升,有意思的是单线程性能也提升了4.2%。

CINEBench使用MAXON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的引擎,该软件被全球工作室和制作公司广泛用于3D内容创作,而CINEBench经常被用来测试对象在进行三维设计时的性能,R20与R23的差别其实不算大,主要区别是R20的默认测试是只渲染一次,而R23则是最低渲染10分钟。测试结果显示,对于Cinema 4D特效软件的应用上,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在超频状态下相比默认状态下在多线程方面有9.5%的性能提升,与POV-Ray的测试一样,单线程也有提升,在CINEBench R23中提升了4%,在CINEBench R20中提升了2.7%。

游戏测试

为了凸显出CPU的性能差异,同时考虑到实际的应用情况,游戏测试均是在1920*1080分辨率下测试的,均开启预设最高画质,不开启光线追踪以及DLSS/FSR技术,此外,默认不是全屏的手动改为全屏,默认开启了垂直同步的手动关闭垂直同步,除以上所述之外其他选项均为默认设置,且均采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输出结果如下: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20)

游戏测试方面,基于不同的游戏,在超频后的帧数提升方面情况不一样,但是无一例外都有些微的提升,在《看门狗:军团》和《全面战争:三国》这两款游戏中提升的比较明显,特别是《全面战争:三国》这款非常吃CPU的即时战略游戏,超频后帧数提升达到了13.4%,提升非常之大。

并且如果有兴趣对比之前的Core i7-11700K的测试可以发现,超频后的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在多核性能方面是要强于8核睿频同样为4.6GHz的Core i7-11700K的(由于测试环境并不完全一样,部分项目的测试并未胜出之前的Core i7-11700K的测试成绩,但是大多数项目以及游戏的成绩是强于Core i7-11700K的),这是由于i7-11800H的架构相比i7-11700K要更先进一点。而单核性能方面,超频后的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也是只有4.6GHz的,与单核睿频可达5.0GHz的i7-11700K还是不能比的。

温度与功耗测试

温度与功耗测试采用AIDA 64 FPU烤机状态进行测试,并且启用AVX-512,主板的温度保护和功率设置都维持默认值,使用HWinfo记录数据,散热器是雅浚(ProArtist)Gratify 3散热器。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21)

通过记录可以看到,超频状态下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中的这颗i7-11800H在待机状态下大约是8W左右的功耗,启动AIDA 64 FPU烤机之后功耗迅速上升,可以跑到133W左右,而对于雅浚Gratify 3散热器来说这样的发热还是小意思,CPU内部各个核心的平均温度最高来到89摄氏度,CPU Package温度最高来到94摄氏度,都没有碰到温度上限。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22)

默认状态下就更轻松了,这种状态下的i7-11800H只有不到105W的功耗,CPU内部各个核心的平均温度最高仅74摄氏度,CPU Package温度最高仅79摄氏度,非常清凉了。

总结:目前最好的11代i7平台之选

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除了圆了很多用户的梦想——将采用10nm SuperFin工艺的Tiger Lake以相对主流价位的方案带到桌面平台这一大卖点之外,它的很多细节设计也让笔者印象深刻。

比如2.5Gbps速率的网口,加上USB Type-C扩展接口、板载的开关按键与重启按键,可以说,这块主板虽然视觉上看着没有一体式I/O背板设计,整体看着似乎也比较丐版的样子,但其实几乎具有中高端主板的使用体验,并且4个视频接口的设计也让它可以胜任更多特殊的使用环境,可玩性很高。

铭瑄510xmp(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23)

最后就是其性能表现了,由于是用在桌面端,没有了移动平台的散热压力,它上面的i7-11800H在默认状态下就可以一直运行在100W左右的功耗,而不必像大多数笔记本上的i7-11800H那样在经历了PL2持续时间之后降低到厂商设计的PL1功耗上(一般为65W左右),所以性能体验是远远高于移动端的i7-11800H的。

不仅如此,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还可以轻轻松松超频至全核4.6GHz,这颗超频到全核4.6GHz的i7-11800H的性能相比默认PL2功耗下的i7-11800H还要提高不少,并且多核性能都已经超过了正宗桌面端的i7-11700K了,实在太给力。功耗方面,超频到全核4.6GHz后也才130W左右,如今的风冷散热器都可以轻松压住。综合考虑性能、散热压力以及装机平台的总价格来说,个人觉得这块铭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装无疑是目前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最好的11代i7平台之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