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曾在诗词大会上向观众解释,何为“老婆”,一句“始于月老,终于孟婆,是为老婆”打动所有人,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浮生六记生活的感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浮生六记生活的感悟(浮生六记最纯粹的婚姻)

浮生六记生活的感悟

董卿曾在诗词大会上向观众解释,何为“老婆”,一句“始于月老,终于孟婆,是为老婆”打动所有人。

我们称呼爱人为老婆,又或被爱人称为老婆,却从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老婆”一词其实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有一位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 “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

一个明理公道,一个苦口婆心,言简意赅,它说明了婚姻中最重要的两点,丈夫以公道主外爱内,妻子以耐心主内明外。而这样以公道护妻子,妻子亦知书明理,不畏清贫的爱情,无非是沈复穷极一生所著书《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创作的自传体散文,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卷,后两卷已失传。该书最令人难忘处非《闺房记乐》莫属,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

沈复与妻子芸自幼相识,两情相悦。待娶年纪,沈复豪爽跟母亲说: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

新婚之夜,这样描写妻子: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既揭,相视嫣然。合卺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怦怦作跳。沈复心中欣喜之情越于纸上,幸福溢于言表。

沈复落拓不羁,芸多腐儒,沈复常说芸过于多礼,芸则以“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来回复,沈复见况不妙立即哄妻子,"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

婚后两人过着如诗似画的生活,感情极深厚。以至于芸病逝后沈复发出“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也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做前车之鉴”的感叹。正所谓:“水满则倾,月满则亏”,沈复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也正告诉我们,婚姻中,莫爱太满,莫懂太晚。

芸逝世后,光阴如蹉,世态炎凉。秋风吹过沈复带着思念的衣带,他感慨释然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

正如红楼中贾宝玉最后只身行走于雪地里,一身荣华富贵尽散,繁花落败,空余感慨耳。一个是红楼一梦,一个是浮生一梦,终是“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死生循循,万庄若雾中花,水里月,尽归零憶。

故婚姻终是两人难得的缘分,当互相珍惜,并给对方留有空间和时间,互相关怀,信任,坚持,白首。

“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多么温柔美好的句子,而能写出这样美好句子的人必然经历过世间最美好的婚姻和最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