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1)

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绵延一百多年的“高家将”的故事

文/老张在路上

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高思继的出场像其他的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作品一样突兀而生硬。

晋梁争战,朱温败回汴梁,手下大将葛从周献逼五侯反太原之计。五侯的五路大军到来,“温大喜,当日王侯商议进兵之策。温曰:‘赫连铎可留下,白马高思继、曹顺可留下,邓天王二人攒运粮草,应付诸营,勿使有失。’”

晚唐名将“白马银枪高思继”就这样出场了,没有任何交待和介绍,这也是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人物形象脸谱化和角色分配标签化的典型表现。

五侯和李克用大战,果然被李存孝杀得大败。谁知李存孝活捉五侯中的大将邓天王后,突然生了大病。

“却说三日后,高思继运粮至寨,闻知众将屡次杀败,即时领兵前来搦战,晋王按兵不动,骂至日暮而回。次日又来,连骂三日,晋王恐存孝怒气激动,不敢报知。高思继直来寨前叫骂,要活捉存孝。晋王三番五次,只是遮掩,不使存孝知之。”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2)

为了保护李存孝,李克用坚守不出。后来被高思继骂得急了,大太保,后来的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领兵出战,仍吃败仗。

此战之后,一直嫉恨李存孝的康君利和李存信定计激将李存孝带病出战,企图借高思继之手除掉李存孝。这时,才交待高思继是赫连绎部下。

“唐君利曰:‘自汝染病之后,新来一将,姓高名思继,是赫连铎部下,使一面防牌,背插飞刀二十四把,百步取人,无有不中,右手使一条浑铁槍,有万夫不当之勇,被他杀败七十二阵,今日老父引领五百家将,十二太保出阵,又被杀败大半。看来世上英雄,只有此人,兄弟虽然人称好汉,亦不及此人矣!’”

李存孝果然中计,谁知道阴差阳错,因为生气出了一身汗,大病即愈。李存孝出战高思继:

“五侯兵看见尽皆惊骇。思继大怒,挺槍直取存孝。存孝挺毕燕檛来迎,二人战上十余合,存孝逼开槍,大喝一声,正是:战马宝鞍空退出,滴溜拿过马鞍来。径进宾州城去。五侯人马,各自惊慌,逃回本镇。”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3)

李存孝本意留高思继在帐前听用,可高思继却执意要回山东老家过田园生活,改恶从善。后来李存孝被康君利、李存信所害,朱全忠闻李存孝已死,又发兵来犯,帐前王彦章不仅勇猛盖世,且智谋过人。晋王将士皆哑然相对,无人请战,晋王见状,痛哭一场。

还是长子李嗣源说道:“昔日降将高思继闲居山东郓州,何不请他迎敌?”晋王遂命李嗣源前往山东求将。

思继曰:“自勇南公擒我,饶了性命,回山东来,誓不与人相持,今已数年,自是善身三顷地,付首一张犁,不复再言武事。”嗣源见思继苦无相从之意,暗想此人,只可以言激之。嗣源曰:“天下王位各镇诸侯,皆闻将军之名,如雷灌耳,称羡不已。吾与王彦章交兵,被赶下阵来。我叫:‘彦章,今来赶我,不足为奇,汝欲为好汉,且停兵不战,吾闻山东浑铁槍白马高思继,世之英杰,有万夫不挡之勇,待我请来,与汝对敌。’王彦章听吾阵前夸言,忿然大叫:‘我再不来索战,待汝去请来,不来便罢,若到这鸡宝山来,我定擒住他!’”高思继听罢,激得心头火起,口内生烟,大叫:“左右快备白龙马,待我去擒此贼!”各披挂上马,遂离了山东,望鸡宝山进发。

高思继头一阵和王彦章战了平手,第二天双方出马再战,在激战中王彦章使计,回马便走,高思继提枪就追,在追到马头对马尾时王彦章一个回马枪刺中高思继,铁枪王彦章回马枪刺死白马银枪高思继。力猛枪沉高思继当时就死于马下。

此战高思继死在王铁枪枪下,连带着李克用听到消息,“口角喷血,倒于地下,半晌气绝身死。”

这些传奇故事,当然是《残唐五代史演义》的“戏说”,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4)

在百度词条里,高思继如下介绍:

高思继(860—895),五代十国名将,四季拳创始人,第一名枪,人称“白马银枪”。后唐妫州(今河北涿鹿,妫音guī )人,高顺励之子。和兄弟高思祥皆以武著称。初为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戍将。后归李克用,拜为中军都指挥使,昆仲分掌燕兵。李克用念高氏兄弟势倾一方,必为后患,乃尽诛之。

这短短的几行字,有不少错误。一是高思继不是五代十国人,他是晚唐人,五代从公元907年开始。二是以《旧五代史》说法,高行周曾祖名顺厉,父名思继,那么高思继的父亲名已失传,高顺厉为高思继祖父。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5)

关于高家将的故事,我们的记叙从两部新旧《五代史》正史的记载开始。

唐末军阀混战,勇武刚猛之士是各路军阀喜欢招纳的人才,然而这些人如果名声太盛,也容易招致祸端。“白马银枪”高思继和他的兄弟就是这样。

高思继兄弟三人本来是唐末小军阀、幽州节度使李匡威的戍将。李匡威是范阳(今河北省涿州)人,其父李全忠于光启元年(885年)夺取卢龙军,成为卢龙节度使,次年,李全忠逝世,李匡威继位为卢龙节度使。

李匡威继父亲之位为节度使后,和一心经营河北的更大军阀李克用起了纠纷争战。公元890年,李克用进攻云州吐谷浑酋长赫连铎,李匡威出兵救云州,击退李克用。891年,李克用进攻成德节度使王镕,李匡威又出兵助王镕。

李匡威的弟弟李匡筹的妻子长的很漂亮,李匡威出发营救王镕之前的家人分别宴时,李匡威酒后乱性,竟然将弟媳奸淫,李匡筹从此对这位人面兽心的哥哥怀恨在心。

公元893年二月,李匡威救援王镕后,从镇州(今河北石家庄)率兵回幽州,大军行到博野的时候,其弟李匡筹占据幽州,自称卢龙留后,并派兵讨伐李匡威。李匡威没了地方,兄弟大战,李匡威大败而逃,其部众大部分逃回幽州,投靠李匡筹。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6)

李匡威救援王镕时,李克用从镇州退兵邢州(今河北邢台)。李匡威又攻打云州,以牵制李克用的兵力,李克用返回云州,出兵击败李匡威。这时,李克用留在邢州的大将李存孝叛变李克用。

公元894年三月,李克用擒住占踞邢州的李存孝,并将其处死。同年冬,李克用攻打幽州,李匡俦弃城出逃,李克用追至景城,杀了李匡俦,任命刘仁恭作为留后。

李克用从幽州撤军离去时,留下一千士卒协助刘仁恭戍守幽州。在此之前高思继兄弟三人已经被李克用召为部将,高思继兄弟觉得李克用攻打李匡俦,是在为他们的前长官李匡威报仇,所以就投降了李克用,被授为都将。高氏在燕地素有威望,部曲多为山北豪杰,深受刘仁恭忌惮。

895年,高思继兄弟因依法纠治戍守幽州的河东军,激怒了李克用,俱被李克用处死。高思继兄弟被杀后,刘仁恭为收取燕地人心,将高家子侄编入军中,以高思继之侄高行珪为牙将。高思继儿子高行周当时年仅10岁,也被授以军职,随侍于刘仁恭左右,成了刘仁恭的少年牙兵。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7)

《残唐五代史演义》中,高行周因父亲高思继被王彦章刺死,十三岁便到鸡宝山投奔唐军,被委任为先锋。他搦战梁军,连杀尚让、齐克让、景祥三将,大战王彦章,用虎掌金锤打得王彦章抱鞍吐血而走。王彦章败走狗家疃,在五方五帝阵被逼得自刎而死。这当然也是“戏说”。

从公元895年高行珪成为牙将高行周成为牙兵,高氏兄弟在刘仁恭幽州军效力,到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一晃已经12年。

李克用及其子李存勖拒不承认后梁政权,仍沿用唐朝年号,以复兴唐朝的名义与后梁相对抗,史称梁晋争霸。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8)

刘仁恭投靠晋王李克用后,李克用表为检校司空、卢龙军节度使。公元896年,李克用攻打魏州,想要征召卢龙的兵马,刘仁恭以防备契丹为由没有出兵,从此交恶李克用。刘仁恭为了摆脱河东控制,投靠汴州节度使朱温当了靠山。

刘仁恭对于自己因中原处于多事之秋而得以称雄一方,志得意满。逐渐骄傲奢侈,荒淫无度。他在幽州的大安山上兴筑宫殿,富丽堂皇,遴选许多美女居住其中;又与道士炼丹药,以求长生不死;命令人民将铜钱交出,藏于山上,而人民只好用土做钱。

刘仁恭之子刘守光因与刘仁恭的爱妾罗氏通奸,被刘仁恭一胖揍后,断绝父子关系。公元907年,后梁建立,后梁宣武将领李思安攻幽州,而当时刘仁恭还在大安山享乐,城中没有戒备,刘守光从城外率军进入击退李思安后,随即自称卢龙节度使,并派兵进攻大安山,刘仁恭被擒,刘守光将其囚禁。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9)

乾化元年(911年),刘守光在幽州称帝,建立桀燕。乾化二年(912年),晋王李存勖以刘守光“僣逆不道”为由,命大将周德威攻打幽州。

乾化三年(913年),刘守光任命高行珪为武州(今河北宣化)刺史,以犄角之势牵制晋军。没想到高行珪带着弟弟高行周投降了晋军。燕将元行钦正在山北一带募兵,闻听高行珪降晋,便率部攻打高行珪。高行珪遣高行周赶赴晋军大营,向周德威求援。

李嗣源率军驰援武州,分兵攻取山后八军(在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李嗣源在广边军(治今河北赤城南)与元行钦交战,在战斗中,李嗣源七次射中元行钦,但最后也被元行钦射中大腿。元行钦最终不支请降,被李嗣源收为养子(后元行钦被李存勖要去)。

从此,高行周便到李嗣源麾下,与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一同统领牙兵。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10)

高行周降晋后到公元952年去世,共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四个朝代,共度过近40年的军旅生涯。

贞明元年(915年),李存勖兼并整个河北,又南下攻打后梁,与梁大将刘鄩对峙于莘县。元行钦在一次战斗中被梁军围困,力战不能突围。高行周率麾下精骑横冲梁阵,击退梁军,救出元行钦。

高行周救出元行钦,而元行钦当时正深得李存勖的宠爱。李存勖听说高行周的勇猛,就想向李嗣源索要高行周,但又担心李嗣源不悦,便让人暗中以利禄引诱高行周,高行周婉言拒绝。高行周说:“总管(李嗣源时为晋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用人,亦为国家,事总管犹事王也。余家昆仲,脱难再生,承总管之厚恩,忍背之乎!”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11)

贞明五年(919年),梁军欲占据晋军上游的杨村寨,李嗣源率部埋伏在斗门,打算伏击梁军,结果因众寡不敌,反被梁军围困。当时形势危急,李嗣源岌岌可危。高行周闻讯,率骑兵驰援,横击梁军,最终将李嗣源救出。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史称后唐庄宗。当时,梁唐两军主力对峙于黄河沿岸,一路梁军正急攻泽州(治今山西晋城),而后唐潞州守将李继韬却叛附后梁。唐庄宗便与李嗣源商议,出兵奇袭郓州,以切断梁军右翼。

李嗣源亲率五千步骑渡过济水,高行周为前锋,时逢阴雨连绵,士卒皆无战意。高行周激励士气道:“这是天助我军!此战必能出其不意。”他率前锋军冒着大雨,连夜渡过黄河,一举攻克郓州。同年十月,高行周又随李嗣源袭破汴州,灭亡后梁,积功升任检校太保,遥领端州刺史。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李存勖在兴教门之变中遇害。李嗣源称帝,史称后唐明宗。高行周是李嗣源旧将,深受宠信。前后镇守复州、颍州、延州、潞州,成为一方统兵大员。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12)

清泰三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太原起兵反唐,并向契丹请援。石敬瑭引兵南下,攻入东都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而死。后唐至此灭亡,被后晋取代。高行周仕于后晋,获授同平章事,以使相的身份归藩潞州。

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病逝。其侄石重贵即位,史称后晋出帝。石重贵不甘心于儿皇帝的身份,与契丹关系生变。天福八年(943年)十二月,契丹大举南侵。石重贵诏命诸镇藩帅回京,准备迎战契丹。高行周自宋州入朝。

开运元年(944年),石重贵先以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率符彦卿、皇甫遇、王周、潘环等将领北上,随后御驾亲征,坐镇澶州(治今河南濮阳)督战。

高行周迎战契丹军,被困于戚城(在今河南濮阳北),派人向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禁军统帅)景延广求援。景延广却采取观望态度,不肯出兵援救。高行周与儿子高怀德拼死力战,又得符彦卿率部驰援,最终得以脱困。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13)

944年三月,契丹军与晋军决战于澶州城下,因战事不利,契丹撤军北归。石重贵遂班师回京,命高行周、王周留镇澶州。不久,景延广被外放为西京留守。高行周又接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成为后晋朝的禁军统帅。

天福十二年(947年)二月,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史称后汉高祖。不久,耶律德光被迫撤军北归,在途中病逝。同年五月,刘知远率军南下,夺取汴梁。高行周又归附后汉,改任天平节度使,加授太傅、兼中书令。

乾祐元年(948年),刘知远病逝,其子刘承祐即位,史称后汉隐帝。高行周进封邺王(后改封齐王),次年又加授太师,达到了他人生仕途的顶点。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14)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刘承祐欲诛杀邺都留守枢密使郭威,结果激反了郭威。郭威起兵南下,攻至汴梁。刘承祐死于乱军之中。当时,刘承祐曾急调时已转镇郓州的高行周以及青州符彦卿、永兴郭从义、兖州慕容彦超、同州薛怀让、郑州吴虔裕、陈州李谷等七镇藩帅领兵入京。但除慕容彦超与吴虔裕外,高行周等人均按兵未动,坐以观望。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以后周取代后汉,史称后周太祖。郭威尊重高行周是“耆年宿将”,对他倍加崇礼,每赐诏书从不直呼其名,只以其王位相称。

广顺二年(952年)八月,高行周病逝于郓州,终年68岁,追赠尚书令、秦王,谥号武懿。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15)

高行周的儿子,《旧五代史》说:“子怀德,皇朝驸马都尉、宋州节度使。”《新五代史》说:“有子怀德。”

正史上的记载,高行周就只有这一个儿子,名叫高怀德。高怀德称得上是北宋名将、开国功臣。

高怀德字藏用,生于公元926年,时为后唐同光四年,高怀德出后的第二年,后来的宋太祖,高怀德的大舅哥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城里的军营里。

同光四年(926年),高行周出镇绛州(治今山西新绛)。这一年,庄宗皇帝李存勖在兴教门之变中遇害,明宗皇帝李嗣源新立。高怀德的出生,给时年39岁的高行周带来了无上的欣喜。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16)

在高行周后唐后晋历镇各地方的时候,《宋史·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九》记载:怀德忠厚倜傥,有武勇。行周历延、潞二镇及留守洛都,节制宋、亳,皆署以牙职。

在祖父辈的军营里当牙将,这大概是晚唐五代以及北宋初立时将门之子的必走之路。高怀德史上最早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后晋开运元年(944年)的随父抗辽。

契丹军队侵犯边境,后晋皇帝石重贵以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当时高怀德18岁,他向父亲请求从军北征,得到父亲的应许。

高行周的队伍到达戚城时遭遇契丹军,被重重包围,救援部队迟迟不到,情势十分危急。高怀德左右射箭,纵横驰突,敌军纷纷后退,他护卫着父亲突围而出。高怀德以战功升任罗州刺史。高行周转镇守郓州的时候,高怀德改任信州刺史。

后汉建立后,高怀德领忠州刺史。高行周死后,此时已是后周时代。高怀德担任东西班都指挥使,兼任吉州刺史,后改任铁骑都指挥使。北汉皇帝刘崇前来进犯,后周世宗柴荣率军征讨,以高怀德为先锋虞候。他顺利攻克高平,以战功升任铁骑右厢都指挥使,兼任果州团练使。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17)

后周世宗柴荣一朝,开始加快统一步伐。高怀德跟随后周世宗征讨南唐,执掌庐州行府事务,充任招安使。他与南唐军决战于庐州城下,斩首七百余级。不久升任能捷左厢都指挥使,兼任兵州防御使,受赐七匹骏马。

南唐将领刘仁赡据守寿春,舒元据守紫金山,设置连珠砦为屏障,以此来对抗后周军队。柴荣命令高怀德率领帐下亲信几十骑兵攻破南唐军营垒。高怀德连夜渡过淮河,等到天明,南唐军才发觉,前来迎战。高怀德以寡敌众,擒获南唐军副将而回。柴荣非常高兴,赐给高怀德袭衣、金带、器币、银鞍勒马。

征南唐返军,柴荣北征,高怀德与韩通率军先抵达沧州。初得关南,命副将陈思让为雄州兵马都部署,攻克瓦桥关,降服姚内斌。

公元959年柴荣去世,后周恭帝柴宗训继位。显德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天下,建立北宋政权,是为宋太祖。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18)

宋太祖继位后,任命高怀德为殿前副都点检,移镇滑州,充任关南副都部署。后娶宋太祖之妹燕国长公主为妻,加封驸马都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高怀德跟随宋太宗消灭北汉。移镇曹州,受封冀国公。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高怀德改任武胜军节度。同年七月,高怀德去世,朝廷追赠他为中书令,追封渤海郡王,谥号“武穆”。 “武穆”这个谥号,是古代武将死后能获得的最高谥号了,大概类似于文官的“文忠”谥号。据查历史记载,高怀德是宋代历史上获得这个谥号最早的武将。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19)

按照《宋史》记载,高怀德有两个儿子,一名高处恭,官至右监门卫大将军;一名高处俊,官至西京作坊使。可此二子后来的记载失传,晚唐五代至宋初著名的武将世家“高家将”至此不再有正史记录。

在宋朝以后的演义小说等通俗文艺里,高君宝,有的版本也作高君保或高俊保,为白虎星下凡,高怀德之子。娶妻刘金锭(有的版本作刘金定),有双锁山招亲等故事,与妻子刘金锭共征南唐,妻子刘金锭战死后,郁郁寡欢,不久也去世,转世为杨宗保,刘金锭则转世为穆桂英,再续前缘。

高君宝历史原型应为高琼(935年―1006年),高琼之父为高乾,并不是高怀德的儿子。

正史上最强三大名将(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20)

此外,网上“高家将世系表”说,高怀德还有弟弟叫高怀亮。与高顺厉同一代的高氏有高仲武,高仲武生高冕,高冕和高思继同辈。高冕生高霸,高霸和高行周同辈。高霸生高乾,高乾和高怀德同辈。高乾生高琼,然而又说高处恭字君宝。总之,这些私人所修性质的姓氏世系,外人是说不清也道不明了。这些当然是题外话。

绵延一百多年的武将世家“高家将”,并没有像后来的杨家将、岳家将那样成为后人景仰的民族英雄群体、楷模,这同晚唐五代那个乱世有关,欧阳修《五代史》不绝如缕的“呜呼”成为那个时代人身上的禁锢、成了枷锁。有时候,个体在大时代面前的随波逐流,后人只能感叹。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