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他写在文中的朋友换了人,心里好一阵酸涩。我不是一个会聊天的人,也不是一个会安慰人的角色。之前我有时间和精力关心他、倾听他,可现在却忙得顾不上想,只能粗糙地发着评论。不能替他疗愈,只能看着他诛心的文字,心里难过极了。

谈起孩子。我从未想过以后老了能指望她们为我做什么,就像我虽父母健在,却无法尽孝一样。为什么要孩子?因为我们不知道有了孩子之后是怎样的体验,哪个父母不是跌跌撞撞陪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都没做好准备,每一天都在摸索前行,又怎指望她们以后按我们理想中应尽的义务去对待我们?那些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想得越深,便越痛苦。其实生养孩子只不过是我们完美自己人生,满足自己为人父母的一条路(且是单行道),我们得到了角色上的满足,当然要付出代价。家教好,有自律性的孩子们一定差不了,这样的孩子以后若因自己发展,远离父母,我们也心安,即便我们到了弥留之际,她们不在身边,不也就这样?不要要求太高,那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不自拔。

再谈职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不同,生活中在承受的苦楚自然不同。要相信,大家各有各的苦,你眼中其他职业的好并非就是你认定的好。要学会苦中作乐,你现在拥有和嫌弃的,有可能也是别人争取不到的,学着去包容和理解自己,做得不够好的,这次知道了,下次就去调整。实在不喜欢和不习惯的,也要大胆去断舍离。比如手机,内存不足提示将要无法工作了,我们依然啥啥也不舍得删去,那些回忆如至宝压在心里。但突然一天,手机丢了,不也照样得买部新的抵挡当下的工作需要,重新开始?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未来到来,能做的,就是先调整好自己,强大自己,让自己在遇到特殊状况时,可以游刃有余,而不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关于朋友。人到中年,实属不易,也越来越能清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呆在身边或留在心底,若不喜欢,就放手,若相见恨晚,定珍惜。要求自己在别人心中是唯一,有些强人所难,但是有些默契,真就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给的,所以,一切要看淡,该走的留不住,能留下的,一定是最真的人。这样,便不再纠结,不再痛苦。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愿你有良言伴寒冬,遇益友度余生!(管他良言出自谁,益友是谁,你安好,便一切都好[祈祷][祈祷][祈祷])挤出一个微笑给自己,又是新的一天,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祈祷平安无事的说说(愿一切安好)(1)

祈祷平安无事的说说(愿一切安好)(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