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单大毛

《敦刻尔克》,对中国军队有这样一个启示

单大毛

影片《敦刻尔克》在中国开映以来,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有人赞叹着它的配乐、画面和剪辑,也有人批评影片故事的缺乏。其实,跳出电影本身,近40万人的部队一下子集中在大西洋边狭小地带进行如此“壮观”的大撤退,其所反映的这段历史本身和背后的影响因素,足以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感悟。

敦刻尔克电影完全版感悟(相比于电影剧情)(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坦克、毒气、马克沁机枪等新式武器正式登上战争舞台,并表现出超越以往的惊人杀伤力,这些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战争方式。但当时的大多数人还意识不到这一点。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大杀器”并没有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作战效能。比如:坦克一直被当作步兵进攻的支援武器,飞机仅仅主要用于巡逻侦察和轰炸。

恩格斯说:“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通过电影《敦刻尔克》回顾总结军事技术进步促就的军事思想发展,或许能从另一个侧面便于我们理解当下正在进行的改革强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军事革命日益深入,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普及,未来必定会有一大批令人“脑洞大开”的武器陆续登上战争舞台。就拿现在来说,无人作战已开始风靡全球,敦刻尔克大撤退那样的历史场景可能永远也不会再现。

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过程中,中国军人必须要保持远见卓识、按住“地球的脉搏”,不断瞄准和围绕新技术、新兵器创新发展新军事思想。即便我们不能够懂得所有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但必须能够理解它们的含义,明白它们所带来的冲击和改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军事思想,制胜未来战场。

敦刻尔克电影完全版感悟(相比于电影剧情)(2)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中国军网记者柳军 摄影

敦刻尔克电影完全版感悟(相比于电影剧情)(3)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单大毛

编辑:陆金路

编审:曲延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