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麻叶做法图解(三弯九转麻叶头)(1)

古代建筑构件常以动植物做名称。譬如:瓜栱和慢栱,这慢实际上是“蔓”,这蔓是多音字,在此本应读wàn,与慢没一毛钱关系。上有蔓下有瓜,故蔓栱在上,瓜栱在下。文人不解来龙去脉,就把蔓误写为慢。后来又把这蔓栱又误写成为“万栱”,这回的读音是对了,但这“万”仍然是缘木求鱼不知所云。而这“慢栱”和“万栱”之名却误导匠人几百年。

“麻”本义是一种茎皮纤维植物,此麻有中外与南北之分。外国的大麻是桑科大麻属植物,其提取物是毒品。南方的苎麻也是小叶的纤维作物。北方的青麻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因麻籽可食用,曾被列为“五谷”之一。古代建筑构件中的所说的麻,就是北方大叶子的青麻。其长茎秆高两米余,秋季收割后经过沤泡使茎与皮分离,此麻皮就是做麻绳的主要原料。其茎称:麻秆儿。所谓的:“麻秆儿打狼——两头害怕。”麻秆儿很轻也非常好加工,可做“烫样”的骨架。这种北方的麻叶子非常大,可有三十多公分。这种麻叶的形象常被古代建筑构件所采纳。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非常有名的“三弯九转麻叶头”!

山西大同麻叶做法图解(三弯九转麻叶头)(2)

古代建筑引用麻叶的形象做非常重要的装饰图案

在明清古建中的麻叶头是按照“三弯九转”法雕饰的一种云状花饰,其“三弯”是指由心向外为三圈弧线,“九转”是指十个弧线段相交的九个交点。

山西大同麻叶做法图解(三弯九转麻叶头)(3)

麻叶头在古建中分布较广样式也很多

在明代麻叶头已经有了固定的规制,其形状与画法已经格式化了。到了明末清初麻叶头就有了改进。尤其乾隆年间此改进变化就很明显的了。麻叶头由平直已经改为上翘的了,这种上翘的改进加大了承载的力学优势。

山西大同麻叶做法图解(三弯九转麻叶头)(4)

北京景山古建中上翘的麻叶头

2005年在颐和园大修工程中,人们并没有遵循这种变化,反而私自掩盖了历史痕迹。

山西大同麻叶做法图解(三弯九转麻叶头)(5)

颐和园内上翘的麻叶头的原型

山西大同麻叶做法图解(三弯九转麻叶头)(6)

颐和园私自乱改的麻叶头搞的不伦不类乱七八糟

山西大同麻叶做法图解(三弯九转麻叶头)(7)

古代建筑中麻叶头的明显变化

在颐和园大修工程中我担任的是“大木”类的监理顾问,“彩画”另有人负责。但我对颐和园的长廊彩画要刮掉重做是极力反对的,因为当时画工的水平太差。我的阻止必然遭到施工三方的不满。为了坚持原则我只好上报文物局,最后终于保住了原有的彩画。

颐和园这种乱改的麻叶头彩画,必然掩盖了历史痕迹。这种做法至今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文物构件应该遵循“继承不泥古,改进不离谱”的原则,尽量不要把老古董改得不伦不类。

韩昌凯 2008年12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