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临和王文娟合影(听过俞振飞王文娟)(1)

图说:俞振飞作品 主办方供图

俞振飞、王文娟、尚长荣、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王汝刚、郭德纲这些名字,在舞台上闪闪发光,观众们认识他们是唐明皇、林黛玉、曹操、王小毛……今天,在南京东路朵云轩艺术馆,这些表演艺术家们在观众面前呈现出的是自己专业之外的另一面——书画艺术。他们以笔为歌,以墨为舞,正如画家戴敦邦所言:曲艺与书画是相通的,演员们是舞台上的表演艺术,艺术家们在纸上表演。“唐明皇”蔡正仁著名唱段“太白醉写”,虽是舞台上虚拟的动作,但若没有一点儿书法功底,又如何在一笔一势之间演出诗仙的挥洒?

孙道临和王文娟合影(听过俞振飞王文娟)(2)

图说:蔡正仁作品 主办方供图

丹青里充满着艺术家们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愿景。书法绘画,各尽其美,无论是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那儒雅清新、书卷气十足的书法艺术,还是越剧大师王文娟娟秀的笔触,画出了花鸟的灵动,还是京剧艺术大家尚长荣一笔一画间的阳刚之气,写出了书法的遒劲……从老艺术家们的书画习作,字里行间,一笔一墨里,体会到他们不懈的追求。

孙道临和王文娟合影(听过俞振飞王文娟)(3)

图说:王文娟作品 主办方供图

策展人王悦阳告诉记者,越剧之外,传统书画艺术是王文娟的一大爱好。她每周雷打不动地去老师处学国画,日积月累,她笔下的牡丹、荷花、梅花等,也仿佛如同“王派” 艺术一样,清丽悠远,淡泊雅致。笔墨之余,王文娟也很爱阅读,从中外名著到小说传记,阅读后不时还会摘录好文章中的金句。

孙道临和王文娟合影(听过俞振飞王文娟)(4)

图说:陈从周作品 主办方供图

展览中,还有好几位作家的书画作品,其中,几件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的书画作品令人流连。陈从周精文史,诗词曲赋皆其所长,其多艺性世所赞佩,是一个具备完整属性的传统文人。诸艺之中,尤以擅昆曲著名,俞振飞与他之间是亦师亦友关系。陈从周认为,造园,书画是最要紧的“学养”。他的书画造诣颇深,严格继承了文人书画传统,书卷气浓郁,功力深厚。书法少有草书,一般为楷书、行书或行草。陈从周的绘画最喜兰草,次为竹,又喜画柳、画松。他早年就学于杭州盐务中学,该校的教画先生为胡也衲。胡也衲毕业于刘海粟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盐务中学任教期间,培养了三个得意门生叶浅予、申石伽、陈从周。陈从周大学毕业后从事美术教学,曾被聘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他的师友都长于书画,朋友圈几乎囊括了1949年前后文人书画的最高水平。

孙道临和王文娟合影(听过俞振飞王文娟)(5)

图说:郭德纲作品 主办方供图

这一次有趣的笔尖的表演与舞台表演的碰撞,也得到了许多书画艺术界大师们的响应。他们之间或为多年好友,或是师生之谊,更有不少艺坛伉俪,这种跨界的融合、碰撞与交流,体现了艺聚海上,文人相亲相爱的精神。除了陈从周与俞振飞的亦师亦友,还有谢稚柳、陈佩秋夫妇这般的画界翘楚,程十发、汪大文师徒的传承,戴敦邦与弟子周一新、陈岱青的一脉相承,乐震文、张弛夫妇的作品,书法家丁申阳写下的戏文曲词。

孙道临和王文娟合影(听过俞振飞王文娟)(6)

图说:王悦阳作品 主办方供图

更可贵的是,唐云公子唐逸览、程十发公子程多多、王汝刚公子王悦阳、王文娟的弟子李旭丹等,也正秉承着老一辈艺术家们的艺术魅力,将笔墨情趣融会于各自的艺术创作之中,丹青雅趣,薪火相传。

艺术原本就是相通的,琴棋书画为文人艺术的基本,画家画画要看戏,戏中人何尝不爱画呢?(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