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小学生或者成年人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知识点记不住,记住了又很快忘记。那么如何解决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呢?

记忆是知识的积累和存储过程,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指的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的编码过程也就是将知识转化成符号存储在自己头脑里的过程,通俗来讲也就是记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记忆的效果。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记忆的编码如何更有效率,让知识在自己的大脑存储的时间长一点。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有以下六种。

01

口诀法

对于一些小点比较多的知识,很难完整地背下来,而此时可采用口诀记忆法,将每个小点中的关键字串连起来,编一句自己能够理解又有趣的口诀,帮助自己记忆。比如,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

(1)问题的表征方式。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2)知识经验。已有知识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专家与新手在解决问题上的区别,体现在专家与新手知识经验的数量和组织方式的区别。

(3)定势。定势是问题解决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会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4)功能固着。当在其他情形下需要利用物体的某一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赋予某物以固定的功能,可能会对问题解决起到阻碍的作用。

(5)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策略,策略得当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6)动机。动机是促使人解决问题的动力。太高或太低的动机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中等强度的动机的最佳的动机水平,这就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7)情绪。一般来讲,愉快、满意、感激等积极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愤怒、悲伤、恐惧等消极的情绪会干扰问题的解决。

(8)无关信息的影响。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而阻碍问题的解决。

(9)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互帮互助、积极合作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对于这九个影响因素,如何记住他们呢?我们可以用“两块芝士定能解冻(动)无关人情”这一句简单的口诀来破解。“两块芝士”代表“问题的表征方”和“知经验”,“人情”代表“际关系”和“绪”。怎么样?是不是既有趣又好记呢?

02

归纳法

归纳法是将知识点进行比较和分类,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提炼一句话来进行概括总结。比如,

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有以下四个:

(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遗忘速度按照无意义音节、有意义音节和动作技能的顺序逐渐减慢。对于相同性质的材料,材料的数量越多,遗忘的速度越快。

(2)学习的程度。遗忘速度按照低度学习、达到学会程度的学习和过度学习的顺序逐渐减慢。过度学习的程度以150%为佳。

(3)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一般来说,最近学习的材料保持效果最好(近因效应),其次是靠前学习的材料(首因效应),最后是中间学习的材料。

(4)学习者的态度。学习者自身的动机、需要、兴趣、价值观等也会影响遗忘的快慢。

对于这四个因素,又该如何去记忆呢?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第一和第三个因素是有关学习材料的,而第二和第四个因素是有关学习者的,一个是学习程度,一个是学习态度。因此我们可以将长时记忆遗忘的影响因素简单归纳为“两材两度”。怎么样,你记住了吗?

03

联想法

联想法是将学习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大脑的加工让知识点之间产生联系。比如,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身上发现发现他们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提出人的能力是多元的,具体包括以下八种能力。

(1)言语。包括有效地运用口头及书面语言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指一个人能熟练运用流畅的语言进行描述事件、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能力。

(2)数学-逻辑。即人们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题的能力。

(3)运动。指一个人用自己的全部肢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用自己灵活的双手来创造或改造事物的能力。

(4)空间。指的是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阅地图。

(5)音乐。指对音调、旋律、音色、节奏的感知能力,以及能够通过作曲、演唱、演奏等方式来表达音乐的能力。

(6)人际。指善于与他人打交道,理解他人际关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7)自知。指对了解自己的动机、需要、情感、欲望,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的能力。

(8)自然智力。指认识和感知大自然中的事物的能力,比如敏锐地觉察环境的变化。

看到这八种智力,大家是不是联想到自己中小学的课本?是的,我们可以通过联系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科目来进行记忆。以小学为例子,“言语”代表语文英语学科,“数学-逻辑”当然就是数学学科了,那么“运动和空间”则代表体育学科,还有音乐学科。剩下三个怎么记忆呢?

对于“人际”:我们在学校里离不开人际交往,我们需要处理好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

对于“自知”:我们还需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够做到扬长避短,简单来说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对于“自然智力”:学校有时会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比如郊游,夏令营等,这些活动就是让我们接触大自然,培养自然智力啦!

04

图示法

对于一些晦涩复杂的知识点,我们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理清其中的内在关系和逻辑,以提高记忆效果。我们来看下一个例子: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坎农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而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丘脑控制的。他提出情绪的产生机制:情绪事件通过刺激感受器,感受器将神经冲动传递到神经中枢的丘脑,丘脑又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情绪体验,同时又将神经冲动下传至交感神经,产生一种生理变化。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他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

对于这种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我们该如何巧妙地记忆呢?

学习记忆方法真的能提升记忆力吗(干货知识点记不住)(1)

这样一来,对于情绪的产生过程是不是清晰很多了呢?其实,作图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大脑在加工和梳理的过程,当我们将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作的图,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理解,也就完成了一个编码的过程。这时,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图示的内容串联起来,你会发现,原本晦涩的理论竟然能被轻易地脱口而出了,这就是作图的魅力所在。

这也证明,最好的记忆方法就是:理解记忆。先理解知识,再加工编码,再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知识牢牢记住。而不是死记硬背,背了又忘,合书马冬梅。

图示法的另一种是思维导图法,研究发现,视觉辅助工具能够将学习效果提高400%。对于一些系统性的知识,思维导图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记忆方法,它能够帮助你建立框架,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地在大脑中提取知识。

学习记忆方法真的能提升记忆力吗(干货知识点记不住)(2)

05

表格法

表格的优点就在于,简洁明了、直观清晰,表格有行和列,因此我们可以进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从而加深理解。

学习记忆方法真的能提升记忆力吗(干货知识点记不住)(3)

06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法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马上开始,并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先快后慢。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采用节省法,通过计算两次学习所用的时间,根据他的研究结果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学习记忆方法真的能提升记忆力吗(干货知识点记不住)(4)

防止遗忘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地重复,当然这也需要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进行重复的时间和次数设计,每隔5分钟、30分钟、12小时、1天、2天、4天、7天来进行复习。

学习记忆方法真的能提升记忆力吗(干货知识点记不住)(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法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这种方法贵在坚持,因为记忆负荷量较大,在复习新知识的同时又需要复习旧知识,这对一个人的毅力是一种考验,但当你坚持下来了,可能有些知识这一辈子你想忘也忘不掉。

对于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就分享到这里。以上是我个人备考总结出的经验,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如果你觉得这篇干货很有用,请动动手转发给身边的有需要的人。希望我的提供的经验,也能帮助更多人取得自己理想的学习效果。

获取更多有用知识,可以关注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小橙心理”,小橙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