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东湖评论跨界融合)(1)

近日,张艺谋执导的《满江红》在国内博得满堂彩。丰富饱满的剧情故事、倾心倾情的创作打磨、三代影人的精彩演绎、...众多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部春节档最卖座的“新主流电影”。其中,影片表达的那份真挚朴素的家国情怀,让众多观影者收获了感动和自豪。一时间,重温《岳飞传》、再诵《满江红》等成为众人热议话题,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波爱国主义教育浪潮,特别是岳飞的故里河南汤阴,诚意满满地推出了一则福利,即在岳飞庙景区入口处,熟练背诵《满江红》的游客,便可免费游览景区。

据了解,该消息一放出,便受到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热捧。自大年初六开始,前来岳飞纪念馆参与挑战的游客络绎不绝,上至老人下至年幼儿童,纷纷拿起话筒,口若悬河的背诵起来,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引得不少市民点赞。与此同时,作为历史名人纪念地的岳庙,也凭其这次新颖的互动体验成功“出圈”,一跃成为新晋打卡地。

其实,这种兼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的“背书”活动在国内并不少见。早在2013年,江西南昌滕王阁景区就表示,节假日完整背诵《滕王阁序》便可免费游览。除此以外,山东曲阜“三孔”、湖南岳阳楼、武汉黄鹤楼、昆明大观楼等景区也相继推出过类似活动,均取得不俗成效。

在国内,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区并不占少数。但在内部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如何打好“文化牌”,推陈出新,探索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旅模式,这是一门学问。很显然,目前以滕王阁、岳阳楼等为代表的传统景区,包括这次走红的岳飞庙,走在了前列。在外界看来,游客背诵相关诗文即可免票,或许只是一次颇具新意的营销手段,但换个角度看,颠覆传统的走马观花游,投入少许人工成本,让出部分门票收入,景区持续不断在网络上“吸睛引流”的同时,通过让游客临景诵诗,再度重温经典、咀嚼文字,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爱国主义情怀,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试想,站在滕王阁前,大声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千古名句,沉浸式感受作者王勃当时的壮阔心境,这定会是一种意义非凡的互动体验,一次古今交汇的难忘瞬间。

目前来看,该创意举措收获了阶段性成功。但在这背后,工作人员的精心筹划功不可没,但拥有历代文人墨客“旷世佳作”的加持更是关键。正因为有着这些丰厚的历史底蕴,他们才有渠道、有资源,顺势做好这“后半篇文章”,大胆采取背诵诗词免门票的形式,让旅游与中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从而迸发出新的活力,让景区火热“出圈”。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而言,在谋求传统旅游创新性发展上,方法也并不唯一。纵观全国,近年来主动求变、加深文旅跨界融合的景区并不在少数。比如,故宫博物馆推出的“文创IP”,通过系列爆款文创产品,让普通大众真实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鲜活气息;宝相庄严的“灵山大佛”,凭借突破性的创意、强势的文化载体,实现单一观光向香烟、香火、房地产等产业集群转化,并由此带动整个无锡旅游发展。这些好的例子,从某种意义来说,无疑是对此前略显萎靡的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注入“强心针”,让更多地方摸清了游客喜好的脉搏,开始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当然,也有个别地方本末倒置,忽视自身优势,盲目追求网红流量,最终导致转型失败。因此,在各地景区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类似“背书免门票”等模式并不具有普适性,不必要都去效仿,只需准确把握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即可。

总而言之,要实现传统旅游与文化的跨界融合,关键还是在人,在思路。中华大地山河壮丽,资源禀赋。中华文化浩渺如烟,繁若星辰。在此基础上,如何最大程度运用好、联结好、打造好,期待更多地方景区能够结合特色,给出不同破题答案,以至于在探索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真正呈现成“百花齐放”之势。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治峰(湖北孝感)

责编:沈素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