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医生查完房说可以尝试给丫头把氧气罩拿掉了,也可以撤监护仪器了,这是好迹象。”5月30日上午,3岁白血病女孩小沐瑶的妈妈姚玲玲给记者发来微信,她开心地告诉记者,众多好心人献爱心,小沐瑶的病情比前段时间有所好转,如果能继续保持下去,身体评估检查还可以的话,有足够的钱就可以移植了。

为白血病儿童献爱心(点滴爱心助白血病女童点燃生命之火)(1)

状态好的时候,小沐瑶依偎在妈妈怀里撒

◆ 热心读者奉献爱心

本报5月24日5版以《3岁女孩患白血病,骨髓移植10个月后复发——“宝贝别怕,妈妈会一直陪着你!”》为题,报道了射阳女子姚玲玲为其患白血病女儿求助的信息。姚玲玲和丈夫吴卫洋都出生在普通农村家庭,她们的女儿小沐瑶于2021年1月反复高烧40度,在盐城治疗20多天,随后转院到上海交大医学院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7。2021年7月5日,小沐瑶进行了骨髓移植,今年4月26日,小沐瑶病情复发,姚玲玲再次带着她到上海住院治疗。为了帮助孩子抵御病魔,姚玲玲向本报帮办平台求助。

消息刊出后,小沐瑶的病情引起读者关注,很多读者鼓励姚玲玲,并捐出爱心款,帮小沐瑶治病。网名为“次真拉姆”的读者请记者转发姚玲玲的银行卡,打款500元。网名为“静默慎言”的读者和妻子各捐200元,并祝小沐瑶早日康复。建湖县阳光义工之家的爱心志愿者倪清华委托记者转交捐款1000元。读者陈如忠委托记者转交捐款100元。“这社会还是好人多,希望沐瑶早日康复。”陈如忠说,2018年,他15岁的女儿因尿毒症曾在晚报帮办平台求助过,在大家的帮助下,当年女儿完成了肾脏移植,目前除了每天要服药外,女儿的生活与正常人一样,现在已读高三了,即将参加高考,成绩还不错,期盼女儿跨入大学校门。射阳志愿者张志云捐款100元,并帮助呼吁,转发网络筹款链接,在他的呼吁下,陆续有网友捐款资助。

◆ 小沐瑶状态好转

“今天女儿不用吸氧了,监护仪器也撤了,我带女儿走出病房,在住院部走廊里走走,她摸着一路看到的卡通画,可开心啦。”姚玲玲告诉记者,目前她一个人在医院照顾女儿,感觉很孤立无援,但是看到女儿的状态有好转,心里有一丝开心。记得上次带女儿出去玩还是移植后半年那会,偶尔去超市的时候,推着小车,小车外面罩个罩子,带她去超市逛逛,在超市里坐坐那种2元钱一次的玩具车,买点她喜欢吃的东西。最近因为疫情和移植后身体状况差,都没带女儿出去玩过。现在能走出病房她已很开心了。

“在医院里,每天夜里断断续续加起来就睡3个小时左右,女儿生病一年4个多月了,我就熬了一年4个多月的夜。”姚玲玲说,最近这几天女儿要输好多液,情况多,事也更多,要经常换尿不湿、给女儿擦身体换衣服,还要记录下女儿的用药时间,每天忙得跟陀螺似的。夜里都是闹钟吵醒她查看孩子情况是否安好,有时甚至闹钟都闹不醒,是同病房的病友把她叫醒。虽然辛苦,但是看到女儿的状态好了,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 再难也要救孩子

姚玲玲告诉记者,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先给女儿试吃一种靶向药,如果能控制癌细胞,身体评估检查过关,找到配对的捐造血干细胞,交20万元押金就可以进入移植程序了。“这一年多来,身边的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有人劝我们放弃治疗,但看着女儿天真无邪的表情,半夜看着女儿熟睡的小脸,怎么忍心放弃?她才3岁呢,外面的世界都还没有见过。”姚玲玲说,医生说这病治疗过程艰难,花费会很大,孩子随时都有危险,但我们不想放弃,即使倾家荡产也要救女儿。姚玲玲把自己每天的饮食开销控制在15元以内,节省每一分钱为女儿治病。(撰稿:宋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