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又称对子、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种独特的汉语艺术,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的瑰宝。据说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期,由于这项艺术传承了千年,所以期间产生了不少的佳句,令众人惊叹。比如上联:“八戒洗澡,猪下水”,你知道下联是怎么对的吗?

对联

过年时候,家家户户基本都有贴对联的习俗,事实上,关于对联的形成也是有两种说法的。一种说法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也就是将句子写在木板上。一种说法认为对联起源于春贴,古人在立春这一天会贴上春贴,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后来春贴就慢慢演变成为了春联。对联讲究平仄,要求对仗工整,好的对联,让人看着赏心悦目,一眼便会被折服。比如三国时期的这句“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上联(上联八戒洗澡)(1)

除了过年时期,就是在平常日子,很多才子佳人也喜欢互对对联,留下了一段段的佳话。比如苏东坡和佛印这对冤家,他俩就用对子来打趣对方,让大家哭笑不得。一日,佛印和苏东坡共游瘦西湖,佛印把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扔进水中,并大声说到:“水流东坡诗”,其中诗字取谐音“尸”,也就是说水上流的是苏东坡的尸体,这相当于是在嘲笑苏东坡了。

苏东坡乃一代文豪,日常斗嘴,他怎么能输呢?于是他脑筋一转,指着河边啃骨头的狗便说:“狗啃河上骨”。其中“河上”二字取谐音“和尚”,而佛印本身是个和尚,苏东坡的意思就是狗在啃佛印的骨头。两人这斗嘴的对联一出,很快就传扬了天下,让人捧腹大笑。不得不感叹,对联这东西,太好玩了。

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上联(上联八戒洗澡)(2)

八戒洗澡,猪下水

再说到“八戒洗澡,猪下水”这个上联,八戒指的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这一角色,他本身是天庭的天蓬元帅,掌握水兵,因犯事被贬下凡间,结果他运气比较差,落入了畜道,而且又恰好成为了猪,所以在跟随唐僧后,唐僧为他取名猪八戒。

猪八戒去洗澡,很自然就是猪进入水中,所以说是猪下水,而“猪下水”除了动词的意思,还有名词的意思在其中。在民间,猪下水指的是猪的内脏,有些地方“猪下水”甚至是一道美食,一道菜名。所以要对上下联,必须满足这几个特点。

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上联(上联八戒洗澡)(3)

下联

有人根据猪八戒出身于西游记,所以借孙悟空的身份来对出下联。比如“悟空上山,猴拜师”。粗看之下,这个下联其实还是颇为工整的,悟空对应八戒,上山对应洗澡,猪下水对应猴拜师。不过如果把“猪下水”当作名词来看的话,猴拜师就显得不那么合适了。

针对上面这个下联,也有人做出了修改,改成“悟空带帽,猴头箍(菇)”。这个猴头菇有名词的意思在其中,不过“头箍”这一词语并非完全是动词,感觉还是不那么恰当的。

后来,又有人给出了这么一副下联:魔王劫道,牛拦山。其中魔王指的是牛魔王,和猪八戒相呼应,猪八戒下水对应牛魔王劫道,猪下水对应牛拦山,动词对应动词,而牛拦山的谐音“牛栏山”指的也是一个名词,是一种可以喝的酒,这样对应起来的话,下联就更加显得对仗工整了。

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上联(上联八戒洗澡)(4)

不过除了上面这一个下联,有人也对出了一个更合适的下联。新的下联叫“如来翻墙,佛跳墙”!其中如来也是西游记的人物,如来对应八戒,而翻墙对应洗澡,八戒本身是猪,他洗澡就是猪下水,如来本身是佛,他跳墙,岂不就是佛跳墙?除此之外,猪下水作为一道菜名,也可当作是名词。

而佛跳墙除了动词的意味,它也是可以作为名词的,而且它是福建的一道名菜,完全对得起“猪下水”这个词!同上面的其他几个下联相比,佛跳墙这道下联显得更加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令人称赞。

结语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有非常大的意义,而且对联本身也可以风趣幽默,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比如上联:“八戒洗澡,猪下水”,下联“如来跳墙,佛跳墙”就对仗得非常风趣,人人称赞。对于这道上联,不知你是否还可以对出更好的下联呢?欢迎留言评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