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蜀吴的托孤大臣,两位鞠躬尽瘁名垂青史,一位因政变遗臭万年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皇帝是九五之尊上天之子,可是皇帝毕竟不是圣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会生老病死。无论是功盖寰宇、名扬天下的千古一帝,还是残暴无人、遗臭万年的无道昏君在临死前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自己的儿子中选择合适的继承人,以确保自己家的是江山能够继续绵延。

魏蜀吴的主公谁最厉害(魏蜀吴的托孤大臣)(1)

曹操剧照

如果自己的儿子已经成年、能过乾坤独断固然很好,但是如果自己的儿子尚且年幼,这些皇帝就会选择一个或者数个自己的心腹大臣,作为托孤大臣来辅助自己的儿子来治理天下防止奸臣乱国。

可是,一般来说先皇帝在挑选托孤大臣的时候会十分小心谨慎,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些昔日在自己身边服服帖帖的臣子能否继续对年幼的新帝宣誓效忠,自己的儿子会不会成为这些权臣手中的傀儡。相信在这些皇帝行将就木、奄奄一息之时最关注的问题肯定就是这些了吧。

魏蜀吴的主公谁最厉害(魏蜀吴的托孤大臣)(2)

周公剧照

相信说道托孤大臣历史上最著名的人莫过于周公了,周公姓姬字旦,又名周公旦,是周朝文王的第四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叔叔。当时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王建立周朝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了,周武王在临死前感觉自己的叔叔周公为人沉稳、老道,边让周公作为托孤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成,最终,周公也不辱使命的完成了周武王临终前交给自己的任务。

在周公摄政长达七年的时间里面,周公完善了宗法制、分封制以及维护社稷长治久安的嫡长子继承制。而在七年之后周公还政与公子成,不贪恋权力、大公无私的行为也成为了千古美谈。可是后世很多的托孤大臣都想成为周公,可是他们最终也没有成为周公,接下来小编就来个大家讲述一下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位托孤大臣,两个因为鞠躬尽瘁而名垂青史,可是一个却因贪恋权利最终发动政变而被遗臭万年。

魏蜀吴的主公谁最厉害(魏蜀吴的托孤大臣)(3)

诸葛恪剧照

第一个:东吴托孤大臣诸葛恪

诸葛恪字元逊,是三国时期东吴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同时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小时候就以“神童”之称闻名于世,据史料记载,孙权在一次宴会上见到聪明伶俐的诸葛恪十分喜爱,便问他道:“你的叔父诸葛亮和你的父亲谁更优秀?”而诸葛恪却以“父亲慧眼识明主”为由大赞自己的父亲聪明,孙权听后大笑。

后来,诸葛恪先后担任过左辅都尉专门辅助太子孙亮,丹阳太守以及威北将军,公元245年,丞相陆逊病逝之后,孙权任命诸葛恪成为大将军。而公元252年诸葛恪又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孙亮,而诸葛恪也多次兴兵伐魏为东吴打下了大片疆土。

只不过后来,诸葛恪以及其所有的附属大臣全部被权臣孙峻密谋诛杀,直到后来孙休继位之后才正式为诸葛恪平反,诸葛恪也算是名垂青史了。

魏蜀吴的主公谁最厉害(魏蜀吴的托孤大臣)(4)

司马懿剧照

第二个:曹魏托孤大臣司马懿

如果要说中国历史上最失败的托孤,当属魏明帝曹睿了,曹睿一生刚愎自用,对司马懿也是恩威并施,好在司马懿在曹睿时期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不过,在曹睿主政魏国的时候,几乎都是司马懿在断断续续的掌握着军事大权,以至于在曹真、曹休等曹氏宗亲的将领死了之后,曹睿在临终托孤的时候遍视群臣后才发现似乎除了司马懿之外,魏国实在是无人可用了。于是曹睿在临死之前就让曹爽和司马懿共同担任儿子曹芳的托孤大臣。

可是,后来曹爽在和司马懿争权的过程中落败,司马懿于公元249年,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标志着曹魏政权已经名存实亡,所有的军政大权已经尽归司马氏所有,司马懿身为托孤大臣其所作所为自然被后代文人士子所唾骂而遗臭万年。

魏蜀吴的主公谁最厉害(魏蜀吴的托孤大臣)(5)

诸葛亮剧照

第三个:蜀汉托孤大臣诸葛亮

诸葛亮可以说是历史上仅次于周公的托孤大臣,跟随一穷二白的刘备一生南征北讨,凭借自己卓越的智慧先后帮助刘备占领了荆州、益州以及汉中等地。然而刘备在与东吴交战的过程中夷陵一把大火,却将整个蜀汉的国力烧的精光。

刘备因此一病不起,并于公元223年自知寿命将不久于人世的刘备将诸葛亮和刘禅召到了白城,刘备一方面告诫刘禅要以“尚父”对待诸葛亮;另一方面又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听后泣不成声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诸葛亮当着刘备的面是这么说的,同样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诸葛亮是一个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的人。诸葛亮六出祁山病逝于五丈原前,虽然没能实现兴复汉室的梦想,但也算是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所以说诸葛亮注定要名垂青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