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世界瞬息万变,众多企业身处其中,要想活下去,必须得有过硬的能力,敏锐的判断力,审时度势,在危机到来时及时转换跑道,重新找到企业生存下去的立足点。

今天就以曾经的两家胶卷巨头---柯达和富士为例,给大家讲讲战略变革的重要性。

柯达和富士曾经是“胶卷时代”的两家绝对巨头,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随着2000年数码相机时代的到来,胶卷业受到巨大冲击,在这个行业的巨大转折点上,这两家公司走出了“巅峰“与”没落“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柯达

Team Introduction

首先是走向没落的柯达,柯达曾经是光感技术领域的绝对霸主,市值巅峰时达到300亿美元,在全球有14.5万名员工,是一个曾经和可口可乐并列的世界级品牌。

acca科目版怎么选(ACCA干货富士与柯达的)(1)

图源:网络

柯达从1998年开始就感受到了传统胶卷业务的萎缩,但柯达的决策者们害怕其主要收入来源的胶卷业务受到影响,未敢大力发展数码业务。到了2012年,柯达意识到胶卷已是昨日黄花,重新大力发展数码技术,已经为时已晚,数码相机领域竞争已然白热化,柯达已经失去了先发优势。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数码相机其实是柯达早在1975年的发明。

最终由于管理层判断失误,因循守旧,未能及时转换跑道,柯达在2012年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昔日辉煌不再。

富士

Team Introduction

反观富士胶片的转型之路可谓神话。

acca科目版怎么选(ACCA干货富士与柯达的)(2)

图源:网络

自1934年成立,富士胶片一直在追赶柯达,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富士胶片无论在技术还是在市场额上都逐渐赶超柯达。

2012年,当富士同样面临数码相机崛起的窘境时,它采取的是和柯达完全不同的策略。柯达忍痛放弃胶卷业务转而发展数码相机,是从一个核心产品转投另一个核心产品,而富士放弃了胶卷这个核心业务,转而发展其核心技术,围绕其核心技术开发市场所需的产品。

新的富士胶片,立足于胶片技术和生产领域的核心能力,积极向新领域拓展应用与延伸。由一个落伍的企业成为可持续增长的新兴企业,产品由单一的胶卷也拓展至医疗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图像处理、光学元器件、文件处理和数码影像等六大板块。尤其是“医疗健康&高性能材料事业”是富士胶片未来的发展重点,销售总额占到43%。

富士这一记绝妙的转型与其领导者的战略眼光密不可分。

2000年就任富士胶片全球总裁的古森重隆曾被问道:企业变革时CEO最该做什么?

古森重隆:有四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对“自己的公司处于什么样的环境”、“社会的环境又是什么样”、“未来是什么样”,要尽可能正确且迅速的研判。

第一是“研判”

第二是“构思”

制定计划、商定对策是非常重要的。构思出来的明确的计划要向整个公司的员工传达。

我们不是学者,而是商务人士,我们是做实务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实行。

第三是“实行”

第四是作为经营者

一定要让计划成功

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企业面临重大环境变化时,领导人要有审时度势,研判未来的战略眼光,也要有说干就干,排除万难的强大执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