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97年的华联商厦阜成门店如今风光不再,在一段时间的门庭冷落之后,阜成门华联终于迎来了并不让人意外的升级改造。但是无论是从华联商厦近年来连续闭店的事实,还是闭店后的改造成果看,华联在北京对其百货业的改造鲜有成功的个案。虽然早已把“向购物中心转型”定为调整的大方向,对结合阜成门店的现状,华联目前可能需要对该店更精准的定位、更充实的资金和更坚定的决心,否则具有地理位置优势的阜成门店可能沦为下一个烂尾的安贞华联。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上世纪90年代京城老牌百货代表的阜成门华联商厦仍有发展空间,地理位置优越、周围竞争力小都是商场发展的有力条件,应向社区购物中心方向转型。但现在商场存在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业态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商场应加大调整力度,进行业态重新整合,增加亲子、餐饮、体验等业态。

京城老牌百货改造成效(京城老牌百货代表的阜成门华联商厦终迎改造)(1)

王莹莹/摄

升级调整?说法不一

华联集团旗下又一家在京百货业态即将改造。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位于阜成门的华联商厦内部到处张贴了“升级在即,调整进行中”的广告,部分楼层也出现了商铺撤店以及大型特卖展会的情况。另外,有不少商铺已经撤店,撤店的位置也都用围挡进行了遮挡,有的围挡上标有“即将开业,属于你的精品”等内容。

京城老牌百货改造成效(京城老牌百货代表的阜成门华联商厦终迎改造)(2)

王莹莹/摄

对于这些即将开业的商铺,周围的导购也表示并不了解具体情况。对于商场的改造计划,一位商场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并未接到升级改造通知,但是好多商户都走了,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调整。而另一位工作人员却表示,商场说了好多年要改造升级了,但一直没有动作,也不知道这次是不是真的会进行调整。

京城老牌百货改造成效(京城老牌百货代表的阜成门华联商厦终迎改造)(3)

王莹莹/摄

对于华联商厦阜成门店升级改造的原因以及如何升级改造等问题,记者多次尝试拨打商场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华联集团BHG(百货)项目方面的座机电话,但直到截稿,并未与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另一方面,记者通过华联集团官网上的邮箱向企业发送了采访内容,但截至发稿前,也未得到相关回复。此外,记者发现,商场官方公众号从5月之后再无更新。

记者在多次对阜成门店的走访中发现,不管是周末还是工作日,客流量都较少,消费人群也都为附近居住的中老年人,主要客流集中在一层和二层。在记者逗留的几个小时内,连餐饮的客流也不太可观。一位附近的年轻消费者表示,从商场外观上就能看出来,这个商场的建立已经有不少年头了:“之前进去过一次,都是中老年服饰,餐饮品牌也不太好,所以我就再也没光顾过。”

华联转型有心乏力

阜成门店位于北京西二环附近,紧邻金融街,附近有大量部委和部委居民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好,但老旧小区居多,且居民年龄偏大,购买力相对较弱;金融街虽然是北京重要的核心办公区,但与阜成门店被二环路隔离开来,反倒是与西单商圈无缝衔接,且区域内本身也有金融街购物中心这样的高端商圈,在金融街工作的人群很难跨越二环路到阜外地区消费,这些因素也限制了阜成门华联的客流。

另外,阜成门地区曾是北京重要小商品批发市场集散地,1997年华联阜成门店开业时,附近天意、万通、官园等小商品市场带来了较高的人气。近年来随着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这些批发市场相继关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阜成门华联的客源。

据华联股份发布的2019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06月30日,公司旗下已开业的购物中心共25家,总建筑面积近160万平米,其中北京地区 14家。

在该公告中华联股份表示,随着购物中心竞争加剧,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及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公司通过充分调研目标客群的消费需求,对旗下购物中心业态调整及改造升级,推进内容创新及服务创新,以不断提高专业化运营管理水平,减少经济波动以及行业竞争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华联集团一直在淘汰旗下的百货商场,加速转型购物中心。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自2016年以来,已有多家华联商厦闭店,且多数尚未完成成功转型:北京华联商厦马家堡店于2016年8月15日闭店停业改造,目前已完成购物中心改造;北京华联商厦安贞店已于2018年4月30日停业改造,并预计在去年9月左右重新开业,但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仍未改造完成。2018年6月,华联商厦广安门店闭店。与其他门店停业改造情况不同的是,北京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发布公告,宣布以5.33亿元出售北京华联广安门购物中心。出售的原因是由于广安门购物中心建筑面积较小,房屋结构、空间设计难以满足目前社区型购物中心的经营需求。2019年5月31日,位于海淀区农大南路的上地华联商厦BHG(百货)正式闭店,闭店以后要重新装修,将百货商场部分转型为购物中心,与相邻的华联购物中心打通。

在前述半年报中,华联表达出了一种对购物中心化的“有心乏力”,华联股份称,2018年度,公司推进并完成旗下16个购物中心项目的调整改造升级,根据社区需求合理布局购物中心内各业态的比重,实现购物中心内容创新与改造升级,并通过打造舒适的购物环境给予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但鉴于购物中心行业占用资金量大、培育时间长、后期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公司自2014年开始积极实施轻资产战略。该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现金流、优化公司的财务结构。

阜成门店应专注社区商业

但未来阜成门华联商厦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中国百货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位置来看,阜成门华联商厦建在地铁之上,紧邻公交车站,交通非常便利。从整个阜成门商圈来看,周围缺乏具有强竞争力的商业项目,附近的商场如金融街购物中心、甘家口大厦等都距离阜成门商圈相对较远,因此,华联商厦对于居住在阜成门附近的社区居民而言,仍是距离最近最方便的商场。

杨青松认为,目前阜成门店存在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业态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商场还是以服装为主,其中女装比重过大。此外,虽然此前曾经调整过增加一些餐饮,但整体的比重还是较低,且缺少体验项目,因此很难吸引年轻消费者。”

杨青松认为,附近居民区较多,并且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随着万通、天意等批发市场的疏解,华联商厦也成为了附近居民最近的购物之地。“这个项目辐射区域不会太广,吸引不了远处的消费者,所以应该针对周围居民的消费特点进行升级改造。”杨青松建议,首先应该完善商业布局,进行业态调整,增加业态品类,提高餐饮品牌质量,“目前商场餐饮品牌不多,更是缺少儿童业态,体验业态更是没有。”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今百货业升级改造也是行业普遍的现象,阜成门的华联商厦近年来客流不断减少,这也是整个行业衰退的结果。陈立平认为,阜成门华联商厦可以向社区生活方式中心转变,打造适合周围消费者定位的商场,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 闫岩 王莹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