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雷仕忠

近日,央视春晚微博官宣:陈佩斯将重回央视出任《金牌喜剧班》的“首席金牌导师”。早在1986年,陈佩斯同他老爷子一道来过我们的崇庆县(即现在的崇州市) ,所以,崇州人对这好消息特别关注。

提到陈佩斯,不得不说说他和他哥陈布达取名的趣闻。

陈佩斯电影下乡记(不期而遇陈佩斯)(1)

哥俩的父亲叫陈强,1939年在延安鲁艺学院学习。1945年,他在大型歌舞剧《白毛女》中成功饰演黄世仁而一举成名。1950年,陈强随中国青年艺术团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访问演出时,恰逢长子出生。陈强或许是为纪念这第一次出国访问演出,抑或是被蓝色多瑙河上的这座浪漫城市所陶醉,抑或二者兼而有之,遂将长子取名布达。1954年,次子又呱呱坠地,便顺理成章地取名为佩斯。

想不到哥俩的取名还这么有意思啊!

还是回到正题上,说说陈佩斯来崇庆县的事。

1986年,崇庆县为发展旅游业,经一番紧锣密鼓的打造,将白塔山下的向阳水库更名为白塔湖,并请省委书记杨汝岱题写了湖名,于五月中旬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人。

正是旅游好时节,县内外游人闻讯,纷至沓来。

五月十三日,天气晴朗。人们登上白塔湖大坝,但见西部群山绵亘起伏,如接天的波涛;回首东望,平畴沃野,广阔无垠,江河如带,星罗棋布的院落,凝绿结翠,美不胜收;回看白塔湖,山抱水,水连山,湖水碧波荡漾;来往的游艇,剪开一湖碧水,荡起一圈圈涟漪;一群群水鸭,或振翅于岛屿之间,或悠游于碧波之上,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临近中午,在湖中心木鱼岛上,眼尖的游人忽然发现在《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南霸天而大红大紫的陈强和他儿子陈佩斯,惊喜地尖叫起来。陈强父子一行一边游览,一边以满脸的笑容和平静的挥手亲切地向人们致敬。他们徜徉在花圃间,沿着游人小道绕岛游了一圈,然后登上木鱼阁凭栏远眺巍巍白塔。湖光山色,大好春光尽收眼底。

陈佩斯电影下乡记(不期而遇陈佩斯)(2)

中午,陈强父子一行和众多游人都随意进到木鱼岛那个可容纳十余桌人进餐的餐厅。刚一坐定,游人看到陈强父子与大家同进一个餐厅,品同样的崇阳酒,享用同样的饭菜,感动万分。有人乘兴高喊:“请陈老师表演小品《吃面条》好不好?”顿时掌声热烈响起来!

原来,在两年前的1984年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表演了小品《吃面条》,笑疯国人,轰动全国,给人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如今陈佩斯见大家如此热情请他表演,便十分礼貌地站起来,走到过道上,为难地说:“没有配角,要表演吃面,孤掌难鸣啊!”

这时,只见老爷子陈强站起来,为儿子报幕解围:“这样吧,就让他给大家唱个《下四川》的民歌吧!”游人们当即又报以热烈的掌声。

陈佩斯趁势清了清嗓子,放开了歌喉:

一溜溜山来,

两溜溜山,

三溜溜山 ,

脚户哥下了四川。

今个牵来明个牵,

每日里牵啊,

夜夜的晚夕里梦见,

夜夜的晚夕里梦见。

。。。。。。

陈佩斯唱的是陇中民歌《下四川》。原来四川和甘肃、青海接壤,山连着山,岭连着岭,常有脚户哥们翻山越岭下到四川打工谋生。《下四川》所唱的就是成年累月奔波在高原山路上的脚户们的感受和惆怅思绪。

陈佩斯那苍劲、沉郁的歌声在餐厅内久久回荡,飘向窗外。

唱毕,陈佩斯解释说:“唱这首陇中民歌时,照理应该是边走边唱。但在这湖边上要是边走边唱,就要走到湖水里去了罗!”

一席幽默的话语,引得餐厅内外哈哈大笑。掌声再次响起。父子俩虔诚地向大家敬酒,感谢好客的崇庆人!

陈佩斯电影下乡记(不期而遇陈佩斯)(3)

事后,我了解到,陈强一行此次来崇庆县,是为一部拟拍摄的电视剧选景点,意外地与游人不期而遇。

此后每年春晚,我们更是特别盼望看陈佩斯表演的小品。

可是到1999年后,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陈佩斯在春晚就没戏了。我们甚感愕然!

算起来,陈佩斯来我们崇庆县已过去了34年。

崇州市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和他在白塔湖相遇的美好时光!

我们热切期望才华横溢的喜剧大师陈佩斯在重回央视后,带给全国人民更多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