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

◀当下的故事▶

静静地坚守着古巷

柔曼着风景

当您不经意间发现时

会惊讶:原来如此

我讲,您听

……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1)

运城市

关羽的前身

河东解池面大水深,直通南海。池旁有座寺院,主持方丈是个善下棋的老僧,他棋艺高超,从没输过。这年,解州地界一连数月滴雨末落,禾苗枯黄,民无生路。一天,突然来了个红脸大汉要与老僧对弈,两人一连下了数局,也没有分出个高低。大汉要求再战,老僧说他心绪烦乱,稳坐不住。大汉问其原因,老僧叹息道:“解州地方数月滴雨未下,庄稼将要旱死,百姓们可怎么活呢!”大汉闻言即坦诚告曰:“吾就是南海龙王,因玉帝不准向这方行雨,上意不可违抗。我此番下界一是察看灾情,亦是散心解闷。”老僧见龙王爷就在当面,立即跪倒在地,恳求其施恩行好,布云降雨,普救众生。大汉为难地说:“若降雨必犯天条获罪,后果很是严重。”老僧跪地不起,苦苫祈求,大汉终于应允。他交代老僧道:雨过之后盐湖水面将冒出一股红水,请方丈接了此水并妥为保管。”老僧满口答应。说话之间但见阴云四起,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老僧惊喜之余,转身寻找大汉,却再也不见踪影。大雨整整下了一天一夜,旱象解除,百姓得救。雨停之后,老僧来到湖边,果然有一股红水从湖底升起。老僧急忙接来装入桶内,严严实实盖好置于僧房。一百日之后,老僧打开桶盖观视,只见一个红脸男童从桶中跳出,此人便是日后的关羽。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2)

永济市

《西厢记》发源地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西厢记》故事梗概是: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就在寺中借厢住下。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花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许愿说:“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要二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莺莺出谋,几经周折定了终身。这件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使她只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她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作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结为连理。

河津市

女娲娘娘造人

传说女娲能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化育出七十样东西来,她的一段肠子就曾经化生出十个神祗。女娲最伟大的创世业绩,表现为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造出鸡,初二造出狗,初三造羊,初四造猪,初五造牛,初六又造出马。到了初七这天,女蜗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模样造出了一个个小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感到速度太慢。于是扯下一根藤条,蘸满泥浆,挥舞起来,星星点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可是怎样让人类永远生存下去呢?要是死了一批再重造一批,那太麻烦了。 于是她就创建了婚姻制度,自己充当人类的第一个媒人,把男子和女子们配合起来,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传种接代,繁衍下去。 因此,这位中国第一个媒人,便被后世尊奉为媒神,又称“高裸”,也就是婚姻之神、媒人之祖,或者叫做“婚姻介绍所”的第一任“所长”。人们祭祀这位婚姻神,典礼十分隆重,修了女娲娘娘庙或高媒庙,用“太牢” (猪.牛、羊三牲齐备)最高礼节来祭祀。在每年春天二月,青年男女在女娲庙前欢游作乐,《周礼》载,“于不时也,奔者不禁”是说情投意合的姑娘小伙们可以自由幽会,以天为帐,以地为床,这种自由结合谁也不能干涉,这就叫做"天作之合”。以后,那些结了婚而没有儿女的,也纷纷到女娲庙中求子,于是这位媒神又兼作送子娘娘了。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3)

闻喜县

台骀治洮水的传说

很古的时候,闻喜有条大河叫洮河。一年秋天,下了七七四十九日暴雨,洪水淹没了闻喜县。天帝派儿子台骀解救闻喜人民。台骀到了洮水上,看见是一条乌龙在作祟。他两脚蹬在河两岸,一弯腰抓住了河底的乌龙,右手抓住龙头往上提,左手抓住龙尾向下压,地面上的洪水很快便消失了。由于台骀与乌龙搏斗时用力过大,把闻喜的山脉和丘陵都给扭斜了。从此闻喜的地形便成了东北一西南走向。礼元镇高岭上的龙头堡村,便是乌龙的头被抬起的地方;堰掌镇就是压住龙尾处;灌底便是洮河的底。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4)

盐湖区

黄帝战蚩尤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黄帝姬轩辕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东南。当时这三个部落是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姬轩辕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这一著名战役使姬轩辕名震当时的世界,各部落酋长们称呼拥护他为“天子”,尊称他为“黄帝”。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5)

芮城县

姬昌食儿肉都为大业

来到“西侯度”我们惊奇地发现,西侯度的“侯”字缺个竖,“度字”没有三滴水。原来这个名字是因一个故事而来。西伯侯母子落难以后,都在这里度了一段时光,就把村名更改成了西侯度村。

殷商年间,纣王在全国分封了四路大诸侯,分管着八百小诸侯。西伯侯周姬昌的封地在西岐,西伯侯在他的封地一边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一边在金鸡岭修炼,他依靠四贤、八俊、三十六杰、九十九子管理朝政,西岐地域文贤,国泰民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周姬昌的贤明和西岐的昌盛,使纣王非常震惊,他非常害怕姬昌对他的皇位有威胁,就想方设法迫害姬昌,暗地派人把姬昌的母亲偷偷抓去,囚在人疙瘩岭下的深山洞里,派兵看守。使姬昌不能静心修炼。后来姬昌和他的弟子们想方设法把母亲救出洞。纣王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召姬昌回朝歌,然后将其囚禁在朝歌城中,长达7年之久,7年后,姬昌为了大业,卧薪尝胆,等待时机。这时姬昌的大儿子伯孝带上财宝美女到朝歌,向纣王进贡,要求替父坐牢,纣王不允,反而杀了伯孝,将其肉做成肉饼,并将肉饼给姬昌食用,姬昌明知是用儿子的肉做的,咬着牙吃了下去。纣王见姬昌并无反意,且对他百依百顺,就将姬昌放了。姬昌获得自由后,先到金鸡岭,后又走到母亲落难的人疙瘩岭,到人疙瘩岭后,碰到了一位名叫申杰的老人,姬昌向老人诉说了自己的情况后,老人听说是姬昌遇难,经过此地,心里十分难过,便到岭上叫了几位老人,热情地招待了姬昌,住了一段时间后,因姬昌大业未成,而返回西岐,村民们给姬昌凑齐了路上的盘缠,申杰老汉用毛驴将姬昌送到了西岐。姬昌到西岐后,和群臣们宴请了申杰老人,临别时赠送了好些财宝。申杰老人回村后,和乡亲们商议,西伯侯母子落难以后,都在这里度了一段时光,就把村名更改成了西侯度村。他们用西伯侯赠送的财宝,在村里盖了西伯侯庙,周灭商后,改为文王庙,自商末周初以后,文王庙香火不断,此庙毁于日寇侵华期间。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6)

临猗县

大小嶷山

在临猗县,有大小两座土山,分别叫大嶷山,小嶷山,提起这两座山名,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有九个被后羿用箭射了下来,剩下的一个躲在深山不敢露面,这可把老百姓坑苦了。原来受到灼烤折磨的人们像落入成万丈深渊,只能在冰冷和黑暗度日,大伙儿知道,太阳多了不行,没了更不行,面对现状,却是无可奈何,只能摇头叹气。有个叫二郞的小伙子,生就一副铁塔似的身架,眼若铜铃,声若洪钟,他一拍胸膛,带了根扁担就去找太阳,请他出山,为民造福。吓白了脸的太阳哪肯应承,一气之下、二郞无处躲藏,只好答应二郞的要求,可提出了一个条件:“你若赶上我,我就依了你,若赶不上, 我就把你也拉进深山。”二郞哈哈一笑:“这有何难!”人常说:“空走赶不上担担子的,为了走得快,他用扁担一头挑起一座大山。

当年,太阳在天上就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一瞬间,他跃出地面,行走如飞。二郎担着两座山,如同挑着两个箩筐,步若流星。眼看追上了,太阳呼出一阵狂风,飞沙走石。二郞被迷得口难张,眼难睁,他揉揉双眼,吐出口中的沙土,紧追不舍。走呀,走呀,眼看赶上了,太阳使出法术,于是猛雨冰雹阵阵袭来。怎奈二郎自幼砍柴耕地,练就一身铜皮铁骨,雹雨怎能挡住脚步。太阳面现怒容,又猛喷烈焰。这一招也真够厉害!二郎顿觉头晕目眩,口干舌燥,两腿发麻,皮肤也烤脱了一层。他紧咬牙关,只有一个心愿:一定要赢了太阳,拯救百姓,心劲一来,两腿更加快了速度。紧赶慢赶,终于扯住了太阳的衣襟。这时正走在山西地面,太阳的招儿使完了,也被二郎的诚心感动了,答应每天出巡一次,给民间送去光明和温暖。二郎也真累了,放下担子。两座山一座叫吕梁山,一座叫太行山,也就永远留了下来。他发现脚上鞋子里灌了不少泥沙,才想起应该倒一倒了,这一倒就倒出了两座小山。一个叫大嶷山,一个叫小嶷山。太阳在天上享着人间的供奉,也感谢二郎,就把二郎也请到天上当神去了。大小嶷山从此香烟缭绕,每到干旱季节,这里便生出灰蒙蒙的云雾,不久就化雨落在地面,所以大嶷山就又称云蒙山或云梦山了。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在民间久久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跨入新世纪,临猗县兴建郇阳广场,在醒目位置矗立一座二郎担山赶太阳的大型石雕,大力弘扬二郎负重赶超、追求光明的奋斗精神。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7)

垣曲县

舜的故事

山西垣曲县同善镇附近有一个斜井村,村中有一古井,人称“舜井”,即传说舜的继母推舜落井处,斜井村附近又有诸冯山,传说是大舜的出生地。与诸冯山相距不远又有一座瞽冢山,传说此山则是舜的瞎眼父亲瞽瞍坟墓所在。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8)

夏县

七沟八岔柳仙洞

夏县太宽河流域有个叫柳仙洞的村子,是由沟沟岔岔几十个自然村组成的村子。说起这个村名的来历,还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传说呢。

说起柳仙洞一带,倒是个好地方,土壤肥沃,风景秀美,是中条山深处有名的好地方。不光地上物产丰饶,地下也满是宝藏。就说齐峪这个小山沟就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而且伴生着品位极高的银矿。有人说早在三皇五帝时这里就有人探宝采矿,如今还有留下的矿洞。

也不知什么年间,从遥远的西方来了一个喇嘛僧,他是个身怀绝技却有贪得无厌的家伙。他探知中条山山间有一个藏着奇珍异宝的山洞。也不知那家伙用了什么魔法,反正是打开了山洞的门,盗走了许多宝贝。美中不足的是一个非常珍稀的银马驹和一个铜马驹给溜走了。他在山间找呀找,七七四十九天过去了,九九八十一天也过去了,终于探察到银、铜马驹就藏在齐峪这个山沟里。这个喇嘛僧在莲花台的山头上捉到一头千年苍鹿,用鹿角做了一把奇异的钥匙。他设坛祭起这把钥匙,只要祭满一百天,就可以打开齐峪的山门,捉到银马驹和铜马驹,这下就可以拥有梦寐以求的珍宝。

说来也巧,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 三皇五帝时一位调皮的放牛顽童随意在河边插的一根柳棍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历经岁月的风风雨雨居然成仙了。眼看着一百天就要到了。这位柳树大仙坐不住了,要挺身而出,为一方百姓留下一点财富。九十八天过去了,第九十九天满怀着希望来了,喇嘛僧就要得到银马驹和铜马驹了,不禁飘飘然起来。可是,当第一百天的太阳照亮山谷的时候,真是傻了眼,大沟小岔都长满了高高大大的柳树,并且这些柳树布下了巨大的迷宫,让贪婪的喇嘛僧转得晕头转向,怎么也找不到齐峪这个熟悉的山沟沟了。他每走一步,那垂下的密密麻麻的柳枝都会狠狠地抽他一下,直抽得他伤痕累累,奄奄一息。当他的同伙闻讯赶来营救时,他已经一命呜呼了。他盗得宝物至今都没有人知道藏在哪里了,空留许多叹息。而奇怪的是齐峪这个山沟沟至今还有铜矿和银矿,人们都说那是喇嘛僧没有盗走的铜马驹和银马驹的缘故。正是柳树大仙护宝有功,人们便把这七沟八岔统称柳仙洞了。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9)

平陆县

后土娘娘计骗祖师神

传说后土庙本来是祖师神最先选中的,却被娘娘用计给骗走了。祖师神为了选择一处理想的地方作庙宇,曾到各处采寻,当他云游到中条山上空时,一眼就看中这里的地脉,便拔出宝剑插到这里,作为标记。娘娘姊妹同样为选择庙地跑了很多地方,也看中了这块宝地,无奈已被祖师神宝剑所号,放弃了又不甘心,遂起了争夺的念头,耍了一个手段。乘祖师神尚未动工时,悄悄把宝剑抽出来,将自己一只绣鞋埋到地里,再把宝剑从鞋上插下去。当祖师神要在这里动工时,娘娘便双双阻挡,说她们占在先,祖师神占在后,有埋鞋为记。祖师神性情直爽,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没想到娘娘会捉弄自己,见到宝剑果然插在鞋上,便不再相争,而另找地方去了。娘娘就这样把宝地据为已有。祖师神另选了距离这里以东约二里远的“龙首观”。虽然比不上娘娘庙的地势,却也颇具规模,有山门、正殿、后楼、禅院等建筑,四周高墙围绕,另有一番气象。当地群众每当谈起娘娘计骗祖师的故事,都说:“怪道世人勾心斗角矛盾,连神仙也有使心眼的时候呢!”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10)

稷山县

后稷的传奇一生

后稷的名叫“弃”,是周族的始祖。传说在远古时候,帝喾有个妃子,叫姜嫄,是有邰氏部族的女子,她就是后稷的母亲。有一天,姜嫄到山野中去游玩,看到了一个巨人的脚印。这个脚印是如此之大,使姜嫄看了以后十分惊异,也十分兴奋,忍不住想抬脚去踩一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真的这么做了。她踏到那个大脚印上,当踩到拇趾处的时候,身心似乎受到了什么震动,回去以后就怀孕了。怀胎期满,姜嫄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是母亲踏了巨人的脚印就怀孕生下的,人们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族中有人就觉得这可能是个不祥之兆,担心以后会惹出什么灾祸,就把孩子丢弃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可是说来也怪,在那么窄的巷子里,牛马等牲畜路过时,不仅都很小心地躲开这个孩子,使他不被踏伤,而且还喂他奶吃。就这样,这个孩子不仅没被牛马踩死,而且一直毫发无伤,平安无事。人们看到这种情况,就又想把孩子丢到山林里去。他们抱着孩子来到山林,却没想到正赶上许多人正在林中砍树,到处都吵吵嚷嚷,热闹得很,实在无法把一个孩子丢在那里。族人们无法可想,只好抱着孩子转到一条河边。当时天气寒冷,河水已经结了冰,他们就把孩子丢在冰上,以为他即使不饿死,也会冻死了。谁知就在这时,一大群鸟儿飞过来,落在孩子身旁。它们纷纷张开翅膀,有的伸到孩子身下把他垫起来,有的覆盖在孩子身上,就这样给他取暖。过了一段时间,等人们再去看时,鸟儿见到有人来了,就都飞走了,留下可怜的孩子在冰上哇哇地哭起来。经过这几件事以后,人们都很惊异,不敢再丢弃这个孩子了。孩子的母亲姜嫄当然更心疼,她还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有些神异,就把他抱回来家抚养起来。由于这个孩子几次都差点遭人抛弃,所以给他取名叫“弃”。弃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长得虎头虎脑,壮实可爱,而且胸有大志。他做游戏时,喜欢弄来一些瓜、豆、青麻等的种子,把它们种在地里玩。后来,这些瓜、豆、青麻什么的都长得很茂盛,果实累累。弃长大以后,就特别喜欢而且擅长耕种一类的事情。他会观察各种土地的特性,辨别哪种土地适合种植,哪种土地不适合种植,选出适合种植的土地来耕种,庄稼就长得好。老百姓看到了,就都跟他学,于是他所在的地方的庄稼就年年获得丰收。弃带领百姓种庄稼,打的粮食越来越多。这事越传越远,最后传到了当时的天子帝尧那里。帝尧听说以后非常高兴,就召弃来做农师,让各部族的人都学他的耕种方法,这样天下的粮食就多起来。饥荒减少了,许多原来挨饿的人不必再挨饿了,天下人都因弃的工作而受益。后来帝舜做了天子,因为弃为天下人立了这样大的功劳,帝舜就把他封在邰这个地方,称号为“后稷”。后稷的后代都姓“姬”,由后稷为始祖的这个姬姓部族就是周族。后稷带领百姓播种百谷,使粮食丰收,民众有饭吃,受到天下人的爱戴。他死后,被安葬在西南方黑水之间的都广之野。他的墓园方圆三百里,位居天地的中央,黄帝时的神女素女就出自这里。在这个墓园里,有豆子、稻谷、黄黏米、秫米等各种谷物,它们全都自然生长,不分冬夏,结出的籽粒都光滑得如同脂膏。这里生长着奇异的灵寿木等各种花草树木,一年四季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鸾鸟在这里歌唱,凤鸟在这里跳舞,还有各种珍禽异兽也成群结队,生活在这里。也有人说,后稷死后又复生了,身体的一半已经变成了鱼。相传后稷有个孙子,名叫叔均,他发明了用牛代替人拉犁耕田。从此,人们的农事劳动更加便捷了。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11)

万荣县

张仪古道与万荣笑话

秋风楼下有条古道,叫张仪古道。当年张仪就是经过这条古道,过河入秦成为宰相的。传说他是万荣笑话祖师爷。当年跟谷鬼子在云蒙山上学艺,学成后出访各国,却屡屡碰壁,还被人诬陷成贼。回乡 后老师问他,万荣笑话你会讲吗?这样一个时代,讲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讲帝王才能听进去。他听从老师的建议,学了一肚子笑话,去了秦国,当着秦王面,讲了三个笑话。秦王大悦,说这个人可以当宰相。

董永传说

在董永家附近田家窑村有个庄户人家姓田,田家有位姑娘叫田仙,田仙自幼聪明伶俐,人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而且做得一手好活计,她织的布光滑、平整、细密、柔软,常常被选为朝廷贡物。人们都说她是天女下凡。后田仙被董永的孝心所感动,嫁给了董永。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12)

绛县

柿埝沟变四眼沟

在很久很久以前,传说有一对夫妻带着一双儿女逃难来到绛县的大西北,选择在西北山下居住,当时,此地沟深山高石头多,山、沟、埝相互纵横交错,气候十分恶劣,为了养生胡口,夫妻用勤劳的双手在埝上载很多很多的柿树并开了些慌地,可万万没想到来年天气大旱,种的粮食颗粒不收,唯独柿树没有受到影响,为此夫妻产生以种柿树为生,时间长了,树越种越多,便招来很多难民落户载树,柿子丰收了、天地绿了、老天会下雨了、生活也好了。因此,人们就起村名叫柿埝沟。久而久之,也有人说为了纪念这对勤劳的夫妇,村名改为思念沟。再到后来,由于兵慌马乱,没人再种树了,由于运煤困难,却砍树当柴烧 树砍光了 只剩下四条沟 所以人们叫起了四眼沟。

山西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有哪里(一县一景一故事)(13)

新绛县

锯缸老人为塔弥缝

绛州龙兴塔据传为唐代所建,塔顶原有一金葫芦,日夜放光。南蛮子到绛州盗宝时,看上了塔顶的葫芦,便张弓搭箭,射向天际塔顶。前两箭都射偏了,连葫芦边都没擦着。第三箭眼看就要射个正着,不料惊醒盘卧塔顶的一条巨蛇,蛇一甩尾巴,将羽箭拨歪,箭擦着系葫芦的金链而过,带过葫芦,晃了几晃,终于没有掉来,但却失去了金光,成为乌铁。南蛮子一气之下,用弓弦劈向塔身而去,此后宝塔裂开一条小缝。一天宝塔脚下的一天门巷里来了一位锯缸匠,在这里转来转去,一天到晚不住吆喝:“箍大的咧!箍大的咧!”人们拿来盅碗盘盏,他摇摇头嫌小,人们又搬来了许多坛罐瓮缸,大大小小,摆满一地,可他也不屑看一眼,嘴里只说:“太小!太小!”人们便生气了,指着塔说:“塔倒大,裂缝了,你有能耐去箍塔吧!”这位锯缸老人听了这话反而点头微笑。这天夜里忽然风声大作,方圆几十里却恍惚听得到宝塔铃叮当响,一直响到雄鸡报晓。天亮后人们看见塔上结结实实的打了一圈铁箍,塔的裂缝弥合了,那位锯缸老人却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