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川剧文化(打造四川文化自信金字招牌)(1)

人民网成都12月25日电 (王军)今日,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名人论川剧——川剧传承发展论坛”第二场论坛成功举办。作为第四届川剧节的重要活动,第二场论坛邀请任庭芳、陈巧茹、齐爱云、肖德美四位戏剧大师莅临活动现场,与观众、网友共话川剧的传承发展,从川剧特色、川剧文化推广、川剧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如何以川剧为媒,挖掘四川文化资源,打造四川文化自信的金质名片。

川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论坛嘉宾任庭芳是川剧名丑,专攻丑角表演艺术,擅长袍带丑及褶子丑,谈及川剧的特色,自然离不开丑角。扮相夸张、语言诙谐、贴近生活,雅俗共赏,川剧丑角有着别样的魅力,让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收获思考。论坛嘉宾“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认为川剧在人物塑造上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审美,希望观众们能够走近川剧,欣赏川剧之美。而作为秦腔的四大名旦,论坛嘉宾齐爱云谈起川剧,也藏不住心中的喜爱,她表示秦腔和川剧的渊源很深,戏剧表演者要学会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各家之长,再运用到传统戏剧的传承发展中。论坛嘉宾肖德美是川剧小生的代表人物,在舞台上塑造了多个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他在论坛现场表演了川剧小生的眼法和扇子功,戏剧人物风流潇洒的性格在舞台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何培养川剧人才?如何推广川剧,让更多人欣赏川剧之美?论坛嘉宾们献计献策,用思维的碰撞形成智慧的火花。除了专注川剧基本功的练习,任庭芳认为青年演员需不断提升文化修养,深入理解人物才能将其演到观众心里去。谈起川剧的推广,陈巧茹和齐爱云聚焦新媒体,表示或可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动漫、游戏中嵌入川剧元素,或可用小视频短平快地展现戏剧的魅力。

川剧积淀着千年文化精华,新时期振兴川剧的呼声再次雀起。名人论川剧——川剧传承发展论坛通过互联网 融媒体传播手段,上线下交互形态,让广大川剧迷有机会与戏剧艺术名家亲密接触,共同为川剧“把脉”,寻找川剧传承振兴之路,将川剧文化推向世界,让更多人领略至美川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