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爱自己的十个方法(心理学一见钟情)(1)

在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中,就讲述了一个关于“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

男女主两个人在火车上相遇,一路伴随着的交流,相谈甚欢,两个人都感觉对方是自己的“知己”。

于是,在下车的时候,男主邀请女主一起下车:“你愿意跟我走吗?”

女主欣然同意。

两个人就产生了一段纠缠了半生的爱恨情仇。

有人说: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只不过是对方长得好看而已。

也有人说:一见钟情与物质金钱无关,仅仅是爱上对方这个人。

那么,当我们产生一见钟情时,有哪些感觉?

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个人产生一见钟情?

心理学家爱自己的十个方法(心理学一见钟情)(2)

-01一见钟情出现时,有哪些感觉?

作家黄永玉写过这样一句话:

“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是爱上他了。”

对于这句话,深以为然。

1、一见钟情时,你会有分离的感觉

比如:

你跟对方明明是初次见面,你们之间接触的时间或许只有几分钟,几十分钟;但分别的时候,你心中却有着强烈的“不舍”,割裂感,分离感。

那种感觉就像:离开了对方以后,或许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对方了。

你有一种冲动:“我要立刻跟他在一起,我要立马表达自己的感情,不然就会后悔”。

2、一见钟情时,你的眼中只有对方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当你对某个人产生了感情,那一刻你们四目相对,你感觉周围的世界都静止不动了。

没有风声,没有行人的说话声,没有车水马龙声;你的思维,意识,在那一刻就像电脑宕机,出现了片刻的短路。

你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想念,你的眼中只剩下对方。

在那一刻,你感觉自己好像从头顶到脚底板,都有电流闪过一般的酸麻感。

心理学家爱自己的十个方法(心理学一见钟情)(3)

3、你想要跟对方有进一步的接触

一见钟情产生时,你的内心是矛盾的。

你十分渴望跟对方有更多的接触,一刻都不愿意浪费;你想立刻,马上认识对方,了解对方,跟对方有更多的交流,恨不得马上确定恋爱关系。

可你又是胆怯的,犹豫的,你不知道自己突然打扰是否会给对方造成一些困扰。

于是在理智与感性中,你很容易错过这样一段感情;然后你心中有深深的遗憾感,无法抹除。

明明只见面一次,那种感觉却像失恋。

心理学家爱自己的十个方法(心理学一见钟情)(4)

-02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人产生一见钟情?

1、一见钟情,是“能量场相互吸引”

你相信吗?对于一见钟情的彼此来说,是因为两个人身上有着“相互吸引”的能量场。

能量场是相互吸引的,而他们身上的某些特质又是相似的。

心理学上认为:

当我们对某个人产生一见钟情,是因为对方身上有我们潜意识所熟悉的特质。

比如:气味,气质,感觉,长相等。

或许对方跟你喜欢,在意的人长得很相似。

跟父母身上的某些特点相似,跟自己的某些方面相似,这些就是“相似性因素”。

换句话说:

我们更容易被那些与我们相似度更高的人所吸引。

心理学家爱自己的十个方法(心理学一见钟情)(5)

2、“情绪理论”

爱情产生的前提是什么?必定是“情绪波动”。

让你情绪波动剧烈的人,要么让你无法自拔地爱上他,要么让你无法克制地恨他。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吊桥效应”。

一个人在吊桥上行走,走到吊桥中间时,桥面会随着风的吹动左右摇摆。

这个人的情绪就产生了波动,他感到心跳加速,出汗,紧张;这个时候,迎面走来一个异性。

这个人就会误以为自己产生的情绪波动,是因为爱上了眼前的人。

这就是情绪变化导致我们感情的偏差。

也可以理解为“错误归因”。

一见钟情时,就是一半真实,一半幻想。

你对这个异性产生好感是真的,但未必有你想象中那么强烈。

心理学家爱自己的十个方法(心理学一见钟情)(6)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即使我们初次见面,但我却感觉我们好像上辈子就认识一样。

你看向我,我看向你,下一刻我们默契地发出笑声,然后跟对方说一句:“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

就像《红楼梦》里面,贾宝玉初次见到林黛玉时,他说: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可那的确是他们初次见面,难道贾宝玉是在梦中见过黛玉妹妹?

说真的,一见钟情时,你无法掌控自己的理智。

那一刻你想的是:

“无所谓,爱就爱吧,错就错吧,决不能让自己落下遗憾。”

心理学家爱自己的十个方法(心理学一见钟情)(7)

今日话题:

你有没有一见钟情的经历?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