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毛先生带着孩子

在云南昆明的一家耐克店买衣服时

遭到了店员歧视

孩子挑好的衣服被店员抢走挂回衣架

并且嘴里骂骂咧咧,出言不逊

毛先生妻子上前理论时

脖子被对方抓伤

毛先生表示

自己当时穿着工地上工作的旧衣服

猜测自己一家因此遭到歧视

此事引发网络热议后,8月19日晚,一位自称是耐克云贵川的负责人给毛先生打电话道歉,并表示已开除涉事店员。之后,耐克方面通过媒体公开道歉。毛先生表示,自己接受道歉,但不接受任何补偿,以后也不会再去耐克店里消费。

孩子们想要人生中“第一件耐克”

毛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吉利镇人,他和妻子育有三个孩子,其中女儿15岁,大儿子13岁,小儿子只有9岁。

“三个孩子成绩都不错,小儿子还考了年级前三,我很早就答应了要给他们买几件新衣服。”

孩子们想要买什么牌子的衣服?毛先生表示,当时三个孩子经过商量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都想要人生中第一件耐克牌衣服。

家长称购物过程中遭“歧视”

8月13日,毛先生和妻子带着3个孩子前往云南昆明昌源中路的一家耐克专营店买衣服。然而一进门,毛先生就感觉到了耐克店员不友好的眼神。“从我们进去的那一刻起,店员的眼神里,就充满了歧视。”

毛先生表示,当天因为出门急,没有来得及换下工地上工作时穿的衣服,他的灰色T恤是20多元从地摊上淘来的,下摆处破了一个洞,脚上是一双老式黑色布鞋,花15元买的。

耐克涉事店员相貌(外来务工人员买衣服被侮辱歧视)(1)

毛先生当天穿的衣服(图片由本人提供)

耐克涉事店员相貌(外来务工人员买衣服被侮辱歧视)(2)

毛先生当天穿的鞋子(图片由本人提供)

当时在感受到店内的微妙气氛后,他本想让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去买衣服,自己就在店外面等着,“一是不想给孩子们丢脸,另外也不想呆在那样的氛围下。”

然而,妻子在得知了他的想法后,劝解他“不要管其他人的看法”。

于是毛先生就抱着“赶快买完结账走人”的想法,陪妻子和三个孩子进店挑选衣服。当时,他们带着女儿和小儿子去了二楼,大儿子则独自在一楼选衣服。

一开始,小儿子看中了两件衣服和一双鞋,但那双鞋只有32码,他们便请工作人员帮忙找一双34码的鞋,工作人员只是一脸不耐烦地说“没得”。

没多久小儿子就一脸委屈的跑了过来,他们询问后得知,孩子手中拿着两件已经选好的衣服,一名女店员却一把从孩子手中抢走了衣服,并把两件衣服重新挂在了衣架上。

耐克涉事店员相貌(外来务工人员买衣服被侮辱歧视)(3)

事发当天照片

女店员与妻子发生肢体冲突

毛先生称当时他的妻子第一时间找到店方进行理论,希望当事女店员能够向孩子道歉,但对方态度很差,他们不想惹麻烦,便想着换一家店去买衣服。

然而,就在他们转身准备下楼时,当事女店员却仍然不依不饶,“对方骂骂咧咧地,嘴里的脏话越骂越难听。”

期间,他的妻子与当事女店员发生了肢体冲突,妻子脖子上有几处被对方抓伤,经民警调解,双方就动手的事情达成和解。当时,他们曾要求查看监控录像,他和妻子都想知道小儿子和当事女店员之间发生了什么,但一开始却遭到了拒绝。

当时在警方的帮助下,他们最后还是看到了监控录像,但毛先生称,那段监控视频并不清晰,只能确定小儿子在选衣服时,当事女店员从孩子手中拿走了衣服。事发当天,毛先生便拨打了耐克公司的服务热线,反映在昆明这家耐克专卖店的遭遇,并希望当事女店员能够就此事向他们道歉,然而直到事发后的第6天,他们才接到了耐克公司方面的电话。

耐克涉事店员相貌(外来务工人员买衣服被侮辱歧视)(4)

毛先生的朋友圈

耐克回应:涉事店员已离职

据《潇湘晨报》消息,耐克公司回应表示,涉事的工作人员在沟通的过程中使用了不当言辞和消费者产生冲突,公司已对该店员进行了严肃处理,该店员目前已经离职。

此外,耐克方面还表示他们正在和消费者积极沟通,向这位消费者表示诚挚歉意。

耐克涉事店员相貌(外来务工人员买衣服被侮辱歧视)(5)

耐克公司回应截图

对此,毛先生表示:“他们耐克公司那边已经向媒体公开道歉了,他们开不开除店员是他们内部的事情,我们不做评价。我们在耐克店铺里受到的那种侮辱歧视,要他们(耐克)向公众道个歉就可以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当事人回应质疑

此事引发网友热议,很多网友谴责店员区别对待的行为,但也有部分网友评论称,毛先生一家去该店铺购物,超出了经济承受范围,店员或是认为他并不会购买产品;也有网友评论称,夫妻俩不该带孩子去购买超出其消费能力的产品。

对此,毛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去的是一家换季折扣店,而且店内有满4件打7折的活动,平均下来一件衣服价格在百元左右,价格虽不算便宜,但也在他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这是孩子的心愿,我们就带孩子去了。”

也有网友分享了类似的遭遇:

耐克涉事店员相貌(外来务工人员买衣服被侮辱歧视)(6)

你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吗?

综合|极目新闻 潇湘晨报 北京青年报正观新闻

来源: 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