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的历史三台,古称梓州唐代时朝廷在四川置剑南东西川节度使,西川治所在成都东川为梓州三台与成都齐名北宋时改东川节度使为潼川府,治地包括现绵阳遂宁资阳大部清时置三台县,民国时三台县也是川中川北重要的经济和交通要地,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部设在三台县城关,抗战时三台人民为抗战输送了很多热血青年到前线,也为抗战提供了无数的钱粮,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四川三台县城排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四川三台县城排名(川中的经济发展洼地-三台)

四川三台县城排名

三台的历史

三台,古称梓州。唐代时朝廷在四川置剑南东西川节度使,西川治所在成都东川为梓州。三台与成都齐名。北宋时改东川节度使为潼川府,治地包括现绵阳遂宁资阳大部。清时置三台县,民国时三台县也是川中川北重要的经济和交通要地,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部设在三台县城关,抗战时。三台人民为抗战输送了很多热血青年到前线,也为抗战提供了无数的钱粮,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解放后,三台隶属于遂宁专区,同期川北设立绵阳专区。随着进一步行政区划的调整,遂宁专区并入绵阳地区。当时的绵阳地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地区。1985年随着德阳遂宁广元的相继成立地级市。三台县由于当时经济条件还不错留在了绵阳市,射洪县当时也想留在绵阳市最后由于遂宁的坚持而去了遂宁市,经济条件落后的中江县伴随绵竹这样的经济强县搭配被分到了德阳市。

三台的交通

三台的崛起是成也交通败也交通,在民国时,三台是四川交通重镇。水路的涪江可以直接从顺重庆达到上海,80年代时三台还有船工。陆路是陕西到重庆,成都到川东的十字地带。随着宝成铁路的建成,绵阳开始崛起,随着60年代三线建设的推进,东北、华北、华东的众多工业企业在四川的城市,绵阳是重点,以及江油建成一大批企业,也为90年代后江油绵阳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台逐渐失去交通枢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地位。

三台工业的发展历程,

在80年代前,三台的工业门类规模在四川一般县市都是名列前茅的,随着乡镇企业的的发展,三台形成完备的机械纺织食品工业,那是最繁荣的时期。一直到90年代开始沿海的崛起开始衰落。绵阳第一棉纺厂不是在绵阳市在三台,凯江沿岸形成缫丝厂2个,酒厂2个,纸厂,水泵厂,烘干机厂,床单厂,剑南水泵厂等等,产销两旺。这在当时一个工业落后以农业为主的四川盆地,三台县的经济是繁荣的,以至于在我94年到三台县城上学时,老师们去忆苦思甜的地方是仁寿,说那些学生才舍得吃苦哦,鼓励我们好好学习。时过境迁,仁寿县依托成都经济区把三台已经甩了几个翻翻。

90年代中期我上学那是三台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主要是受浙江江苏的乡镇企业冲击,由于内地的企业经营成本已经技术原因,到最后举步维艰,2000年前后,基本三台的企业全部卖光,那两届有个大人被调侃为“邱卖光”,工人下岗,那是三台的黑暗时间。

记得很清楚95年三台烘干机厂的技术骨干被山东的乡镇企业挖走了。一个个有维修性开始的企业就这样走到了末路。

而同期的绵阳,德阳由于很多是国有大型企业,经受住了沿海的冲击。

三台的教育

9.18事变后,东北沦陷。东北大学搬入三台,随着东部腹地的进一步沦陷,西南地区有几个高校搬入地,昆明、成都、三台、宜宾李庄(同济大学)。

一直到抗战结束东北大学回家,留下很多师资力量,也为后期成立的四川师范学院前身以后后来的三台中学,都有出现东北大学教授的身影。三台中学也成为国家示范重点中学。90年中期,随着三台的衰落,基本没有一个做大做强的企业。很多企业直接破产,资产一些当然落入少数人的腰包。那时外出打工还是一个新鲜名词,很多人还没有踏出这一步。三台开始重新陷入贫穷,当时老公陪着老婆出去真的不是笑话,那是现实,悲哀,娃儿要上学,没有工作没有土地。也就是90中后期三台的娃儿们开始认真学习了。成绩直线上升,以至于到现在每年三台出的清华北大真的不少,但是真的很少回去,很多是回不去啊,伤感而无力。现在寒门也能出人才,说的就是三台。三台人对教育的重视还是一如既往。写下这一段真的很伤感。

三台的周边县市的发力而三台有力发不出,有时间再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