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或成为人才,或成为庸才,或成为废才。为何差异如此巨大?

“性相近,习相远”,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不一样,接受教育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特别是教育,作用至关重要,无可替代。

人生经历的教育大概分为三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家庭教育(人生成就60取决于家庭教育)(1)

正是因为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都想尽一切办法,送自己的孩子进重点学校。诚然,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是人之常情。但是,把子女的教育责任全部托付给学校,对于子女的成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接下来,让我们以学校由古至今的演变为脉络,理性分析人的一生当中所经历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浅析各种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古代学校

中国古代,学校大概分为国学、乡学和私学三大类型。国学是中央政府设立的学校,一般称为太学、国子监、国子学。乡学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一般称为府学,县学。私学是私人创办的学校,一般称为义学、家塾、私塾、书院。据历史记载,孔子是我国私学的开创者。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家庭教育(人生成就60取决于家庭教育)(2)

图片来自网络

在古代,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由中央政府、诸侯、贵族和地方政府掌握。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入读国学和乡学。另外有一小部分人入读私学。绝大部分人是没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而这绝大部分人的成长和进步,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按照世俗的思维,只有入读国学和乡学,才有机会成就一番事业。事实上,历史上众多的杰出人物,如范仲淹、张居正、王守仁、林则徐、梁启超等,他们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私塾或者书院里面读书学习。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家庭教育(人生成就60取决于家庭教育)(3)

图片来自网络

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小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祖父母、父母的言传身教、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之下,他们树立了正直、敬诚、清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了报效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现代学校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国家在百废待兴的艰难局面下,将教育作为基本国策,重点发展基础教育,分阶段实现了9年义务教育和12年义务教育。

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以“科教兴国”和“产教融合”为战略指导,逐步建立了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教育事业伟大成就。

目前,我们正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为主要抓手,以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现代化,一步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减区域数字鸿沟,最终实现教育公平化。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现代学校,采用年级制、班级制,以教材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标准化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让更多人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比起古代的太学、国子学、府学、县学和私学,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但是,现代学校的教与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位置,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家庭教育(人生成就60取决于家庭教育)(4)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高考这支无形指挥棒的影响下,重点还是落在了学科知识和考试成绩上面,结果导致了高分低能、巨婴、厌学、抑郁等各种问题的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

另外,我们也要冷静和客观看待问题,老师们的教学教研的任务很重,工作压力很大。一个老师不但要帮助几十个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还要应付自己的岗位工作的各种考评,实在没有办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讲得直白一点:每个孩子是父母的唯一,或者是1/2,1/3。班里面每个学生是老师负责教育的1/40,甚至是1/50。如果父母不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承担起来,反而把孩子成才的希望全部托付给学校和老师,既不现实,也不明智。

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主要指一个人完成学校教育之后,从工作实践和社会活动当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获得人生阅历和经验。也包括一个人在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时,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所学习到的知识。

众所周知,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也是一个“大染缸”,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据了解,现在有很多在学校读书的少年儿童感觉到困惑和迷茫,因为他们发现,社会上很多现象跟学校教育差异很大。例如:学校要求文明礼貌,社会上却充满傲慢无礼;学校要求诚实守信,社会上却到处尔虞我诈;学校要求遵纪守法,社会上却常见违法犯罪......

在孩子们对种种社会现象感到困惑和迷茫的时候,学校和老师会从大原则,大方向进行统一的教育和指导,但是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到因人而异,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循循善诱。

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了。家长们要教会子女辨别是非黑白,善恶美丑;鼓励子女志存高远,不甘平庸;告诫子女守朴求真,严谨自律。并且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给子女的稚嫩的心智穿上一件“保护服”,隔绝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

家庭教育教什么?

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偏重于语、数、英、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社会教育,则偏重于专业技能,而且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家庭教育,就是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忽视的,但是对人生成长更为重要的知识,在家庭生活中教授给子女。

我个人认为,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子女的道德情操,指导子女判断善恶美丑,锻炼子女独立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会子女人情世故的道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如果要精简的话,家庭教育可以提炼出两个核心和两个重点。两个核心是:人格体格,两个重点是:志向恒心

人格,就像人字的一“撇”。体格,就像人字的一“捺”。在12岁之前把人格和体格培养好了,人的一生就能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1,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他人、对事物、对自己等诸多方面的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

在12岁之前,孩子的人格还没有定型,祖父母和父母要通过言传身教,谆谆教诲,使孩子学会孝顺长辈、尊师重教、勤奋节约。孩子长大后,随着学识和阅历的增长,逐渐形成独特的性格,气质和人格。

2,体格,是指身体健康,体格强壮,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浅层次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深层次的身体素质就包括意志力和毅力。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家庭教育(人生成就60取决于家庭教育)(5)

图片来自网络

强健的体格是智育、德育和美育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父母们要经常带领孩子们跑步、爬山、打球,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锤炼孩子们强健的体格和阳光的心态。

3,志向,相当于人生的“北斗星”,在茫茫黑夜中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

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广大家长要从小陪伴孩子们阅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事迹和传记,指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长们可以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杰出人物的崇高理想和卓著奉献,激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的志向。

4,恒心,相当于人生的“定海神针”,在惊涛骇浪、千锤百炼的考验和磨难中激励着人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不是那些绝顶聪明的人,而是最有恒心和毅力的人。因此,广大家长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智力培养上,而是要加强恒心和毅力的修炼。

恒心的修炼,首先是要在“事上磨”,通过繁琐的事情培养孩子们耐劳、耐苦、耐烦的心态。其次是要在“心里磨”,要鼓励孩子接受挑战,参加竞赛,在竞技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承受挫败的苦涩。在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中修炼宠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俗话说:“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雪莲花”,广大家长对孩子们不能过度保护,要放手让孩子们去尝试,去经历,去担当。

家庭教育怎么教?

近年来,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和文章不计其数,但浓缩起来不过8个字“言传身教,躬身示范”。

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喜欢看书写作,悉心照顾老人小孩,处世豁达乐观,与人为善,做事严谨细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下,子女自然而然就会好学、孝顺、勤劳、自律和上进。

反之,如果父母“抽烟喝酒打麻将,只看手机不看书,待人虚伪又刻薄,遇事浮躁无条理”,却奢望子女“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不需要灌输式,更不需要命令式,最重要的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合一,言传身教,躬身示范,让子女在和睦融洽、明理勤俭、书香满室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健康成长。

结语

如果将人的成长历程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家庭教育就相当于种子发芽,根系往下深扎的阶段,根系扎得更深,树木才能长得更高大。学校教育相当于树木的主干生长阶段,因为根深固柢,所以直指苍穹。社会教育相当于树木的枝叶生长阶段,因为枝繁叶茂,所以生机勃勃。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家庭教育(人生成就60取决于家庭教育)(6)

大多数人只欣赏傲然挺立的树干和绿荫如盖的枝叶,却看不到泥土下面盘根错节的根系。没有根深柢固,何来直指苍穹?何来枝繁叶茂?

本文前面讲到的范仲淹、张居正、王守仁、林则徐、梁启超等历史杰出人物,纵观他们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人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童年时的家庭教育已经在他们的心田里播撒下的内圣外王、忧国忧民的种子,然后他们人生历程中遇到的挫折和磨难转化成了阳光和雨露,使心田里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激励着他们不畏艰险,忘我奉献,最后名留青史。

总结古今中外众多英雄豪杰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生的成就60%由家庭教育决定,30%由学校教育决定,10%由社会教育决定。

这个比例不是根据他们所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和阅历的数量来下定论的,而是根据能够决定这些知识、技能和阅历如何运用的“中枢控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如果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出了问题,知识、技能和阅历越多,反作用就越大。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根源在于家庭教育。

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孩子成才,请重视家庭教育,身体力行做好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