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五伦


每个地方传统风俗(前传后教民风习俗一读便知)(1)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兄弟有序,夫妇有恩,朋友有信。君对臣义,臣对君忠,父对子严,了对父孝,兄对弟爱,弟对兄恭,夫对妻恩,妻自然妇顺。

如果君不成君,臣则不忠,父不成父,子则不孝,兄弟残害。夫妇顺而家道存,但有不根据五伦,世界大变,风俗不正,为人没有纲常,即使五伦大变焉。

何谓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无三纲不能成五伦。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何谓三从四德

"三从"是指在家(指妇女)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父母之言不得不忍,父母之命不得不从,父母之令不敢迟延;丈夫之言不得不愿,夫死从子其母不可以代夫。

"四德"是指: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妇德:对公婆要有道德,即恭敬孝顺;妇容:对丈夫要有容貌,面带笑容,不可代愁颜;妇言:对外人谈话要和气,要宾容相待;妇功:持家要勤俭,外事要谦让。

何谓九族

高祖、曾祖、祖父、己父、自己、儿子、孙子、重孙、玄孙。

何谓三党

父党、母党、妻党。

父党有伯伯、叔叔、婶娘、同堂兄弟及姑爷表兄表弟皆可称父党。

母党除母己外,舅爷、舅娘及老表属母党。

妻党:丈人、女婿、岳母娘,舅。

何谓三父、八母

三父是指:生父、继父、关父。

生父:自己的父亲;继父:随母所代,关父是指拜寄的父亲。八母:生母:自己的母亲。嫡母:是前母死了,后来的母亲。庶母:为妾称庶母。慈母:三房四妾之类。出母、继母、乳母、嫁母。

前四母:生母、嫡母、庶母、慈母与父同堂共寝,合四母:出母、继母、乳母、嫁母与父有连代关系。

四季称谓

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十月为孟冬,冬月为仲冬,腊月为季冬

月中三旬别称

上旬称上浣,中旬称中浣,下旬称下浣。初一至初十为朔日,十一至二十为望日,二十一至三十为晦日。

写书贴各种称呼:

发八字写小儿订盟,定庚写庚酌,小儿周岁写啐盘,小儿喜酒写汤饼,女子出室写于归或写豆觞,娶亲写完婚,再娶写续弦,接厨子写大疤同,接鼓乐写大乐师,定花轿写室舆,写小轿写室顶一乘,接礼房先生写方驾.

指示礼仪

嫁女写 敬,做屋写祝敬,娶亲写贺敬,拜师写贽敬,

五七写奠仪

父母去逝写袱钱:一年写小祥,二年写大祥,三年写谭礼

你在曰严命,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母在曰慈命,父母俱死曰孤哀子,丈人写女婿称岳父,亦可称眷生亦可。女婿写丈人称子婿,姑父写舅侄称姑父亦可称眷生舅侄,写姑父称内侄。

请姑爹称侄孙,请姨爹称襟孙,祖父俱在称重庆下,父母俱在称具庆下。


哀挽(写舅母)(竖排以下同)

大懿德尊某府舅母某老孺人仙逝(右边竖排)

阃范犹存(中间竖排)

愚外甥XXX顿首奠(左边竖排)

公元某年某月孟(仲、季)春(夏、秋、冬)上浣(中、下)之祀日(最左边竖排)


哀挽(写姨母)

大耆德尊某府襟母某老孺人灵座(右边竖排)

驾赴燔桃(中间竖排)

愚襟侄顿首泣奠(左边竖排)

公元某年某月孟(仲、季)春(夏、秋、冬)上浣(中、下)之祀日(最左边竖排)


恭挽(写岳母)

大阃范尊某府岳母某老孺人千古(右边竖排)

情同失怙或写泰水生寒(中间竖排)

愚子婿某顿首泣奠(左边竖排)

公元某年某月孟(仲、季)春(夏、秋、冬)上浣(中、下)之祀日(最左边竖排)


恭挽(写岳父)

大硕德尊某府岳父某老大人千古(右边竖排)

南极星婺或流星满散或星沉五元(大字中间竖排)

愚子婿某顿首泣奠(左边竖排)

公元某年某月孟(仲、季)春(夏、秋、冬)上浣(中、下)之祀日(最左边竖排)


或恭挽(写岳父)

大硕德尊某府岳父某老大人千古(右边竖排)

泰山其颓(大字中间竖排)

愚子婿某率男门外孙儿子名顿首泣奠(左边竖排)

公元某年某月孟(仲、季)春(夏、秋、冬)上浣(中、下)之祀日(最左边竖排)


恭挽(写亲家母)

大懿德尊某府亲家母某老安人逝世(右边竖排)

慈诲作忘(大字中间竖排)

姻愚弟某率男童倩婿某奠(左边竖排)

公元某年某月孟(仲、季)春(夏、秋、冬)上浣(中、下)之祀日(最左边竖排)


写袱钱(正面竖排)

儿子写父亲:


每个地方传统风俗(前传后教民风习俗一读便知)(2)


上奉某某(如年关,中秋,逢时喜钱等)袱钱(或冥钞或钞洋)多少包(右边竖排)

故显考 ×公讳 ××老大人 受用(中间竖排其中讳字偏右些)

孝子(或男)×××化(左边竖排)

反面写:封或草写的封如图所示:

每个地方传统风俗(前传后教民风习俗一读便知)(3)


儿子写母亲:

上奉某某(如年关,中秋,逢时喜钱等)袱钱(或冥钞或钞洋)多少包(右边竖排)

故显妣 ×母 ××老孺人 受用(中间竖排其中妣字偏左些)

孝子(或男)×××化(左边竖排)

反面写:封或草写的封如上图所示:


儿子写父母:

每个地方传统风俗(前传后教民风习俗一读便知)(4)


上奉某某(如年关,中秋,逢时喜钱等)袱钱(或冥钞或钞洋)多少包(右边竖排)

故显考妣 ×公 ××老大人 妣X老孺人受用(中间竖排,其中妣讳一行且妣字在左,讳字在右)

孝子(或男)×××化(左边竖排)

反面写:封


写祖父

上奉某某(如年关,中秋,逢时喜钱等)袱钱(或冥钞或钞洋)多少包(右边竖排)

故祖考 ×公 讳X老大人 受用

孝孙(或男)×××化

写祖母

上奉某某(如年关,中秋,逢时喜钱等)袱钱(或冥钞或钞洋)多少包(右边竖排)

故祖妣 ×母 ×老孺人 受用(中间竖排其中妣字偏左些)

孝孙(或男)×××化

写祖父母

上奉某某(如年关,中秋,逢时喜钱等)袱钱(或冥钞或钞洋)多少包(右边竖排)

故祖考妣 X公讳 XX老大人 妣X老孺人受用(中间竖排,其中妣讳一行且妣字在左,讳字在右)

孝孙(或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