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1)

图|程汝明年轻照

前言

作为毛泽东身边的厨师,程汝明经常会有一些“神来之笔”,对此,毛泽东从未对他斥责,反而每次都能轻巧解围。

程师傅手艺精湛

1960年5月27日,蒙哥马利终于在中国见到了让他心心念念的毛泽东,第二年,蒙哥马利有一次飞到了北京。

9月23日下午,蒙哥马利前往毛泽东所下榻的东湖宾馆甲舍,见到来人,毛泽东匆忙上前握手,然后用英文和他打招呼:“How are you!”听到英文,蒙哥马利感到对方更加的亲切了。

两人两聊甚欢,再看外面的月色已经很晚了,毛泽东临时决定,将蒙哥马利留下来一块吃晚餐。

听到毛泽东的这个决定后,负责招待的领导赶紧跑去和厨房通气,并着重强调:“主席晚上请外宾吃饭,规格要高。”

这次的宾客是外国客人,所以,在餐桌上难以避免地得上几道西餐菜式,最后,宴会的菜谱终于定了下来,分别是六道凉菜和四道热菜。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2)

图|蒙哥马利

凉菜是:花篮红鱼子、酿鸽子、烤猪排、麻辣牛肉、什锦沙拉和厨师临场发挥的“元帅虾”。

热菜是:烫片鸭子、铁板扒桂鱼、牛肉扒和炒豆苗。

这样的菜放在今天,可能是家常菜,可是,在当时,这已经是国宴级别。

这一年,蒙哥马利74岁,可是,他几乎将桌子上的菜风卷残涌的都吃光了,之后,他擦完嘴真诚地对毛泽东说:“我吃得太饱了,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

毛泽东听到蒙哥马利这样赞扬晚餐,打心眼里高兴。

其实,毛泽东平时也不太喜欢吃西餐,所以也没有更多地品尝过厨师为他做的西餐,一直到80年代,西餐在中国也还是不多见的。

毛泽东吃完饭后,对这顿饭也非常的满意,并笑着对蒙哥马利说:“这顿饭不是我们的人做的。”话落,毛泽东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朝着毛泽东走来,并低声询问:“主席,吃好没有?”

毛泽东没有回答,反而先粲然一笑,吴旭君被他笑得摸不着头脑,便问:“主席,您笑什么?”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3)

图|毛泽东吴旭君

毛泽东给她解答:“今天的菜不是咱们的厨师做的吧?”吴旭君也有点不确定,便跑去厨房了解情况。

厨师程汝明对于吴旭君突然的发问也有点懵了,可还是如实回答:“当然是我们自己做的,就是临场发挥,点缀点缀,把以前学的东西都给搬上去了。”

吴旭君听完程师傅说的话,直接将话转述给毛泽东,毛泽东听完之后,直接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程师傅手艺精湛。”

在这次的饭桌上有一道特别的菜,乃是程汝明特制的“元帅虾”。其实,在准备做饭时,程师傅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预备的西餐材料实在是太少了,思来想去,又看到桌子上的渤海湾的特供大虾,再思考了一瞬,西方人喜欢吃奶酪,干脆临场发挥,发明了一道新菜。

因为这道菜是为了招待蒙哥马利元帅的,程汝明做的菜又得到了蒙哥马利的嘉许,便将这道菜命名为“元帅虾。”

作为“国宝级烹饪大师”,程汝明是真的很有本事,而他能成为毛泽东的专职厨师,和他的能力密不可分。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4)

图|毛泽东青年照

程汝明成为一名厨师的契机和他的妹妹有关,他小时候曾亲眼看到妹妹被饿死的惨状,从此以后就发誓,一定要做一个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的工作。

自此以后,他开始在天津的饭店里面当学徒,此后更是先后在法兰西俱乐部、犹太俱乐部和聚合城饭庄这些中外饭店里面工作和学习,之后更是在天津的烹饪界声名远扬。

1952年,程汝明被特别指定带队负责世界和平理事会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餐饮服务工作,为郭沫若先生带队的中国代表团以及世界各国代表们服务,这次他的表现依旧非常的亮眼,得到了国内外贵宾们的一致好评。

之后,程汝明凭借着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成功被人民为专职的厨师长,在毛泽东专列上和中南海,全权负责毛泽东和他家人的饮食工作,和他一块搭档的是李锡武。

之后,程汝明就跟在了毛泽东身边,并经常和他去外地,对于毛泽东喜欢的菜式,程汝明几乎是了如指掌,对此,他自己都说:“凡是毛主席喜欢吃的菜或主食,自己就应该全部掌握。”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5)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两人之间也未免发生一些趣事。

程师傅的大饼做得香

北京有一样让人惦记的小吃——萝卜饼丝,最好吃的当属中南海附近的一家小铺子,北京的不少知名人士都忍不住到这里品尝品尝。

1959年,钓鱼台国宾馆建起来以后,立刻进行厨师招聘,理所当然的,这位做萝卜饼丝非常好吃的厨师老王成功晋级,成为了这里的厨师。

毛泽东在尝过几次老王做的萝卜饼丝之后,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美食,之后想吃了就让王师傅给他做,可是,王师傅并不是毛泽东的专职厨师,所以不可能随时给他做出来。

程汝明知道后,立刻找到王师傅,虚心向他学习。

一日,王师傅正在休息,钓鱼台的负责人带着程汝明来到他的面前,并交给他一个任务,争取在一天之内将做萝卜饼丝的绝技教给程汝明。

其实,厨师是不应该随便将自己安身立命的绝技传给外人的,可是,当王师傅听说程汝明是想给毛泽东做萝卜饼丝时,他还是认认真真的将绝技传授给对方。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6)

图|毛泽东程汝明

程汝明本身就有极高的悟性,所以,没多久就掌握了萝卜饼丝的制作秘技,不过,这个速成肯定不能完全和王师傅比拟,就连程汝明自己都说:“照猫画虎不行,做出来表面上看着差不多,吃起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虽然程汝明做萝卜饼丝在皮不在骨,但是,他的葱油饼绝对是一绝,连毛泽东都夸赞的那种。

因为程汝明是山东人,所以对于大葱爱得深沉,秉持着有好东西一定要分享的原则,程汝明刚去地中海就和毛泽东分享大葱,可是,毛泽东对于大葱并不感兴趣。

然而,程汝明还是坚持,他一定要让毛泽东知道大葱的美味。

1958年,程汝明动手制作了一块葱花饼,这块饼完全是简易版,之放了葱花、盐和五香粉,可是,毛泽东却吃得停不下来,吃完一张饼以后又立刻说:“再给我一个”,从此,毛泽东也对葱香喜欢了起来。

程汝明见毛泽东喜欢,便在两年后的除夕又做了一次葱花饼,不过,这次的葱花饼里面加入了猪肉,这天晚上,程汝明用一块肥肉熬了一碗大油,然后在做葱花饼的时候,将这碗“液态猪肉”和进面里,最后更是在葱花饼里面掺了肉丁。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7)

一开始,毛泽东也没有发现这顿饭有什么蹊跷,只是称赞:“程师傅的大饼做得香!”

不过,纸里包不住火,没过多久,程汝明葱花饼的秘密就被毛泽东发现了,毛泽东立刻告知她:“不许再做大饼了。”

因为这个时期是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要求降低自己的伙食标准,并给程汝明下了命令:以后不准再做肉菜了!

结果没想到,程汝明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将肉掺了进去,程汝明是为毛泽东的身体做打算,而毛泽东则是对全国人民负责。

只要上这道红烧肉,主席准保不会剩下

程汝明能让对葱花不感兴趣的毛泽东喜欢上葱花饼,也能做出毛泽东喜欢的红烧肉。

毛泽东喜欢吃红烧肉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对于红烧肉的制作,身为毛泽东的厨师则需要注意,因为在制作的时候,有一些作料是不能放的。

程汝明刚到毛泽东身边时,对于这些并不知情,他最开始注意到这些完全是因为他做了红烧肉后,毛泽东一口都没有动。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8)

程汝明不得其法,赶紧去问毛泽东是不是味道不好,结果,毛泽东解释说自己不喜欢吃酱油,在程汝明的连番追问之下,毛泽东才说出原因。

原来,毛泽东少年时期,家里开过酱油作坊,那时候酿造酱油大都是通过自然晒制发酵的,有一年夏天,毛泽东看到酱油缸里有一些白点,他怀着好奇心又往前走了几步,等他走近了惊讶的发现,这些白点居然是酱油发酵时滋生的蛆虫。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毛泽东再也不吃酱油了。虽然搞清楚了原因,可是,程汝明还是陷入了绝望之中,制作红烧肉不放酱油,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嘛!

然而,毛泽东喜欢吃红烧肉,如果不给他做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程汝明苦思冥想半天,又想办法改善自己的烹饪技巧,之后的事实证明,程汝明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毛泽东喜欢上了他做的红烧肉。

其实,程汝明的办法也不难,他采用糖做着色的调料,然后又用盐代替酱油调味,这么一来出锅的红烧肉不但咸鲜,而且还有甜味。

毛泽东品尝之后,对于这个味道满意的不得了,程汝明也自此发现:“只要上这道红烧肉,主席准保不会剩下”。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9)

图|毛泽东

不吃辣不吃苦不能搞革命啊!

1961年,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毛泽东的湖南老乡,席间,大家又迎来一名特殊的贵宾,毛泽东只透露:“一会儿来个贵宾,是你们的老上司”,对此,大家实在是好奇地不得了:“我们的上司是谁呀?您就是我们的上司”。

不一会儿,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差不多60多岁的人,此人个子看起来倒是不高,非常的精瘦,却戴着眼镜,走进来之后也非常的平易近人和谦和,首先就和大家握手和鞠躬,对于这个人,大家看着眼熟,却还是不敢认,最后还是他自己介绍他是爱新觉罗溥仪。

这下子,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因为这个时候溥仪刚被赦免没多久,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他已经是脱胎换骨,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公民。

毛泽东看着他们的模样,笑着说:“你们说他是不是老上司?”

这顿饭掌勺的对象正是程汝明,程汝明这次也是大显身手,在这些菜品之中,有一样菜令人印象深刻,它就叫辣椒苦瓜。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10)

图|工作中的溥仪

当看到这盘菜后,溥仪觉得自己的脸都变苦了,因为他怕辣不敢尝,毛泽东鼓励他说“不吃辣不吃苦不能搞革命啊!”于是,怀着壮士断腕的心,他就那么品尝了一口,然后毛泽东笑着说:“你合格了。”

之后溥仪回家后还在回味着这顿辣椒苦瓜,还专门和自己的夫人李淑贤商量,让她也做一做尝试一下,结果,当他尝了一口立刻就吐掉了。

毛泽东执意加入“烧滑水”这道菜

1972年,程汝明又遇到了一位贵宾,也是这一次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原来制作美味佳肴,也能成为一种外交手段。

2月21日,尼克松来访,而程汝明所要做的就是给客人准备午宴,这次,还没轮到程汝明发挥,毛泽东就亲自点了三道菜,并说明,做好以后直接送到钓鱼台。

毛泽东点的三样菜分别是:烧滑水、鱼翅仔鸡和牛排,本来这应该是最普通不过的菜单,而程汝明在看到菜单之后,罕见地沉默了,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11)

图|毛泽东徐特立合照

“烧滑水”这道菜可能有一点不合适,因为美国人不喜欢吃多刺鱼,这点毛泽东应该是知道的,可他还是执意加了上去,程汝明虽然不解,可也明白,或许,毛泽东有自己的理由,便按照菜单做了起来。

没成想,当尼克松和他的夫人知道这是毛泽东特意安排的之后,并没有生气,脸上反而洋溢着笑容,更是将这些菜吃得一干二净,吃完之后更是连声道谢,感谢毛泽东的款待,并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这件事过去一段时间以后,程汝明才明白了个中关窍。

虽然这道菜是叫“烧滑水”,事实上,它是采用青鱼的尾部作为主料,而这一段却是鱼儿身上最有力的一段,就仿佛是鱼儿游水的时候的前舵和推进器。

或许,毛泽东时想要借物寓意,希望中美两国一块推动两国以及世界向前发展。

不过,这也只是他自己的猜测而已。

很多人都认为,程汝明作为毛泽东的厨师,本人应该非常的风光,光是给毛泽东做过厨师这一件事就能让他吹一辈子,事实上,程汝明的生活并不是这样的。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12)

图|程汝明老年

因为作为毛泽东的厨师,程汝明必须得瞒着家里人,程汝明的家人只知道他在中南海工作,却不知道他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是为谁服务,平时他也没办法和家里通讯,给家里寄信也是从“中南海101信箱”发出,再多的事情他家里人便不知道了。

程汝明退休之后也没有闲着,他竟然创办了程府宴,虽然他这时的年纪已经很多了,但是,他对于菜品的传承和研发依旧非常的重视,为此,他还专门深入到后厨去探讨。

而且,只有通过程汝明考验的人,才能够得到他的传承。

一天,程汝明正在中南海工作,上面的领导给了他一个新的要求,需要他带徒弟每天做一道菜,这个任务是他临时接到的,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准备,就大白菜、猪肉、土豆等很多食材摆了一桌,然后从这些食材中随手选了几样做成一道菜,做完以后让5个徒弟回去练习,一周之后还需要在这里复考。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13)

一周以后,徒弟们高高兴兴地带着自己的成品来到师傅的面前,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练习了一周,肯定会得到他的肯定和表扬,结果,程汝明看了一圈,连续打了5个大叉子。

徒弟们不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做得挺好的,跟您做得很像啊!”

程汝明听到他们这么说,解释道:“你们没有理解我做这道菜的初衷。我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随意挑了几样食材做的这道菜,我只有5分钟,而你们有7天,你们有时间,我没有时间,我有的是5分钟的思考,而你们不去思考,所以我认为你们没有成功,你们应该用这7天的时间,把我这5分钟做的菜改良得更加成熟。”

“有时候绞尽脑汁去想外公留下的谜,后来回忆起这个故事,发现谜底就在于此。”程汝明的外孙刘建曾经说:“做菜不是在闭门造车,永远都要勤于思考,最兴奋的就是听说别人做不到,当一个事情90%的人都认为不可能,就一定要去做这件事,当大家觉得这件事太容易了,就不要再去碰了。”

国厨程汝明(厨师程汝明临场发挥一道菜)(14)

图|程汝明老年

程汝明的一生也是这样的,认真对待每一道菜,即便自己是毛泽东身边的厨师,却依旧虚心向其他厨师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他一直都在进步,也一直在激励着后人这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