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1)

最近要装一台非游戏为主要应用的主机。首先被Portal(波特星)ITX机箱种了草,最近还有优惠,于是就没忍住入了手。而CPU是X3700,而受机箱所限,风冷上不了太高端,而一体水冷最多也只能放入120水冷。所以一狠心就决定上分体水冷。

其实小熊已经接近2年没有玩分体水冷了,这次上分体也主要是为性能考量(X3700还蛮热的),不是为炫技。后来发现貌似还没有国内玩家在这台机箱上装过分体水冷(网上发文)。国外有人装过,把硬盘架拆掉后可装入240mm冷排,但是由于硬盘架为不可拆卸设计,小熊不想作不可逆的改造,而且因为应用原因,也需要装入3.5寸硬盘。所以整个水冷系统还是自己设计并安装完成,不知道算不算国内Portal水冷第一人呢?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2)


分体水冷主机展示

▼整个水冷安装过程还是蛮艰辛的,装着装着发现黑白配色以及机箱的外形,很有星战系列中帝国的味道,所以加入一些贴纸来增加这些元素。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3)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4)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5)

▼开机,炫RGB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6)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7)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8)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9)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10)

下面就详细介绍下主机硬件的选配、水冷安装、性能和温度测试以及主机的应用情况,图有点多,快到100了,希望您能坚持看完。


硬件选择

▼先晒硬件盒子。主要配置如下:

CPU:AMD 锐龙7 3700X 处理器

主板:华擎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

内存:十铨(Team) 火神系列VULCAN Z DDR4 3000 8GB 台式机内存

硬盘:宇瞻(Apacer)480G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GEN3 x 4(AS2280P4)

显卡:索泰(ZOTAC)GTX1660Ti霹雳版OC HA

电源:EVGA额定550W_GM电源

机箱:Bitfenix火鸟Portal波特星Mini-ITX全铝机箱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11)

下来详细介绍下:

CPU:AMD 锐龙7 3700X 处理器

Ryzen三代处理器确实很给力,比上代Zen 微构架性能平均提升15%、Cache容量倍增,支持PCIe 4,优化DDR4內存控制器,以及7nm制程都是优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价格十分给力。

▼盒子和上代相比也些有变化,底色变成了比较低调的银灰色。内部的东东包括Ryzen7 3700X本体、Wraith Prism RGB散热风扇,Logo贴纸和安装说明。可惜由于主板的关系原装散热器我是用不上了。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12)

▼CPU正面和上代比没有明显的变化,内部封装了一个7nm的CPU Die(CCD)和12nm的IO Die(cIOD);而在8核心以上的Ryzen9 CPU中,每个CPU有两个7nm的CCD和一个12nm的cIOD。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13)

主板:华擎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

ITX的X570主板并不多,只有华硕,技嘉和华擎有推出产品,入手了华擎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一是因为便宜,二是因为主板带有一个满血的雷电3接口。

▼上面讲到原装的散热器用不了,因为这款主板没有采用AM4 插槽,而是采用了intel 115X插槽,果然很妖啊。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14)

▼雷电3接口协议的Type-C接口是这张主板最大的特色,可以连接高速存储装置,或者是外接显卡,扩展性非常强。当然如果没有雷电3设备也是兼容USB接口设备的,确实这张主板的U口太少了。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15)

对这张主板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下面的文章,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锐龙真香!奉上X570 ITX主板选购攻略,随便再晒入手的CPU和主板

硬盘:宇瞻(Apacer)480GB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NVMe协议) GEN3 x 4(AS2280P4)

▼这款SSD支持PCIe Gen3 x4高速通道并符合NVMe 1.3规范。480GB 版连续读写速度为 3200MB/s 、2000MB/s,提供3年质保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16)

▼型号名称为AS2280P4,无疑一款2280规格的SSD,即22mmx80mm的尺寸。闪存颗粒为东芝3D NAND TLC;主控为Phison PS5012-E12,缓存为南亚DDR3L-1866DRAM芯片,容量为256M。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17)

▼480GB的背面是光秃秃的,没有任何电器元件。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18)

内存:十铨(Team) 火神系列VULCAN Z DDR4 3000 8GB 台式机内存

▼套装版VULCAN Z内存,包装为简单的透明塑料包装,除了内存本体外还有说明书以及logo贴纸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19)

▼内存马甲的贴纸上有内存的相关参数:3000MHz频率,时序:CL16-18-18-38,电压:1.35V。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20)

▼VULCAN Z并没有任何灯效,红色的马甲设计,由0.8mm厚度的铝合金一体冲压成型。整体感觉比较亮丽,没有灯珠的设计也让马甲更加小巧。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21)

▼马甲上有T-FORCE和VULCAN Z的标识,再无其它文字或者图案。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22)

显卡:索泰(ZOTAC)GTX1660Ti霹雳版OC HA

入手显卡时GTX1660super也未上市,最终选择了GTX1660Ti。

▼GTX1660Ti虽然还是图灵的核心,但是去掉了RT Cores和Tensor Cores,也可以理解,毕竟玩光追效果消耗资源太大。这款GTX1660Ti霹雳版OC HA采用了3风扇设计(8cm风扇),外观上还是非常霸气的。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23)

▼侧面有显卡的型号以及索泰的logo,由于显卡的定位关系,所以并没有灯效。从侧面还能看到8PIN外接供电接口以及两根2热管。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24)

▼显卡背面:并没有背板设计,当然本身也不是很重,另外也可以看到散热系统的长度已经超过了PCB很多。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25)

▼IO部分包括有1个DP1.4、1个HDMI2.0和1个DVI-D,接口并不算多,但是组个双屏还是没啥问题的。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26)

机箱:Bitfenix火鸟Portal波特星Mini-ITX全铝机箱

火鸟这个品牌貌似沉寂了一段时间,但是当年小巨蛋的外观设计依旧让人记忆犹新。当我第一次看到Portal的宣传照片时,就被吸引,正好双11期间这款机箱从799降到599,于是入手(貌似现在只有一家官方的淘宝店在卖)。

Portal造型相比小巨蛋要更加特别,造型圆润,采用了很多曲线设计。白色机体外壳全部是铝合金材质,质感还是不错的,机箱重5.81kg。此款有黑白两色,以及顶透和封闭可选,就是一共有4种机型可选。

▼机箱正面,依旧是圆润前面板的设计,底部有一个圆形电源开关。侧透版本顶部为以弧形的亚克力天窗。如果此部分设计成冲压网孔,无疑将能提供更好的散热效果。IO接口在侧面,包括1个重启键、1个音频接口、以及2个USB3.2_Gen1接口。而机箱的散热孔都隐藏在黑色的接缝处,从设计的美学角度来看非常完美;从散热角度来说,开孔面积太小,影响了些散热效果。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27)

▼背部,典型的倒置结构,显卡安装在最顶部。背面看上去有2个80mm风扇位,其实只能安装一枚风扇,可以调整安装的高度。由于采用独特的抽拉式设计,底部有两颗螺丝用于固定骨架内壳和外壳。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28)

▼机箱底部有散热孔,在支脚上套有橡胶圆管来增加稳定性。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29)

▼将骨架部分抽来出来,才能发现它ITX机箱的身材。因为其外壳的尺寸为247x395x411mm (含脚座),基本是一个MATX机箱的尺寸。取出内部骨架后可以看到滑轨,基本上和抽屉的那种滑轨差不多。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30)

▼外壳内部中间有黑色X形加固,进一步加大了理背线的难度,前置接口线程也是从中部引出,装机时要预留好合适长度用于以后抽拉。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31)

▼骨架部分前置120mm风扇进风,后置80mm风扇排风;内部只能安装ITX主板,显卡限长30cm,安装风冷散热的限高为12.5cm,当然也能在120mm风扇位上安装一个120mm的水冷;电源位只能安装SFX/ SFX-L电源。机箱的硬盘架能安装一1个2.5英寸和2个3.5英寸硬盘,硬盘架不可拆卸,ITX机箱能安装2个3.5寸的硬盘非常适合我的需求。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32)

电源:EVGA额定550W_GM电源

SFX-L电源的种类要比SFX更少,最后选择了SFX的EVGA_SUPERNOVA_550GM

▼EVGA的SUPERNOVA_GM系列电源有450/550/650W三款产品,均为标准SFX电源,采用100%全日系电容和全模组线材接口,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质保时间为7年(JD提供)。

▼550GM电源的所有模组线材都包裹编织网,提供了1个24pin主供电接口、1个4 4pin CPU供电接口,4个6 2pin PCI-E显卡供电(2根)、4个SATA供电和4个D型4pin供电接口另外还附送一个SFX转ATX的转接架,可以安装在ATX电源的孔位上。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33)

▼550GM的尺寸为63mmx125mmx100mm,非常小巧,也正由于体积所限,所以采用了8cm直径9扇叶风扇。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34)

▼550GM电源是支持智能风扇停转功能(ECO模式),在电源输出功率较低的情况下,风扇会进入停转状态,实现0噪音,只是没有了开关控制,不能选择关闭。使用前还有贴纸贴在电源插口上提示ECO模式的功能。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35)

▼通过铭牌可以看到电源采用单路 12V输出设计,其中 12V输出电流最高为45.8A,相当于549.6W输出功率; 5V与 3.3V最高电流均20A,两路联合输出的额定功率为100W。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36)

▼侧面的EVEA的ogo和型号名称。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37)

▼模组接口拥有1个主板24pin接口、1个CPU 8 pin接口、2个显卡8 8pin接口,1个SATA接口、1个D型接口。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38)


分体水冷配件以及安装过程

▼冷头水泵等等大多为Bykski的,接头弯头等等手里还有不少,但也入了些新货。因为选择了厚冷排,所以风扇选择了水冷神扇之一的温柔台风,也是手的存货。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39)

▼CPU冷头型号为

Bykski CPU-XPR-A-MC-V3,幻彩版支持5V 3pin的RGB,因为主板的妖气,AMD主板选择intel的冷头还是挺奇怪的。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40)

▼冷头底部为纯铜镀镍并且进行抛光处理。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41)

▼冷头安装到主板上,真是刚刚好,再大就会和主板散热有冲突,并阻碍内存的安装。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42)

▼拆解显卡开始装显卡冷头。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43)

▼GTX1660Ti霹雳版OC HA的GPU芯片编号为TU116-400-A1,显存采用6颗镁光颗粒。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44)

▼核心供电为6相,1相采用上下两桥mosfet设计,搭配1颗封闭式电感,PWM控制芯片为UP9512R,在PCB背面;显存供电为2相,也可能并联为1相,PWM芯片为UP1666Q,在PCB正面。作为GTX1660TI这种定位的显卡来说还算不错的。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45)

▼显卡冷头型号是Bykski N-ST2060HB-X,适用索泰家多款型号,包括RTX2060/2060S毁灭者和霹雳版,当然也包括我这款索泰GTX1660Ti霹雳版OC HA。全覆盖冷头,显存、mosfet的散热都有照顾到,底部同样进行了抛光打磨。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46)

▼显卡冷头同样有5V幻彩版,内侧有灯条。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47)

这种小机箱受限于体积,其实水泵水箱是很难选择的,最后找到这款Bykski B-TANK-DDC-MI 箱体泵,确实很迷你,高度为102.60mm,宽度和长度为62mm,实测确实能装进机箱。也是因为选择这款by家一体泵箱,所以其它东东也都在by家买了。

▼有3个进水口,在选择进水方案时还是比较灵活的。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48)

▼但出水口只有1个。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49)

▼一体泵箱的性能参数:输出扬程4m,最大流量450L/H,水泵上标出的功耗为15w(售卖页面写TDP10W)。分体水冷和一体水冷差在哪里?除了外观方面,其实最大的性能差距在水泵上。一般一体水冷水泵都是3w左右(大部分都不会标出流量和扬程参数),而分体水泵由于有更强大的性能,所以可以搭配高水阻的冷头和其它配件达到性能的最大化。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50)

▼前面的风扇位安装一个120mm厚排,内部风扇向外吹风,一体泵箱通过支架安装在风扇上,后面的80mm风扇改为进风。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51)

▼这么小的机箱要装进水冷配件,还要兼顾线材,都是难点。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52)

▼120mm的冷排,厚度在40mm左右(薄排一般在25mm左右),再厚就阻碍主板24pin供电线的安装。例外要注意机箱预留是其实是风扇位(向前凸起的位置),宽度的余量并不很大,因为只能装入一个冷排,其实我购入了一块更好的双翅片紫铜厚排,无奈宽度超过,死活装不进去,只能用我手里的这块单翅片厚排。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53)

▼购入的接头,包括14mm快拧、90度弯头、45度弯头、对丝、堵头、过滤器、水阀、三通等等。小机箱很作一些常规的弯管,其实弯头是需要很多的,我动用了手里所有的弯头还不够,所有又购入了下图中的4个弯头。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54)

▼快拧的型号是Bykski B-FTHTJ-L14,主打防脱,可以看到内部的密封结构不再是传统的几个胶圈,而变成一个大的蓝色胶套,商家宣传可以承受15kg的拉力,自己试了下确实非常牢固。但是产品没有提供备用的胶套,所有小熊有点担心长时间使用材质是否会有老化。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55)

▼其实总共弯了5根亚克力光,另外两个是用了Ba家的亚克力双内牙延长转接座,两边都有内螺纹,这种小机箱用起来还很方便,不过装好后一个裂开漏水,更换就花了很多时间,建议大家还是慎重使用,我也计划以后换成伸缩接头或者直接弯管。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56)

▼水管安装好了,水路为:一体泵箱-显卡冷头-CPU冷头—一体泵箱。过滤器其实安装在泵箱的进出口会比较好,空间所限没办法了,买了也不能不用吧,就按到这里了。

CPU和GPU冷头串联到一起的问题就GPU的热量会传到CPU上。不过日常使用到也没问题,玩游戏的话,CPU负载也不会太高;工作时显卡负载不会太高,也就没多少热量传到CPU那里去。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57)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显卡挡住了一体泵箱的加水入口,导致只能从显卡冷头那里加水了,后期的问题就是不好排泡。如果是ITX显卡,就能把一体泵箱的加水入口露出,维护也更加方便。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58)

▼把机箱内侧上部的一个支架插下来,要不阻碍推入。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59)


RGB光效

▼尽管有很多不完美和遗憾,但好歹是完整了,外观还不错,工作也正常,先来看看光效吧。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60)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61)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62)

▼单色效果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63)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64)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65)


主机性能测试

显示器使用了带鱼屏,具体型号为泰坦军团N34SQ PLUS。

▼之前文章做个详细的评测,也算是小米那款曲面显示器的对标产品,性能都差不多,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下文:

还在等小米显示器?了解下其对标产品:泰坦军团N34SQ PLUS带鱼屏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66)

CPU以及内存性能

▼CPUZ- BECHMARK,3700x的多线程能力已经非常接近9900k了,单线程还是差一些的,毕竟后者的默认频率太高,如果同频的话应该就差不多了。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67)

▼锐龙3代虽然可以支持到更高频率的内存,不过内存写入上性能会减半,这是由于CCD和IOD之间上下行带宽不对称导致的。现在还没有报道这种设计会导致实际应用上的问题。当然如果是有两个CCD的型号的CPU就不会有这种问题,比如3900X和3950X。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68)

磁盘性能

▼如果不加散热片,长时间测试温度升高,跑分还是会减弱。经过测,由于机箱外壳所限,只能安装10mm以内的散热片,正好还有一些以前显存用的散热片,贴上后跑分就正常了。

另外这种抽拉式结构带来的好处就是主板背面M.2 SSD的更换变得非常容易了。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69)

▼CrystalDiskMark

标称连续读写速度:3200/2000 MB/s;测试为3100/2100 MB/s,有些出入,算基本达标吧。其实这些都是高队列(QD)的测试成绩。把队列(QD)设置成1,连续读取有些下降,连续写入倒是没变化。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70)

▼AS SSD Benchmark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71)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72)

显卡性能

▼3DMark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73)

▼实测几个3A的单机大作,由于带鱼屏的分辨率为3440*1440,相对于标准2k的2560X1440分辨率,在同样设置下会有2成的帧数下降。所有GTX1660Ti在这个分辨率下只能在中等画质下到50~60帧的水平,要想跑满144Hz只能是CSGO或者LOL这些游戏了。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74)


分体水冷的温度表现

大家应该非常关心这套水冷系统下的温度表现,由于水路是先到显卡的,所有看看显卡的情况。

▼Furmark烤机10分钟,温度为51度,可以看到水冷在显卡散热方面的优势是非常大的,此时平台输入功耗为210w左右。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75)

▼上面的烤机温度其实没有实际应用的温度高。因为烤机时CPU的负载很低,而实际游戏时CPU的负载还是高一些:3Dmark测试时,显卡的最高频率可以到达1920Mhz,测试完毕后最高温度到了52℃。实际游戏中最高频率一般在1905MHz,刚开始温度为49℃左右。经过长时间的游戏测试后,温度会升高到55℃左右,频率也会降低到1890MHz左右。整个平台的功耗大概在230w左右。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76)

▼单烤12分钟(想烤10分钟的,溜号了)FPU的CPU温度到了81℃,由于没关节能也没超频,频率最后降到了3.9GHz左右。毕竟是只有单120冷排的系统,这个成绩我还是比较欣慰的。显卡温度也稍有提高,到了43℃(待机为30 ℃)。测试平台输入功耗为160w左右,即使算上电源转换效率,主板以及显卡的功耗,CPU的功耗也不会只有65w。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77)


装机目的

肯定会有人问为何要采用这种中高端CPU 中低端显卡 带鱼屏的装机方案。小熊装机除了颜值的考量外,这套主机的最大目的就是用来学习作视频编辑(现在不会作视频的自媒体好难混啊!),所有对CPU的性能就有一定的要求。当然由于喜欢Portal的颜值,又想保证CPU的散热效果决定上了分体水冷,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加了不少难度。不过者也是DIY的一种乐趣,小熊玩的很高兴。

▼视频转动图,长长的时间轴用的真是好high。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78)

▼小熊才学习视频,用简单的爱剪辑软件,是不是有点丢人呢?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79)


总结

3700X这块CPU很超值,但也很热,散热确实要好好考量。

华擎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足够妖,雷电3接口为后续的扩展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

由于水冷配件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灯光效果,所以十铨VULCAN Z这种无光的红色马甲和整机十分相配,以后有机会再尝试一下其超频的能力。

宇瞻AS2280P4在PCIE 3.0X4的SSD中还算高性能一档,但确实需要搭配散热片使用。

索泰GTX1660Ti霹雳版OC HA其实本身的3风扇散热系统已经足够好了,只是既然我都上了分体水冷,不如就把显卡也连上吧。

EVGA的GM电源系列做工十分不错,静音方面也有保证,另外超长时间的质保也能让人放心。

火鸟这款Portal波特星造型确实吸引人,最近原价799降到599,优惠力度也是蛮大(貌似优惠到本月18号),不过由于结构限制,确实不适合上功耗太高的硬件。

Bykski作为国货一直口碑不错,小熊也是多年使用,毕竟BP之类的进口货价格太高。至于一套分体水冷要花费多少,真是可高可低。不追求颜值可以使用软管系统,尽量少用转接头,可省不少钱;而一套颜值高的硬管水冷也可以是价值不菲。希望我的方案能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ITX水冷组装(挑战ITX主机高难度分体水冷)(80)

合上机箱只有冷头和泵箱的光效可以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