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小美呀儿,喜欢点击关注我。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1)

小时候喜欢看康熙王朝,因为爽,不喜欢看雍正王朝,因为雍正王朝,处处都难,处处不顺,处处要小心翼翼,当了皇帝了,似乎胸口还永远闷着一口气。长大了经事了,再看雍正王朝就觉得心心相惜了。

个人认为雍正王朝的一个魅力是在细节的把握和塑造上神乎其神,当然这需要演员的演技去支撑。

开局就凸显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风云诡异的政治格局。难得的,是历史现实主义的态度。所以具有相当的深度。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2)

1.雍正的问题是,皇权的正统和权威;改革面对士绅、读书人的反对的艰难;手下干才的缺乏;八爷党的围攻;自己的协调能力、精明的缺乏。和朱棣不同的是,他没有军功、没有统兵能力;也缺少文治的能力,所以注定很艰难。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3)

2.八爷:也是没有兵权、不会统兵的王爷。文治协调能力有余,霸气魄力不足。最后和其他王爷一起被整。

3.十三爷:光明磊落的汉子。武功有余,而政治能力不足。被康熙保护起来了,否则老早被整废。他辅佐了雍正,累死了自己。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4)

4.年羹尧:开局就表现出摇摆不定的性格和嚣张跋扈的脾气。不管西北战事怎么样,功臣最后的下场都不怎么好。不过像他这样惨的,生前身后被如此唾骂的,真的很少。历史的真实是怎么样的不知道,电视剧里纯粹作死,不节俭,不够支持新政,触动了逆鳞。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5)

5.李卫是比较幸运的。幸运从来不是运气,而是能力。他的幸运在于,虽然读书少,但是是底层上来的,对主子没有花花肠子,有能接地气,所以民间好评是必然的。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6)

6.田文镜:读书人,刚烈有余,手腕不足。最后死得比较惨。总体说来,其实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个新政的失败是必然的。完全剥夺了读书人的特权,不仅仅是一点点利益,显然会遭到所有人的反对。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从这一点,也觉得雍正没有想明白,不够精明。当时,受限于历史,雍正也不知道结局。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7)

7.乌斯道:神奇的人物。有点虚化了。不过从电视剧可以看出,他是很接地气的,能够快速看破迷局,直指要害,很厉害的人了。读书是学不到这种层次的,不知道他的老师是谁,辅佐四爷前又是干的什么职务。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8)

我一直认为这部戏对很多人物特别是雍正是有着多条线的性格塑造。

男主似乎有一种大男主的即视感,劳模,奉献,似乎还是个团结主义者,哪怕遇到万难,多有无奈,也是为了体现其伟光正的形象;再看,发现其腹黑和阴毒。

所以最好的历史剧从来都是“把问题不断深入地提下去”,而不是“把结论直接了当地摆出来”,其实都用其眼神和表情表现了出来,只不过一到这时候,给个特写便一笔带过,然后直接交待结果。

比如郑春华的死,前一秒还兄弟义气说承诺13爷,后一秒一听厉害关系眼神就变了;比如突然消失不给解释得高无庸,比如差点动手的邬先生。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9)

唐国强老师眼神阴冷,声音低沉,可能说一句哦 知道了 照你的意思去办吧。

我就一身冷颤。登基之后,电视剧所表现出来的,其极其努力(没日没夜批奏折),事必躬亲且权力牢牢抓到自己手上(军机处设立),对底下官员明察秋毫(用到极致的密折制度),做事易于简单极端化,或大褒(诺敏第一巡抚,年羹尧刚拿下西北大奖),或严惩(诛杀刚刚大褒的诺敏和年羹尧,其实真的是用自己的威信在为自己的头脑简单买单),为何会这样?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10)

明面上自然塑造了一个勤政为民,奖罚分明的好皇帝,实际上,其背后可以看出雍正在登基之后的不安全感甚至是自卑感,身边没有几个信任有能力的人,总感觉人家不服他,所以底下干成一件事就要大大宣扬,那是要证明自己,结果总是处事操切。

在和十三爷下棋的时候,那句你是不是看不起朕,说的可不止是下棋,而是其内心状态的反应。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11)

雍正王朝其实也有一些俗点,最典型的就是邬思道,每每在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邬思道就天降神兵前来破局二是八王议政的博弈,以老八的心智,怎么样都不会不把老十三算计进去,十三在军队中有很强的影响力,自己本身也没有做什么安保措施,老十三在军中的眼线就不会报给他吗?非得弘昼给他说?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12)

三是把其中几个皇子描绘得很脸谱化,好比十四阿哥,一个很有自我风度的人,怎么弄成一个没有长大的娃娃一样,还有,老九已经刻画得很弱了,老十直接就是个莽夫了,这很不好,身为帝王之子,又参与夺嫡和争权这么多年,学不会也该看会了,怎么可能一直都这么莽夫,人前莽夫有可能还是利益争夺的需要,团体里需要一个彪人,说一些别人不方便说的话,但私下里也这么莽就没必要了。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13)

所以我觉得这几条有些太过小说话了,别的都还好,深度上不如大明王朝,但高过康熙王朝

从文学角度看,邬先生有点“放在剧情当中的作者代言体”味道(《白鹿原》里的朱先生也是这个意思),但从编剧学角度看,邬先生就属于相当不可取的“机械降神”型、外挂型、修改器型万能解决方案。

总之,细节还很多,我是觉得这部戏的魅力就在于此,真正的线索都藏于这些细节,却又不直接说出来,需要让观众细品,是啊,说出来真的就没意思了。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14)

感觉雍正王朝真的是做到了能在电视这个广播平台上还原历史真相的一个极致了,多一分就有些残酷,少一分就有些圆滑了,这部剧,钻营的人可以看出钻营的技巧,做事的人可以看出做事的不易,心机的人可以看到各种心机,康熙的善与无奈,雍正亦正亦邪两个矛盾体在他身上的体现。雍正王朝与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都是可以值得玩味很多年的作品。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15)

好的历史剧,好的历史小说,我认为就应该像《雍正皇帝》或者电视剧《雍正王朝》一样,要从底层细节开始铺垫,让读者观者如同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里,让旁观者逐帧逐帧地看到一个精细、整洁、做事认真极讲原则、对人对己均要求极高、性情又极为怪癖、极易暴怒不苟言笑的胤禛,看到了精明、豁达又老谋深算的八爷,看到了八爷背后更阴险更有危险性、对政党执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九爷,还有非常有特点的十三十四以及政治斗争最大牺牲品的老大老二等人,我觉得每个人,包括一些小人物,都需要我们仔细去分析,去品味,去思考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处世哲学。

雍正王朝中的自保之道(雍正王朝从不喜欢到喜欢是因为长大了经事了)(16)

然而,二月河老先生已经与世长辞,我们怕是再也看不到如此精彩的历史小说和历史剧了,再次缅怀二月河老先生!

我是小小小美呀儿喜欢点击关注我,更多文章欢迎看我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