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从高考的分数出来之后,到他被大学、专业录取为止,要经过两次被选择。

第一次:被他所选报的院校选择,能否将他的档案提进去;

第二次:被他所选报的专业选择,能否最终被录取。

(浙江省除外。浙江省是完全的以专业为导向的模式,即先选专业,后选院校。以后我会单独找时间,详细讲解我们国家以经实行新高考改革政策的上海和浙江两省市的模式。今天暂不做赘述。)

今天我们来说说孩子的档案是如何被投到院校去的——即院校的投档规则。

院校的投档规则分为平行志愿投档和顺序志愿投档(梯度志愿投档)。

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就很好明白。

一、平行志愿:

比如我们的孩子考了580分。他一批报满六个志愿(各省数量不同),这每一个志愿对应的是一所大学。

院校投档线怎么理解 院校的投档提档(1)

孩子的分数是580分。一志愿A大学投档线是600分,孩子分数不够,A大学不能提档。那么马上检索他的第二个志愿B大学。B大学投档线是590分,孩子分数还是不够。那么接着检索他的第三个志愿C大学。C大学投档线恰好是580分。那么孩子的档案就被C大学提走了。他后续就等待C大学给他分配专业了。(这就涉及到第二次被选择)

也就是说,在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之下,按分数检索孩子所选报的院校,只要有一所满足要求,孩子档案就成功投档,之后的志愿不再做考虑。

二、顺序志愿:

比如有两个孩子,小李和小王,都报了同一大学A。小李将A大学报为第二志愿,而小王将A大学报为第一志愿。小李考了590,小王考了580,而A大学提档线是570。

院校投档线怎么理解 院校的投档提档(2)

A大学在提档的时候,检索到小李和小王都过了投档线。那么这个时候,A大学会优先提小王的档案,不会提小李的档案。

也就是说,顺序志愿,考察的是考生对院校的忠诚度。尽管小李的分数比小王高,但是小王把A大学报为了第一志愿,说明:小王同学选择A大学的决心更大,所以A大学宁可要小王,也不会要小李。

可见,如果院校按顺序志愿方式提档,基本上来说第一志愿是最重要的,第一志愿定位必须准确,其后的志愿基本没有价值。

院校投档线怎么理解 院校的投档提档(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