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人多的情况下跳舞(当你觉得压力大时)(1)

轩言

哈佛心理学者刘轩的进步空间

推荐音乐:Marija- Dance Like Nobody’s Watching

亲爱的朋友,你好!

最近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很火的节目,叫《这,就是街舞!》

当你在人多的情况下跳舞(当你觉得压力大时)(2)

街舞已经存在许久,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跳街舞。这个电视节目里头的舞者真的非常厉害,有些是专业的舞者,也有一些是因为兴趣或者是因为人生的插曲而开始接触跳舞。

我一直很好奇,究竟「跳舞」对这些人来说,是什么时候从兴趣转为梦想、从梦想转为专业?对他们来说,当跳舞变成一个专业的时候,它是否还能扮演之前的角色?

我曾经问过一个职业跳街舞的朋友:「为什么你喜欢跳舞?」

他回答说:「跳舞可以让我暂时忘记烦恼!」

我又问他:「那跳舞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

他说:「就想...不要让自己摔断脖子!」

其实听到的时候,我能够深刻体会这种感觉。因为我以前有一段时间也挺爱跳舞的,只不过核心还没锻炼好,所以不会有那种复杂的地板动作。但是如果你讲说running man,或是80、90年代的舞步的话,我还算是略懂一二!

以前在高中,甚至在大学的校园里面,我也还能够算是舞棍一枚!那时候跳舞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解放。因为年轻嘛!听到音乐的时候你就是会动呀!尤其在国外的环境里面,大家将跳舞这件事情视为是正常、自然,也应该要发生的一件事。

相对来说,到了亚洲社会,我们会稍微把舞蹈这件事当成是小孩在做的事,或是年轻人在做的事。常常有种情况是「你会不会跳舞?」答:「不会不会…」如果有人把你拉一把说:「来来来 一起来跳舞!」甚至还有很多人会像触了电似的往后倒弹!有时候我在想,其实我们不一定只是跟着孩子一起跳跳舞,或是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了,只是在广场里面放音乐跳跳集体广场舞…

其实,我们随时都可以跳舞。

近年来,医学界也逐渐兴起了一种叫做「舞蹈治疗」的治疗方式,就是 Dance Therapy。这是一门还算很年轻的行业,在医院中也普遍归建于复健科或是精神科。

但其实舞蹈治疗的源头,在1940年代就开启了。当时是由一位美国现代舞者玛莉安‧雀丝(Marian Chace)所启发的,因为她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融合了自己很爱的心理学,她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舞蹈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以及内心层面特别有共鸣,而不单单是追求高超的舞技,所以她便开始鼓励学生以肢体动作进行自我表达。当她的学生逐渐体会到舞动可以帮助他们卸下心理的负担、促进身心健康时,这样的心理治疗方式也就传开来了。

所以,舞蹈治疗不仅仅是一种身体动作,而是透过身体动作作为一种「改变」的媒介,让我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达到整合的状态。也就是借由身体动作抒发心情,把脑筋的思考、杂念都先放在一边,改由身体去找到感性与直觉,找出那个「不对劲」的来源,并连结到动作的意义,透过动作将身体和心灵连接起来,然后抒发出去。这就是舞蹈治疗的方式和主要原理。

如果你对这方面的治疗有兴趣的话,可以上网去搜寻一下舞蹈治疗,如果你是在大城市里面,应该也可以找到不少教室有在进行这样的训练。

舞蹈治疗也已经被实验证实了可以舒缓忧郁和焦虑的情绪,也能改善人们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行为及心理情绪。对于孩子,也特别有效。

下一次,当你感到苦闷、焦虑的时候,可以试试看,自己在家里进行一个基本的舞蹈治疗。

首先,给自己找一个能够独处的空间,打开音乐或戴上耳机,放一首你最爱的动感歌曲,接着就随着音乐摆动身体吧!想象你自己的身体是一支画笔,而你的肢体可以随着音乐的带动,在空间里画出你的心情。

如果你可以随着曲子这么舞动(当然要先把桌椅都移开),以一首曲子3-5分钟左右来说,你跳完一首,可能已经会身体发热了!这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这是我所散发的能量,我可以借由这个,把负面能量都甩开!

当你在人多的情况下跳舞(当你觉得压力大时)(3)

最后,跟你分享一段我很爱的话,是一段很久很久以前的英文歌词:

Sing like no one is listening.

Love like you’ve never been hurt.

Dance like nobody’s watching,

and live like it’s heaven on earth.

唱吧!有如没人在听,

爱吧!有如没伤过心,

跳吧!有如没人看见,

活吧!有如人间天堂。

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次见!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