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统计了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2020年以来大学录取率数据,数据如下图所示:

省市区高考录取率(高考扩招前后大学录取率数据对比)(1)

图片来自网络

省市区高考录取率(高考扩招前后大学录取率数据对比)(2)

图片来自网络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发现,在1999年高校扩招前,大学录取率逐年增长,从1977年的5%,快速提升到1985年的35%,后又出现下降,1992年又开始上升,直至1996年的40%最高。

1999年国家教育部发文,新世纪振兴教育扩充人才,高校开始扩招,从1999年的56%,逐年增长,2019年十年期间增长到79.5%,近几年查了一下数据,很多省份已经到达了90%以上。

也就是说,现在只要说只要能考上高中,基本上就能上大学。可为什么录取率不断增长,学生的压力没有减轻,反而更加内卷了呢?主要是因为:

1.随着录取率的大幅增长,大学生变得越来越不吃香,以前大学录取率低,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真是万人齐过独木桥,非常不容易,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包分配,真香。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大学生毕业后要面临就业压力,985.211等好大学毕业生工作不用愁,而高职高专毕业生找工作依然不容易,有些甚至进入工厂做流水线,跟没读过大学的工人干一样的活,没有任何优越感。所以,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不是因为怕考不上大学,而是怕考不上好大学。而985录取率只有2%,211是6%,能考上一本的学生也只有10%左右。大部分都上着普通的本科或高职高专。读高中,谁不想想考好大学以后有份好工作,高职高专只是迫不得已。

2.随着高考大幅扩招,就业岗位并没有大幅增加,粥多僧少,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有限的就业岗位中,也分成了三六九等,白领阶层工作体面收入高。蓝领技术人员工作辛苦,收入也低,不像国外,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好,生活有保障,受人尊重。近几年国家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打通中职高职和职业本科升学渠道。方向是对的,可关键还是在于就业保障体系完完善,要改善技术工人的福利待遇,否则就是徒劳,没有任何效果,升学压力依然很大,技术工人依然没人愿意干。

3.国家体制和就业观念没有转变。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平民想要突破阶层向上流动,除了读书,还有什么路行得通吗?在拼爹的时代,各种大路都堵得死死的,怎么通罗马?在通罗马的路上就已经饿死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