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下旬,特步国际、李宁、安踏体育、361度四大国产运动品牌先后披露了2021年度财报,业绩喜人,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其中安踏体育更是实现2021年营业收入493.3亿元,超越阿迪达斯中国的营业收入343.4亿元,直逼耐克中国的510.2亿元,终结了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延续多年的“双超”格局。

安踏发展历程(四大国产运动品牌业绩报喜)(1)

来源:摄图网

四大国产运动品牌业绩报喜

具体来看,2022年3月16日,特步国际(01368.HK)披露了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特步国际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0.13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9.08亿元,同比增长77.1%,这是特步国际上市以来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2022年3月18日,李宁(02331.HK)披露了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李宁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25.72亿元,增速高达56%;净利润40.11亿元,同比增长136.15%。进一步分析,2021年,李宁各项业务均实现了高增长,鞋类、服装和器材及配件收入分别增长49.98%、60.54%及68.9%,收入贡献分别为42.1%、52.4%及5.5%,运营数据十分亮眼。

2022年3月22日,安踏体育(02020.HK)披露了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安踏体育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93.3亿元,同比增长38.9%,净利润77.20亿元,同比增长49.6%。安踏体育营业收入首次超越阿迪达斯中国的营业收入343.4亿元,直逼耐克中国的510.2亿元,终结了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延续多年的“双超”格局。报告显示,收益增长是由于安踏分部、FILA分部及其他品牌收益增长。安踏分部收益同比增长52.5%至240.1亿元;FILA分部收益同比增长25.1%至218.2亿元。

2022年3月23日,361度(01361.HK)披露了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361度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9.33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45%。

优化运营模式,加码重大赛事赞助

从上述四大民族品牌的报告来看,2021年国产运动品牌业绩的高光表现主要得益于运营模式的优化、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国民体育健身意识的加强。

从运营模式来看,四大品牌在积极推动旗舰店等高效大店落地的同时,均加大与电商平台的合作。随著线上渠道渗透率的快速提升,电商平台于产品销售、品牌推广、品牌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以李宁为例,2021年李宁借助新兴直播平台扩展生意机会及消费者圈层,带来58.4%的收入增长,高于直营旗舰店53.5%的增长幅度。

运动潮流方面,各个品牌均准确进行品牌定位,打造自身的生态文化圈。特步国际将Z世代与千禧一代视作自身的主要客户群体,李宁则潜心打造“中国李宁”系列,引领国潮,361度则不断打造联名产品,推出三体、头文字D、乐事、三星堆等丰富IP联名产品,安踏体育更是一举拿下冬奥会国家队队服赞助名额,显现出安踏体育引领运动潮流的强大决心。

科技创新同样为业绩的高增长提供了保障。民族品牌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在颜值和科技感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

以361度为例,2021年361度研究及开发投入2.47亿元,同比增长20.7%,占总运营成本4.2%,这虽然不及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但对于服装产业来说也是相当高的一个比例。去年361度推出兼具QU!KFOAM的运动表现和NFO科技的舒适体验的全新ENRG-X(E韧)科技材料,显示出在专业功能性提升上的重要突破。截至2022年末,361度拥有专利271项,其中,鞋类155项,服装类110项,配件类6项。

2021年,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也成功引起了国内的运动热潮,进一步加强了人民群众运动健身意识,以跑步为例,2021年,跑步人数大幅增加,悦跑圈用户增长16.7%,日活用户增长21.4%。

民众体育运动热情高涨,四大民族品牌纷纷顺应潮流,积极赞助赛事,加大在重大赛事中出现的频率与效率,起到了很大的品牌宣传效果。

如特步国际将重点放在全国各地兴起的马拉松赛场上,在2021年4月的世界白金标签赛事厦门马拉松中,特步国际主力产品「160X」系列穿着率超过50.4%,首次超越国际品牌。而李宁则加大与nba的合作,签约nba球星范弗利特等一众球星,并继续推出韦德之道系列球鞋。361度则先后与申花、国安、鲁能等足球俱乐部(青训体系)开展联动合作,通过全面整合中国足球俱乐部和足球学校等资源,赋能童装业务发展,提升国内童装市场的市场份额。安踏加大对冬奥会等大型赛事的赞助,围绕跑步、篮球、羽毛球、足球、游泳等多个赛事,推出系列产品。

从业绩上看,国产运动品牌正在崛起。未来,这些民族运动品牌会走出怎样一条发展之路,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