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地区男婚女嫁是大喜事,不仅要大摆酒席招待宾客,还要事先在自家和五服以内的本家大门上贴上“喜”字,一来烘托喜庆的气氛,二来也是提醒“族家”该吃大席了。男孩娶媳妇和女孩出门子,所贴喜字又有所不同:男结婚贴“双喜”,女出嫁贴“鸿喜”。所以双喜又称为“进喜”,鸿喜又称为“出喜”,当我们看到这两种不同喜,一目了然的就知道这家是娶亲还是出嫁。


结婚传喜是什么时候 徐州地区婚礼上(1)

那这种风俗是怎么由来的呢?

鸿喜的由来

鸿取自鸿雁,是一种鸟类,一般会叫大雁。大雁会经常用来弘扬爱情,此鸟类实行“一夫一妻”制度。如果夫妻双方有一只病了,另一只会尽心照顾;如果有一只不幸没了,另一只也会绝食而亡。因此女孩出嫁时,会贴上“鸿喜”,祝福新人相互扶持,白头偕老。

结婚传喜是什么时候 徐州地区婚礼上(2)


双喜的由来

双喜则是最普遍的源自王安石故事,据说当年王安石进京赶考,途径马家镇,看到一个大户人家外面挂的走马灯,上面写着“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的半幅对子,没有下联。王安石脱口而出:“此对妙极了!”说罢便起程了。门人回禀马员外,待员外外出寻找时,王安石已经走远。过了几日,在考场上,王安石第一个交了考卷。接下来,主考官要对考生进行口试,随机指着飞虎旗为题:”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对联,随口说出:“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如此之快,在场的人无不惊讶。考试结束,王安石返回家中,又路过马家镇,被门人认出,喊来马员外。马员外看此人器宇不凡,便以礼相待,并请求其对出下联,王安石来到书房写下: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原来此对是员外的女儿为选婿而题,王安石又答的如此工整,很是大喜,便选择良辰吉日结婚。结婚当天,新人拜堂之时,传喜人找到王安石,高呼“新科状元王安石金榜题名”。这突然双喜临门,王安石高兴的在红纸上写下“双喜”字,贴在门上,一时传为佳话。随后便成习俗,一直沿用至今。以此来祝愿新郎“金榜题名,双喜临门”。

结婚传喜是什么时候 徐州地区婚礼上(3)

备注:双喜在民间又叫准又喜,口头上以区别鸿喜,字的结构自上到下看似“准”“又”“喜”三部分,其实上部分是“双”字的繁体“雙”,在草书中左面的“隹”可以简化为两点。不明就里的人以为上面是的准字。也就有了准又喜的说法。

,